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廣東事業單位面試熱點:食品安全問題
2022-06-27 09:47 廣東人事考試網 來源:廣東事業單位考試網
廣東事業單位考試網提供以下事業單位面試信息:2022年廣東事業單位面試熱點:食品安全問題,更多關于廣東事業單位面試熱點,事業單位面試的內容,請關注廣東事業單位考試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熱點鏈接】
1.近日,上海發現部分免費發放給居民的保供物資疑似存在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問題。同時,社區團購等方面的消費投訴舉報數量激增。上海市場監管部門表示,對保供物資和社區團購中的食品安全違法行為采取“零容忍”的態度,將按照食品安全“四個最嚴”的工作要求,持續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從嚴從快查處食品安全違法行為。
2.有專業人士表示,《食品安全法》對從事食品生產、流通的單位及直接負責人有嚴格法律責任規定,但對監管部門缺乏明確法律責任界定。此外,中國食品安全是“分段監管”,機構改革后共有多個部門負責,沒有統領機構、權責界定不清,存在重復監管、遺漏監管。雖然國內已初步建立食品污染網絡監測,但只針對縣級以上,而且國內食品安全監測技術尚未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監測機構數量、監測能力不能完全滿足監管需要,亟需提升。
3.近期,“小龍坎”“蜜雪冰城”“華萊士”“楊國福”“奈雪的茶”“胖哥倆肉蟹煲”等網紅餐飲店鋪相繼踐踏食品安全紅線,引發全社會高度關注。8月26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今年上半年市場監管部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酒類等13類食品抽檢不合格率與2020年同期相比有所上升。其中,餐飲食品上半年抽檢不合格率為6.07%、二季度抽檢不合格率為6.38%。
【政策理論】
1.背景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是國家安全、社會穩定、人民幸福的基石,事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關注的事。近年來人民生活水平、物質生活的不斷發展對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保障大家吃的安全,吃的放心,從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關注,多次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但仍有不少生產者為了攫取高額利潤,不擇手段、制假售假,毫無社會責任感,甚至研究相關法律,尋找漏洞,逃避法律的制裁。今年3.15晚會上曝光的土坑酸菜、造假紅薯粉更是徹底刷新了消費者的三觀,如何保證“舌尖上的安全”一時間引起了非常高的討論度。
2.危害
(1)危害公眾身心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人類的生存與發展離不開安全的食品,不安全食品常常會致使食用人組織器官產生急性、亞急性或慢性損害,學術上稱之為食源性疾病。極大得危害了人的健康,輕則拉肚子腹瀉,重則中毒昏迷,更有甚者可能會引起死亡。
(2)破壞社會穩定和諧。因為食品安全事故一般均為群體性事件,牽動社會的方方面面,一個事件產生的危害有時會超出事件發生地和所在領域,一個產業甚至一個產品都有可能影響整個區域甚至全國,對全國范圍內的多個產業造成沖擊。如三鹿奶粉事件,波及面之寬,受害人群之廣,讓整個社會產生安全危機,同時導致三鹿集團數萬名職工失業。
(3)影響經濟發展。食品安全既是影響公眾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也是實現商品交換,取得市場份額的重要因素,隨著國家經濟的高速發展,食品產業成為拉動經濟的重要力量,中國五百強企業中不乏食品企業,在某種意義上說,食品安全已成為一種競爭優勢,食品安全出現問題將大大降低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4)食品安全事件造成的社會恐慌遠比事件本身的危害更大。傳播手段的不斷豐富促使社會非理性聲音迅速擴大,公眾一旦陷入恐慌很容易被傳言左右,從而導致對國產食品自信心喪失,也嚴重損傷黨和政府的公信力。
3.原因
(1)監管機制不健全是這個現象履禁不止的制度根源。由于制假售假手段層出不窮,并且通過各類非正規渠道銷售食品方式多樣,繞過正規監管體系,導致政府監管困難,執法成本高;且有關部門往往只能在食品安全問題發生之后對癥下藥,這種事后監管的模式懲處力度小違法成本低,對于涉事企業不足以起到震懾作用。更有部分企業質量監管部門只是為了應付檢查,甚至配合生產部門造假,助長了違法者的囂張氣焰。
(2)我國關于食品安全的法律體系建設不完善,存在諸多的弊端,為一些問題食品的產生提供了空間。由于我國法制建設的起步相對較晚,因而一些法律法規相對不完善,雖然新出臺的《食品安全法》對食品安全有了具體規定,但是由于缺乏時間的驗證,可能出現一些不適應現代社會快速發展的條款,存在一些法律漏洞,為一些問題食品的產生提供了可能性。
