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主旨句沒找到?那可能是“隱身”了
2022-03-08 15:12 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來源:國家公務員考試網
2023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主旨句沒找到?那可能是“隱身”了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于國考試題,國家公務員考試試題,2023國考模擬題,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主旨觀點題作為省考中一類重要題型,備受考生重視,但是一些考生往往主旨觀點題的正確率卻不高,這是為什么呢?其實歸根結底,就是考生并沒有真正讀懂作者的寫作意圖,沒有發現作者在字里行間所表達出的核心觀點。大部分的主旨題文段中都會體現主旨句,我們可以根據文段中的一些關鍵詞,例如轉折詞、總結詞、對策詞等判斷主旨句所在的位置,然后再對應選項選擇符合主旨句意思的選項。加以訓練,大家的正確率就會有所提高。
但是有一類文段,我們會發現正確答案所表述的內容,題干中并沒有論述到,那是不是說答案錯了呢?當然不是,之所以文段沒有論述到,那可能是你遇到了“隱性主旨”這種文段。那何謂隱性主旨?遇到這類文段我們又該如何作答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一探究竟。
所謂“隱性主旨”,就是作者在寫作的時候并沒有將其觀點直接表達出來,而是通過一些描述讓讀者感受到他的意圖。舉個簡單的例子:你的房間太臟了,生活在這里一定會得病的。那么我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想表達的意思僅僅是指責你的房間臟嗎?并不是,而是想讓你把房間打掃一下。“打掃房間”并不是我直接說的,而是隱含在我描述背后的。這就是一種隱性主旨。那么考試的時候,隱性主旨又是如何考查的呢?我們來看下面的例題:
例題
空氣、水、土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三大必需條件,然而相對于大氣污染和水環境污染,公眾對土壤污染并不夠重視,防治意識要弱很多,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土壤污染具有隱蔽性、滯后性。霧霾來了我們能看到,河水變臭我們能聞到,可我們并不知道自己吃的大米、蔬菜是什么樣的土里種出來的,含有什么不該有的元素。更可怕的是,土壤污染一旦發生便很難恢復,如果今年這片地里種出的莊稼有毒,明年也必定帶毒,若想恢復如初,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需要漫長的時間。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A.土壤污染與其他生態污染有哪些不同
B.公眾應重視土壤污染并提高防治意識
C.土壤污染危害的發現為何具有滯后性
D.土壤污染治理應舍得投入時間和財力
【華圖解析】B。第一句指出公眾對土壤污染不夠重視,防治意識要弱很多,指出問題;第二、三句指出土壤污染后會帶來的一系列危害,土壤污染一旦發生很難恢復。既然對土壤污染不重視,防治意識弱,會帶來巨大的危害,那么,公眾就應該重視土壤污染,提高防治意識。
A項對于土壤污染與其他生態污染的不同對應到文中第一句話,但是“不同”并不是文段的重點,排除;
B項公眾應重視土壤污染并提高防治意識與文段重點相符,保留;
C項討論的是滯后性的原因,對應文段第一句,原因并不是重點,排除;
D項“應舍得投入時間和財力”并非文段表述,過度推斷,排除。
故本題選B。
在這道題目中,作者闡述了“公眾對土壤污染并不夠重視,防治意識要弱很多”這個問題,同時也告訴我們“土壤污染一旦發生便很難恢復,如果今年這片地里種出的莊稼有毒,明年也必定帶毒,若想恢復如初,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需要漫長的時間”這樣的危害。既然有問題,問題又會導致危害,那我們就應該重視問題,解決問題。所以作者隱含的核心觀點就是“公眾應重視土壤污染并提高防治意識”。
通過上面這道題目,我們會發現,隱性主旨的文段結構會呈現出“問題+危害”的形式,這時我們應該選擇的選項并不是問題本身,而是重視問題,或者解決問題。明確了這一點,相信同學們再遇到隱形主旨的時候,就知道該如何作答了。希望今天的內容能夠幫到大家。
以上是2023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主旨句沒找到?那可能是“隱身”了的全部內容,更多關于國考試題,國家公務員考試試題,2023國考模擬題,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的信息敬請加入國家公務員考試群 ,及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國家公務員考試網。
關鍵詞閱讀: 國考試題 國家公務員考試試題 2023國考模擬題
(編輯:廣東華圖)


線上微信客服

廣東華圖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