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筆試】高中美術《看他:如何用小便器開創一個時代》
2020-03-11 11:22 廣東人事考試網 來源:廣東華圖
廣東教師招聘網提供以下教師學科信息:【教師招聘筆試】高中美術《看他:如何用小便器開創一個時代》,更多關于教師招聘備考資料,美術學科專業知識,教師學科的內容,請關注廣東教師招聘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看他:如何用小便器開創一個時代
在招教考試中,從近年來中學美術考情分析得出,20世紀的重要性越來越高,且二十世紀美術的難度也相對較大,因此,從今天開始老師就帶領大家來對20世紀的重要人物展開盤點,第一個我們搞定的就是后現代藝術之父:杜尚。
他:被譽為現代藝術的守護神,同時又被譽為后現代藝術開創者,他就是達達主義的創始人,杜尚大師。
說到杜尚,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達達主義。
100年前,一戰的陰云正籠罩在歐洲的上空,為了躲避戰爭,一群帶有反抗精神的青年,從歐洲各國移居蘇黎世,他們痛恨戰爭、懷疑現存的社會價值,在反抗和嘲諷社會的同時,看不到任何前途和希望,這群厭倦戰爭的年輕人,聚在一起,用自己對藝術的理解,開創了達達主義。
到底什么是達達
達達主義藝術運動起源于1916年的蘇黎世,一直活躍至1923年。與其說達達主義是文藝流派,還不如說它是一種社會思潮。達達主義是一種無政府主義的藝術運動,它試圖通過廢除傳統的文化和美學形式發現真正的現實。
的宗旨是毀滅一切、不相信一切、反對一切,她仿佛與前后左右沒什么關系,而且從頭至尾與戰爭緊緊相連,但實際上,它是本世紀以來激烈的反傳統思潮背景下的一場永久的藝術運動,其精神閃爍著不光的光芒。她要“打倒藝術”,“摧毀藝術”,其實在另一程度上挽救了真正的藝術。
達達名字的由來
關于“達達”一詞的來歷,不同的人則有著不同的解釋。有些研究人員提出,“達達”這個詞語沒有任何意義,只是一個藝術流派對自己的稱謂而已;另外一些研究者則提出,“達達”這個詞語可以追溯到羅馬尼亞藝術家查拉與詹可,他們經常使用口頭語“da,da”,意思是“是的,是的”。從法語來看,“達達”的發音具體指“木馬”或者“竹馬”;而在德語語境下,它表示蠢笨、自然、歡樂等內涵。
作為德國達達主義的代表者,理查德·許爾森貝克對這一詞語的來源作出了解釋,當他與巴爾快速翻閱字典時,發現了這個詞語,字典上的解釋為“破裂,新生”。達達主義藝術家們認為,當嬰兒出生后,第一個發出的聲音類似于“達達”,這意味著新生,充滿著濃厚的原始感。關于“達達”名稱的來源,還有很多種不同的詮釋,這些解釋混亂而矛盾,表面上看起來沒有什么內涵與關聯,但是似乎又將世間萬物都囊括其中,無論是對,還是錯都混淆在一起。事實上如果按照“達達主義”藝術作品和藝術家們所表現出來的憤世嫉俗的情感和情緒,我們不難理解,理查德·許爾森貝克的解釋似乎更加符合這個詞的意思和來源。
達達的發展
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對藝術家們的心靈造成強烈的沖擊,迫使他們離開自己的祖國,逃到了一個中立的國家瑞士。在戰爭的陰影下,人們失去生活的希望,意識形態發生劇烈的變化,藝術也進入到一個全新的變革時期,多元、個性是這一階段藝術的顯著特征,這個時期藝術家們的藝術作品多數都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美,他們產生了一種全新的對藝術的理解,也讓藝術的特征變得更加多樣性了。達達主義藝術家們在瑞士組織自己的活動,倡導自己的理念,他們反對這個世界,反對已有的體系,他們覺得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不真實的,所以他們反對一切,這是來自新藝術家的反抗。他們隨意地運用石頭、木板、鐵塊當作工具,完成繪畫行為。達達主義之風在20世紀以后不斷發展,很多藝術家用不同的手段來表現其奇異的夢境,他們將顏料隨意地潑、撒、甩,畫布上顯示出自然、淳樸的作品,這是基于他們對這個世界戰爭的痛恨和厭惡,認為不加修飾、淳樸自然才是真正的藝術,在作品中沒有任何規律可循,完全是隨意的表達。達達主義的創作風格不拘一格,他們反對格式,認為格式限制了藝術,換句話說他們開始改變傳統藝術領域認為的藝術的唯一特征。
如何打破被傳統束縛的藝術
傳統藝術理念認為,人們遵循美的原則、美的規律展開創造,從而帶來具有觀賞性價值的作品,這是藝術的本質與核心,藝術應該是美的,應該是讓人看上去賞心悅目的,這就是人們賦予藝術的定義,一般情況下欣賞藝術的人都以美為標準,以《蒙娜麗莎》為例,我們欣賞蒙娜麗莎這幅作品是因為她確實是美的,而且美的神秘。藝術家們在創作的過程中,對客觀事物加以主觀判斷,依據相應的藝術表現手法,賦予世間萬物美的色彩,這是作品中的美,也是現實生活中人們所認為的美。然而,在藝術實踐過程中,涉及到多種因素,基于這一原因,達達主義發出質疑的呼聲,藝術一定要美嗎?那么不美的還算不算是藝術?難道美是藝術唯一的特征嗎?
