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廣東事業單位考試面試熱點:支教不能成為一門生意
2022-01-04 11:51 廣東人事考試網 來源:網絡
廣東事業單位考試網提供以下事業單位面試信息:2022年廣東事業單位考試面試熱點:支教不能成為一門生意,更多關于事業單位考試面試,事業單位面試的內容,請關注廣東事業單位考試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模擬試題】
近日,一位“連續10年去湘西支教”的海歸女碩士被質疑作秀——在海外名校留學的同時,“支教足跡遍布湖南、江西、貴州、陜西等地24所偏遠山區學校,前后幫助過2000多名山區孩子”。不僅如此,她還創辦公司,其中一個業務是普通人只要交費5000元/4天,就“可以變身成為公益大使!”對于這種“支教媛”現象,請談談你的看法。
【華圖解析】
1.概括提煉現象,給予評價。
支教是一種公益性行為,是彌補教育資源不公平的一種有效方式。教育部門啟動相應制度,不僅能夠鍛煉大學生,提升能力開拓視野,也可以給孩子們傳授知識,講述外面的美好世界,讓孩子們找到奮斗的動力和方向。然而當下卻出現作秀行為,其背后應引起我們的深思。
2.結合實際,分析影響。
(1)影響孩子的成長。這種行為不僅破壞著山區孩子對于支教老師的期待和認可,還不能教給孩子真正有用的知識,誤導孩子的價值觀。
(2)破壞社會風氣。作秀式“支教”也對真正有心于鄉村教育的人是一種傷害,比如像張桂梅等熱衷于鄉村教育的愛心人士,同時作秀式“支教”向社會傳遞了一種弄虛作假、追求名利的價值觀。
(3)違背支教本質。支教本身應該是高尚的、美好的、有意義的行為,而不是為了支教而支教,這種本身就是對支教行為的一種錯誤解讀,有毀支教的名聲。
3.結合實際,分析原因。
(1)社會看重。國外的大學看重學生社會活動經歷,尤其是公益性的社會活動,而國內的一些高校也把支教經歷作為各種評比或保研的判斷標準。
(2)個人私欲。當下社會上無論是公益籌款、還是打著扶貧旗號直播帶貨,一些人在“公益”的舞臺上如魚得水,賺取個人名聲,贏得流量,獲得粉絲效應。
4.提出對策。
(1)個人轉變價值觀。支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一旦選擇獻身這種事業,就要更純粹一些,多一些善意與奉獻,少一些刻意與商業化,這樣才能達到支教的初衷。
(2)平臺加強審核。一些抖音、快手等自媒體平臺,更應該負起主體責任,一經發現違規、存在弄虛作假行為的視頻,應下架相關產品,減少甚至禁封此類營銷賬號。
(3)政府強化監督。民政局、慈善處等拓寬基層群眾的舉報渠道,傾聽聲音,對于存在嫌疑的行為配合相關部門依法調查、取證、核實。
以上是2022年廣東事業單位考試面試熱點:支教不能成為一門生意的全部內容,更多廣東事業單位招聘考試信息請加事業單位考試群,及關注廣東事業單位招聘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關鍵詞閱讀: 事業單位考試面試
(編輯:廣東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