(3)部分企業逐利性過強,缺乏道德約束,毫無社會責任感。他們研究相關法律,尋找漏洞,唯利是圖,在達到經濟利益最大化的同時,逃避法律的制裁。甚至為了攫取高額利潤,不擇手段、不計后果降低成本,利用法律法規覆蓋不全的漏洞,偷工減料,使用對體健康有害的廉價工業原料牟取暴利,把消費者的生命健康安全當兒戲。
(4)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常識不了解,維權意識缺乏,更不知該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由于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標準、常識了解不多,所以在購買的時候不容易對食品的安全性進行鑒別。同時,由于部分消費者維權意識淡薄,在自己買到一些問題食品之后,由于缺乏時間與企業進行對抗,并且自認為損失不大不值得進行維權,因而很少有人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
4.對策
(1)政府要堅持系統整治,進一步強化源頭管控、生產監管和市場銷售監管,堅決筑牢食品安全防線。同時要提升監管能力,加快實施監管人員能力提升工程,切實提高食品安全現代化治理能力,形成共治共享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切實發揮政府在市場中的作用,防止市場亂象出現,尤其是全過程、全流程的監督和管理,加快建立黨政同責、企業主責、部門監管、行業主管、社會共治“五位聯動”治理體系。
(2)要推進標準化建設,根據食品安全領域不斷出現的新情況,進一步細化和完善食品安全法規,堵住法律漏洞,提高食品從業者的違法成本和準入門檻,對違法行為加大懲處力度,讓制假售假相關人員“不想為”“不敢為”;明確應急機制各部門及其負責人的法律責任,對主觀上故意瞞報、不作為、隱瞞信息等行為,都必須追究法律責任,同時定期開展食品安全評議考核,將“黨政同責”要求落到實處。
(3)加強宣傳和社會輿論監督。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既要繼續揭露、曝光食品安全方面的違法犯罪行為,又要大力普及食品安全知識,培養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消除“見怪不怪”現象,努力營造人人關心食品安全、人人重視食品安全的良好社會氛圍,就像治理交通安全一樣,全民努力。同時,加大對消費者進行食品安全方面的宣傳教育,使消費者了解更多的食品安全常識和健康飲食知識,使消費者增強食品安全意識,提高辨別問題食品的能力,自覺抵制“問題食品”,把食用不合格食品杜絕于消費者的消費觀念之外。
(4)企業應全面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文明誠信經營,確保產品質量,提高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和法律意識,完善企業自身質量體系和自我監管機制,增強企業社會責任心,端正行業風氣。
【知識運用】
1.記者實地探訪得知,標準化腌制池腌出來的酸菜是用來加工出口產品的,老壇酸菜包里的酸菜則是從外面收購來的“土坑酸菜”。工人們有的穿著拖鞋,有的光著腳踩在酸菜上,有的甚至一邊抽煙一邊干活,煙頭直接扔到酸菜上,對此你怎么看?
2.你是某大型商超的負責人,某天,有一名消費者投訴說兩天前從你們超市買的西瓜是變質的,在收銀處大吵大鬧要求賠償,同時不停指責你們售賣變質的西瓜,圍觀群眾議論紛紛,還拿出手機進行拍攝。請問,此時你會怎么做?
熱點13:食品安全問題
1.【評分要點】
(1)能夠正確認識這一現象帶來的危害。如影響消費者身體健康;引發消費者對國產食品的信任危機;引發消費者對政府監管能力的質疑,影響政府的公信力等。
(2)能夠客觀分析這一問題產生的原因。如政府監管缺位;違法成本低;相關法律法規有待完善;商家唯利是圖,缺乏社會責任感;消費者缺乏維權意識等。
(3)能夠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如監管部門加大執法力度,多部門聯合執法;實行問責制,將食品安全問題納入有關部門的日?己;完善和細化食品安全法律規范,提高違法成本;企業文明誠信經營;媒體和群眾積極監督和舉報等。
2.【評分要點】
(1)安撫消費者情緒,真誠的向他道歉,同時疏散現場圍觀群眾,承諾我們一定會查明情況進行妥善處理,請大家放心。
(2)向消費者了解具體的情況,記錄他的訴求,請他出具當時購物的單據或者消費記錄,并查看當時的視頻監控錄像。
(3)查明情況,根據調查到的實際結果處理問題。如果確實是工作人員失誤沒有將需要報廢的西瓜撤柜,要及時向消費者再次道歉,按照相關規定彌補消費者的損失;如果是因為消費者儲存不當導致西瓜變質,也要及時向消費者說明情況,告知正確的儲存方法以及生鮮食品的最佳賞味期限。
(4)根據調查結果對超市工作人員進行告誡和處罰,同時開展食品安全相關問題和服務意識的培訓,提升整體的專業能力和服務水平。
(5)將本次調查結果進行公示,接受其他消費者的監督。
掃上方二維碼
公告考情資訊,備考資料免費分享
了解更多考試信息,獲取更多備考資料
以上是2022年廣東事業單位面試熱點:食品安全問題的全部內容,更多廣東事業單位招聘考試信息請加事業單位考試群,及關注廣東事業單位招聘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關鍵詞閱讀: 廣東事業單位面試熱點
(編輯:廣東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