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筆試 高中美術“四大石窟考點大全”
2020-03-11 11:40 廣東人事考試網 來源:廣東華圖
廣東教師招聘網提供以下教師學科信息:【教師招聘】筆試 高中美術“四大石窟考點大全”,更多關于教師招聘備考資料,美術學科專業知識,教師學科的內容,請關注廣東教師招聘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四大石窟考點大全
四大石窟不僅是我國著名的名勝古跡,也是中國佛教文化的重要體現,因此在中學美術教師招聘考試到中也會經常出現,F在我們就共同來對四大石窟的考點進行梳理總結。
我國著名的四大石窟,有莫高窟、云岡石窟、龍門石窟和麥積山石窟。尤其是以敦煌莫高窟最為著名,其壁畫藝術盛名國內外,考頻較高,并多次以主觀題出現,該知識點多做主觀題進行備考。
考點一:四大石窟
14年已考查過主觀題,接下來的考試中,多會以客觀題出現。備考時,注意將其地址與石窟名稱對應記憶。
四大石窟指的是以中國佛教文化為特色的巨型石窟藝術景觀,包括:莫高窟(甘肅敦煌)、云岡石窟(山西大同)、龍門石窟(河南洛陽)、麥積山石窟(甘肅天水),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藝術的歷史瑰寶。
真題展示:
2016小學簡答34題:
34.請列舉出中國的“四大石窟”及其所在地。
考點二: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在安徽省考頻不高,歷年來只在15年考過一題客觀題,該知識點進行了解即可。
位于河南省洛陽市南的伊水河畔,開鑿在東西二山上,又稱伊闕石窟,是北魏遷都洛陽后再次開鑿的一處石窟。北魏時期的石窟主要有古陽洞、賓陽洞以及蓮花洞等。其造像多為身材秀挺、百容瘦削的秀骨清像,服飾為寬服大袍、褒衣博帶,表情顯得溫和而世俗化。藝術風格從云岡的渾厚粗獷轉向優雅端莊,更具民族特點和中原風格,是形成中國式佛教藝術體系過程中的重要一環。
龍門石窟在雕刻藝術史上占有非常主要的位置,巨大的造像是東方雕塑的典型。特別是石窟中的飛天,或在流云中自由翱翔,或手捧圣果凌空飛舞,或奏樂高歌,或布撒花雨,姿態輕盈,神情優雅,令人嘆為觀止,最為著名的是奉先寺《盧舍那大佛》。
古陽洞是龍門較早開鑿的一個洞窟,古陽洞的大小佛龕旁,大多可有施主的姓名、職銜、造像原因、造像名稱和年月的“造像銘”,字體為典雅的“魏體”。有名的“龍門二十品”,其中十九品選自古陽洞,如《始平公造像銘》。
北魏時期龍門石窟最宏偉的石窟是賓陽洞。賓陽洞的雕鑿有著完美、周密的設計計劃,所以布局特別嚴謹、整體。正壁有五尊雕像,正中為本尊說法雕像,相貌豐滿,微露笑意,給人以一種親切之感,階梯似的厚重衣紋余留著云岡石窟造像的風格。菩薩和弟子們分列兩側,地面刻出走道和蓮花圖案裝飾,洞外兩側以高浮雕的手法表現金剛力士,力士身軀肌腱骨堅,眉目挺怒,氣勢威武,所謂“怒目金剛”是也。這是較早運用夸張的手法雕塑的力士形象。
真題展示:
2018小學 選擇5題:
5.被稱為“東方維納斯”的盧舍那大佛所在石窟是( )。
A.莫高窟 B.云岡石窟 C.龍門石窟 D.麥積山石窟
考點三: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在石窟這一知識點中考頻較高,莫高窟是我國最著名的石窟藝術寶庫。因此在知識點的考查上不僅會從地址,特征進行考查,還會去考查到很多細小的知識點,例如尚存多少洞窟?洞窟壁畫有哪些?因此,考生在復習時,作為重點進行備考。
又名千佛洞,位于甘肅敦煌縣東南20公里的鳴沙山東面崖壁上。是我國最重要的一處石窟寺。至今尚存492個洞窟,保存著歷代雕塑24000余身,壁畫約45000平方米。
莫高窟集建筑,雕塑,繪畫三者于一體,十六國至明清歷代都有建筑,是中國佛教美術的寶庫。莫高窟保存了千余年的歷代壁畫和彩塑,全面系統的反映了中國佛教藝術從5世紀到14世紀的發展演變過程。
這一時期的敦煌壁畫主要是北朝時的壁畫,以講述佛本生故事為主。常見的有尸毗王本生、徐達那本生、九色鹿本生等故事。西魏時期的壁畫多繪于窟頂,采用中國的傳統神話與佛教神祗合并的形式,用筆不多,卻生動感人。
275窟(十六國)
最現存最早的洞窟之一,左右二壁繪有本生、佛傳等故事畫如尸毗王本生、毗楞竭梨王本生等,均以獨幅畫的形式通過故事中割肉喂鷹、勞度叉以釘釘身的典型情節來表現。畫法豪放,以簡單的圈染表現人體特征,并以細線勾勒。
257窟(北魏)
《鹿王本生圖》,描繪釋迦前生為九色鹿,曾救一溺水人,其后在國王懸賞捉拿九色鹿時,溺水人貪賞告發九色鹿的所在,而最終受到報應的故事。這幅繪畫是將故事情節分別以連續畫幅的形式連接在長帶形統一的構圖里,它的連續形式是將故事展開的情節自左右兩邊向中間發展,把鹿王向國王傾訴溺水人背信棄義的事件高峰放在構圖的中心構思十分巧妙。
其他洞窟壁畫優秀代表還有254窟(北魏)的《舍身飼虎圖》、428窟(北周)的《須達太子本生圖》、285窟(西魏)的《五百強盜成佛圖》等。
真題展示:
2019小學 選擇6題:
6.動畫片《九色鹿》取材于北魏時期的壁畫《鹿王本生圖》,該壁畫所在的石窟是( )。
A.龍門石窟 B.云岡石窟 C.莫高窟 D.麥積山石窟
2017 中學 判斷29題:
29.敦煌莫高窟壁畫《鹿王本生圖》和山西芮城永樂宮壁畫《朝元圖》都是佛教題材的壁畫。 ()
考點四:云岡石窟
云岡石窟在近年來的招教考試中僅出現過一次,考頻不高,備考時作為了解即可。
位于山西大同西郊15公里的武州山(又名云岡)之南崖,開鑿于北魏時期,是由北魏皇室開鑿的第一所大型石窟。根據開鑿時間先后和風格變化,大致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期,曇曜五窟。就崖雕造佛像,即今天的云岡16—20窟,其雕像雄偉粗壯,面形方圓,鼻梁直挺,衣紋簡潔流暢,反映出中亞造像的特色。第二期文成帝死后至孝文帝太和十八年遷都洛陽前,為云岡石窟造像最鼎盛時期,開十幾窟。第三期,太和十七年遷都洛陽至公元526年,此間主要是小型石龕。
真題展示:
2017小學選擇11題:
11.開鑿于北魏時期,以曇曜五窟為代表,位于我國山西省大同市的著名石窟是( )。
A.云岡石窟 B.龍門石窟 C.天龍山石窟 D.樂山大佛
以上是【教師招聘】筆試 高中美術“四大石窟考點大全”的全部內容,更多廣東教師招聘考試信息敬請教師考試群,及關注廣東教師招聘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關鍵詞閱讀:
(編輯:廣東華圖)


線上微信客服

教師招考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