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小學語文筆試 《古代文學必做選擇題①》
2020-03-11 11:45 廣東人事考試網 來源:廣東華圖
廣東教師招聘網提供以下教師學科信息:【教師招聘】小學語文筆試 《古代文學必做選擇題①》,更多關于教師招聘備考資料,語文學科專業知識,教師學科的內容,請關注廣東教師招聘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1.被蘇軾贊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詩人是( )
A.王維 B.孟浩然 C.李白 D.杜甫
2.唐代詩人中有“詩仙、詩圣、詩佛、詩雄”美稱的詩人依次是( )
A.王維 岑參 李白 杜甫 B.岑參 王維 杜甫 李白
C.杜甫 李白 岑參 王維 D.李白 杜甫 王維 岑參
3.“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這一句詩出自( )
A.《行路難》 B.《杜陵叟》 C.《蜀相》 D.《泊秦淮》
4.中唐倡導新樂府運動的詩人是( )
A.李白 B.李賀 C.白居易 D.杜牧
5.有“點鐵成金”、“奪胎換骨”之說的詩人是( )
A.杜甫 B.黃庭堅 C.陸游 D.劉禹錫
6.下列人物都屬于“唐宋八大家”,其中不屬于宋代的是( )。
A.歐陽修 B.王安石 C.柳宗元 D.曾鞏
7.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是( )
A.歐陽修 B.蘇軾 C.曾鞏 D.梅堯臣
8.《漱玉集》的作者是( )
A.晏殊 B.周邦彥 C.朱敦儒 D.李清照
9.描寫文人自身生活,借此反思整個封建文化的價值體系,這類小說的代表作是( )
A.《聊齋志異》 B.《官場現形記》
C.《儒林外史》 D.《紅樓夢》
10.中國古代文學的壓卷之作是( )
A.《儒林外史》 B.《三國演義》 C.《西廂記》 D.《紅樓夢》
古代文學必做選擇題(六)參考答案
1.A
【解析】蘇軾評論唐代王維的作品中指出:“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王維既是詩人,又是畫家,其所成就,不僅僅能詩善畫,而是把藝術中的詩與畫,通過他的他作,給以融化。
2.D
【解析】李白被稱為“詩仙”,杜甫被稱為“詩圣”,王維被稱為“詩佛”,李賀被稱為“詩鬼”,白居易被稱為“詩魔”,劉禹錫被稱為“詩豪”,岑參被稱為“詩雄”。
3.A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出自于李白的《行路難》。全詩為:金樽(zūn)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xiū)直萬錢。停杯投箸(zhù)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sè)川,將登太行(háng)雪滿山。(一說:雪暗天)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岐(qí)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jì)滄海。
4.C
【解析】新樂府運動,詩歌革新運動,由唐代詩人白居易、元稹等所倡導,主張恢復古代的采詩制度,發揚《詩經》和漢魏樂府諷喻時事的傳統,使詩歌起到“補察時政”,“泄導人情”的作用,強調以自創的新的樂府題目詠寫時事, 故名。所謂新樂府,是相對古樂府而言的。
5.B
【解析】“點鐵成金”“奪胎換骨”是以黃庭堅為首的江西詩派的主張。黃庭堅以為晚唐的弊病主要在于作者讀書不多和缺乏藝術技巧,于是他倡導多讀書,多學韓愈、杜甫,要以學問為詩。落實到詩歌創作上,他倡導以故為新、變俗為雅,有“奪胎換骨”和“點石成金”之說。“奪胎換骨”的精髓在于援用前人之語而另立新意。
6.C
【解析】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漢族,河東(現在山西芮城、運城一帶)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稱“柳河東”“河東先生”,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并稱為“韓柳”,與劉禹錫并稱“劉柳”,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并稱“王孟韋柳”。柳宗元一生留詩文作品達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詩。駢文有近百篇,散文論說性強,筆鋒犀利,諷刺辛辣。游記寫景狀物,多所寄托,有《河東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漁翁》。
7.A
【解析】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并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他的散文創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了一代文風。歐陽修在變革文風的同時,也對詩風詞風進行了革新。
8.D
【解析】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宋代(兩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晏殊,字同叔,北宋前期婉約派詞人之一。性剛簡,自奉清儉。能薦拔人才,如范仲淹、歐陽修均出其門下。他生平著作相當豐富,計有文集一百四十卷,及刪次梁陳以下名臣述作為《集選》一百卷,一說刪并《世說新語》。主要作品有《珠玉詞》。
周邦彥(10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音樂家,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兆跁r期是他作品最多的時期,大部份都帶有他華美、輕狂的特質。長期被后人尊為“詞家之冠”。
朱敦儒(1081-119) 字希真,號巖壑,河南(治今河南洛陽)人。早有聲名,但不愿為官。高宗紹興二年(1132),始應召入朝,賜進士出身,為秘書省正字,擢兵部郎中,遷兩浙東路提點刑獄。年生活放蕩,詞風尚婉麗。中年,逢北方淪陷于金,國破家亡,多感懷、憂憤之作,格調悲涼。晚年隱居山林,詞多描寫自然景色與自己閑適的生活。其詞語言清暢,句法靈活自由。但多數詞作帶有濃厚的虛無思想,內容消極。著有《巖壑老人詩文》,已佚;今有詞集《樵歌》。
9.C
【解析】《儒林外史》是我國古代諷刺文學的典范,清朝小說家吳敬梓對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舉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對吃人的科舉、禮教和腐敗事態的生動描繪,使他成為我國文學史上批判現實主義的杰出作家之一!度辶滞馐贰凡粌H直接影響了近代譴責小說,而且對現代諷刺文學也有深刻的啟發。
10.D
【解析】《紅樓夢》是古典小說巔峰之作。
以上是【教師招聘】小學語文筆試 《古代文學必做選擇題①》的全部內容,更多廣東教師招聘考試信息敬請教師考試群,及關注廣東教師招聘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關鍵詞閱讀:
(編輯:廣東華圖)


線上微信客服

教師招考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