廣東事業單位備考資料_古代歷法紀時
2020-08-20 17:36 廣東人事考試網 來源:廣東事業單位招聘網
廣東事業單位考試網提供以下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信息:廣東事業單位備考資料_古代歷法紀時,更多關于廣東事業單位備考資料,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的內容,請關注廣東事業單位考試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一、世界三大歷法系統
1. 太陽歷,又稱為陽歷,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周期為基礎而制定的歷法。如今世界通行的公歷就是一種陽歷,平年365天,閏年366天,每四年一閏,每滿百年少閏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閏,即每四百年中有97個閏年。
我國的陽歷有四種:干支歷、十二氣歷、天歷和彝族太陽歷。
干支紀日早在商代的時候就已經出現,至北宋年月日時分別全以干支注記,干支歷日趨完整。
十二氣歷由北宋沈括所創。廢除以十二朔望月為一年的陰歷算法,改以二十四個節氣的定年法,對于農事耕做方面又極為有利。天歷其實是十二氣歷。
世界上流行的陽歷主要有西歷、古埃及歷和古羅馬歷。
西歷,即公歷,是人們最熟悉的一種陽歷。是古羅馬人向埃及人學得,并隨著羅馬帝國的擴張和基督教的興起而傳播于世界各地。
公歷最早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的太陽歷。七千年前,古埃及人觀察到,天狼星第一次和太陽同時升起的那一天之后,再過五、六十天,尼羅河就開始泛濫,于是他們就以這一天作為一年的開始。這就是世界上第一個太陽歷。
點擊購買2020版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必做題庫6000題(題本+解析)
2. 太陰歷
陰歷是中國傳統歷法之一,也被稱為"殷歷"、"古歷"、漢歷、"黃歷"、"夏歷"和"舊歷"等。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周期來安排的歷法,以月球繞行地球一周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為確定歷月的基礎,一年為十二個歷月的一種歷法。
3. 陰陽歷
因為地球繞太陽一周為三百六十五天,而十二個陰歷月只有約三百五十四天,故古人以增置閏月來解決這一問題。我國古代農歷嚴格來說屬于陰陽歷,我國農歷的十九年七閏的辦法,從春秋時代就已經開始應用。
農歷月份別稱
一月 | 正月(或端月) | 七月 | 巧月 |
二月 | 杏月 | 八月 | 桂月 |
三月 | 桃月 | 九月 | 菊月 |
四月 | 余月(或槐月) | 十月 | 陽月 |
五月 | 蒲月(或榴月) | 十一月 | 辜月(或冬月、葭月) |
六月 | 荷月(或伏月) | 十二月 | 臘月 |
二、中國古代歷法著作
1. 《夏小正》——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歷法學文獻
原為《大戴禮記》中的一篇,為農歷之起源。按夏歷十二個月的順序,分別記述每個月中的星象、氣象、物候以及所應從事的農事和政事。其星象包括昏中星、旦中星、晨見和夕伏的恒星、北斗的斗柄指向、河漢(銀河)的位置以及太陽在星空中所處的位置等。
2. 《太初歷》——中國第一部有完整文字記載的歷法
以正月為歲首,一回歸年為一年,一朔望月為一月,以沒有中氣(古代天文學家把二十四節氣中的單數稱為節氣,雙數稱為中氣)的月份為閏月,使月份與季節配合得更合理!稘h書·律歷志》記載,漢武帝元封七年詔令司馬遷等“議造漢歷”,元封七年為太初元年,故稱新歷為《太初歷》。
3. 《大衍歷》——中國歷法體系的成熟
由唐代僧一行編訂。僧一行通過用“渾天銅儀”“黃道游儀”等儀器,重新測定了150多顆恒星的位置,多次測定了二十八宿距天體北極的度數,從而發現恒星在運動。根據這個事實,僧一行推翻了前人的恒星不運動的結論,成了發現恒星運動的第一個中國人!洞笱軞v》共分七篇,內容包括日月每天的位置與運動、每天見到的星象和晝夜時刻、日食、月食和五大行星的位置等。
4. 《授時歷》——中國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
由元朝許衡、郭守敬等編著。其法以365.2425日為一歲,距近代觀測值365.2422僅差25.92秒,精度與公歷(指1582年《格里高利歷》)相當,但比西方早采用了300多年。
關鍵詞閱讀: 廣東事業單位備考資料
(編輯:廣東華圖)

線上微信客服

事業單位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