在達達主義時期,法國畫家馬塞爾·杜尚創作《帶胡須的蒙娜麗莎》,即著名的藝術作品《L.H.O.O.Q》。杜尚以《蒙娜麗莎》作為原件,用鉛筆給蒙娜麗莎增添了各種各樣的小胡子。蒙娜麗莎微笑的神秘性消失了,畫風稀奇古怪,顯然這幅作品不具有美的特征,我們看不到蒙娜麗莎的美,也無法認為這是美的。從這一作品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達達主義不再重視傳統藝術提出的技法、美感、風格等要素,這些都變成無足輕重的東西。
開創一個時代的小便器
1917年,杜尚將男用小便器放在藝術展覽作品種,他將這個商店直接買回來的物品稱作是“藝術品”,并且賦予其藝術名稱《泉》。它立即引發了前所未有的爭議,普通游客和評論家們從一開始就拒絕它,認為這個所謂的藝術作品充滿著低俗,不僅不是美的,就連作品其實都談不上,從而引發了強烈的輿論效應,大家無法理解男用的小便器怎么會出現在藝術展覽的作品中。
因此,這是一個藝術品嗎?泉和小便器沒有任何聯系,除了他們都是濕的。提到噴泉,我們通常都會想到什么?是意大利的羅馬許愿噴泉,背對噴泉,手拿銅板向后投入水中許愿;還是法國舉世聞名的無辜者之泉;他們都是人類文化的紀念碑,毫無疑問。但杜尚的噴泉使我們想起來了什么?所以這是一件藝術品嗎?我們該用什么標準來評判一個作品能否作為一件藝術品展出,一個可能是而另一個不是?如果根據傳統的美的藝術定義,那《泉》就不是藝術,這一點是無可質疑的。以固定的邏輯思維去界定不斷變化和發展中的藝術,其結果必然是導致理論的惰性與不斷變化發展的藝術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藝術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特征,沒有人可以對藝術的特征下定義,因為藝術的特征本身就是變化的,美只是一個時期或者一群人對藝術特征的詮釋,藝術同樣也由另外一群人詮釋為其他的特征,例如“達達主義”。杜尚告訴我,只要我同意《泉》是一件藝術品,沒有人可以違反我意見,它就是一件藝術品,只要我喜歡就好,因為這就是達達主義倡導的以人為本和自由主義的精神。杜尚突破了傳統觀念下對藝術的限定,他充分發揮反美學理論,以嘲諷的視角解構藝術,使達達主義備受矚目,當人們開始真正審視達達的時候,我想新的藝術時代已經到來。
這就是達達,它通過破壞傳統的形式來進行全新的創造,它高喊著:破壞即為創造;在一片質疑聲中崛起,在辱罵聲中吶喊,它的出現讓藝術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它的出現讓藝術的邊界被打破,這就是無畏的達達。
感恩達達,讓我懂得了“你喜歡的即為藝術”,讓我們享受藝術的美好。
最后,考點總結奉上
賞析:《泉》
背景:《泉》是紐約達達主義核心藝術家杜尚的藝術作品,這是一件現成品藝術的代表作。
內容:一個背面沖下展示的陶瓷小便池,簽名為:“R·Mutt”并簽有日期。
藝術特點:杜尚并不是因為小便池的審美特性而選擇它進行展示,這件作品的“藝術之處”在于藝術家選擇了這件物品,它具有因被授予藝術身份而產生的效果,并迫使觀眾以一種新的眼光來觀看它。
意義:以杜尚為代表的達達主義堅持不懈的對藝術慣例提出令人驚愕的挑戰,打破了藝術定義的界限,為觀念藝術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被稱為后現代藝術之父。
達達主義特點:
提倡“破壞就是創造”。勇敢的否定一切,否定理性傳統文明,提倡無目的、無理性的生活,以及提倡無思想,不受任何法則約束的藝術。
通過反理性、反傳統、反藝術的形式,打破了藝術的邊界和壁壘,為藝術打開一扇全新的大門。
代表人物:杜尚,被稱為后現代藝術之父。
以上是【教師招聘筆試】高中美術《看他:如何用小便器開創一個時代》的全部內容,更多廣東教師招聘考試信息敬請教師考試群,及關注廣東教師招聘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關鍵詞閱讀:
(編輯:廣東華圖)


線上微信客服

教師招考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