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行測備考言語理解之代詞指代來提分
2023-01-17 17:09 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來源:廣東人事考試網
公務員行測備考言語理解之代詞指代來提分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筆試模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于代詞,行測備考,公務員行測,廣東公務員筆試模擬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小伙伴們在備考的時候,有時候會覺得言語是一門玄學,其實不然。言語之中處處有學問,如果能發現其中的奧秘并且加以掌握,你會發現玄學也會變必然,很可能一個詞就能成為解題的關鍵。比如代詞,代詞是言語題中一種特殊的存在,它偷偷潛藏在很多題型之中,有時候會成為我們解題的突破口。代詞其中的一個作用就是指代前文,引出下文內容,往往是提示文段重點和語境信息的關鍵信息。常應用于概括類(主旨概括、意圖判斷、標題選擇、態度理解)下文推斷、語句排序和邏輯填空等題型中。所以代詞的恰當運用會成為我們快速解題的密鑰,諸君且來看一看。
一、怎么巧用代詞指代解題?
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言語題中常見的代詞,“這”“這些”“這樣”“他們”“正因如此”等等經常在題干中出現,我們并不陌生,只是容易被忽略,F在,我們來探討一下代詞在不同的題型中的具體運用。如果概括類題目中出現代詞,那么它常常提示重點句的位置,代詞引出的內容為常為重點句。下文推斷題中出現代詞,往往提示話題落腳位置,引出的內容為話題落腳點。排序題中出現代詞,則提示前文語句的話題,可根據代詞指代前文內容進行驗證捆綁定選項等等。接下來我們將通過兩道例題來看代詞如何助推我們解題。
二、例題精講
【例1】汪曾祺曾說語言不是外部的東西,它是和內在的思想同時存在,不可剝離的。在他看來寫小說就是寫語言,語文課學的是語言,但語言不是空殼,而是要承載各種各樣的思想、哲學、倫理、道德的。怎么做人,如何對待父母兄弟姐妹,如何對待朋友,如何對待民族國家和自己的勞動等,這些在語文課里是與語言并存的。從這個意義來講,語文教育必須吸收和繼承傳統文化,而詩歌無疑是傳統文化的集大成。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詩歌中包含豐富的思想、倫理和道德元素
B.脫離內在思想的語文教育是空洞無物的
C.必須重視詩歌在語文教育中的作用
D.語文教育需要和思想品德教育同步進行
【答案】C。這是一道比較典型的意圖判斷題,認真分析題干內容,得出正確答案并不難。在這里我們主要是看看怎么用代詞指代快速解題。這道題里,前面三句話都是圍繞著汪曾祺的這句觀點進行解釋。最后一句話通過代詞“這個意義”得出結論“語文教育必須吸收和繼承傳統文化,而詩歌無疑是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對比選項,正確選項C是對最后一句代詞“這個意義”引導的主旨句的同義替換。
【例2】①這其中一脈相承地貫穿了中國傳統山水文化的精神和理念,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歷史文化的延續性
②主要原因在于歷史上的杭州人將傳統山水文化的理念和西湖的治理融合在一起,并將這種融合延續下來,兩者缺一不可
③中國擁有湖泊的城市很多,但為什么城市發展與景觀和諧并存的鮮而有之,而尤以杭州與西湖這一例凸顯了出來?
④這種天人合一的延續性,是中國其他城市普遍缺失的
⑤我們翻閱西湖的歷史,那就是一部保護與治理的歷史,就是城市建設與景觀建設相輔相成的歷史
將以上5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
A.①④③⑤②B.③⑤④①②
C.⑤①④③②D.③②④①⑤
【答案】C。這是一道語句排序題,主要驗證句子之間的關聯性。我們一起來分析文段,第一步,觀察選項特征,確定首句。①句代詞“這”指代前面的內容,不適合做首句,排除A項。③⑤哪句適合做首句不好判斷。然后觀察句子,進行關聯驗證。①④句中都含有“天人合一”,④句中“這種天人合一”是對前文“天人合一”所在內容的指代,由此可以判定①“天人合一”句和④“這種天人合一”句捆綁在一起,且順序為①④,排除B項、D項。因此,選擇C選項。
通過以上的真題我們可以得出這么一個結論:在主旨概括題和意圖判斷題中,如果代詞出現在尾句,且代詞前是句號,通常代詞所在的句子宏觀指代文段前文的內容,代詞所在句就是文段的主旨句,選項里與尾句同意替換的即為正確答案。而在排序題中,代詞必須與前文指代對象綁定,沒有綁定的通通排除,從而排除干擾項。
伙伴們,我們在做題的時候,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堵點,好好運用代詞在關鍵時刻拿一分,勝利的曙光就照耀到我們頭上了,加油!
以上是公務員行測備考言語理解之代詞指代來提分的全部內容,更多關于代詞,行測備考,公務員行測,廣東公務員考試快訊信息敬請加入廣東公務員考試群,及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
關鍵詞閱讀:
(編輯:廣東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