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4日廣州公務員考試申論(A卷)材料分析(二)
2021-06-08 09:26 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來源:廣東分院
2018年3月24日廣州公務員考試申論(A卷)材料分析(二)由廣州公務員考試網申論試題欄目由提供,更多關于廣州公務員考試試題,廣州市考申論試題,廣州公務員申論試題的內容,請關注廣州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材料六
寬敞、整潔、舒適的辦事大廳、人性化的柜臺、座椅設施,電子屏幕一站式導航服務,這些在 F省基本上是各政務服務中心的的“標配”。工商、稅務、交通、公安出入境登記……各種便民服務和行政審批事項集中在一棟大樓里,讓群眾享受到“一站式”辦事體驗。
服務大廳的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為群眾提供的服務指南里不允許有模糊表述、出現兜底條款,使用“以及”“或”等字眼。“‘跑一趟’創新了政府的服務理念,體現了為民辦事的服務意識。”讓群眾少走冤枉路、一次性告知很重要。材料清單的語言表述一定要很清楚,話要說干凈,不允許有歧義。
服務意識、耐心細心,已是很多地方優化服務的基本要求。X 區國稅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化解納稅人的不理解、不耐煩情緒,他們建立了拓展辦稅服務廳,納稅人可享受24 小時全天候自助服務,并可在等候區觀看動畫短片、聆聽輕音樂來放松減壓,“還設了‘稅企懇談角’‘負能量宣泄室’,為帶有負面情緒的外來辦稅人員提供干預服務,使他們在輕松的環境中舒緩情緒,從而化解矛盾。”
依靠技術手段為政務服務加速,很多地方政府也嘗試創新了不少辦法。比如,“互聯網+”已成為很多地方政務服務的技術手段之一。J 省全省政務服務張網 2017 年 6 月正式運行,在全國第一個實現了省域范圍內行政權力標準化、規范化管理,打破數據孤島,做到“同一事項、同一標準、同一編碼”。同時全國率先引入電子商務平臺企業的綜合旗艦店理念,政府部門也開起了“網店”,全省 65 個部門當起“店小二”,一起提供 7 萬多項免費的政務服務“商品”,供“消費者”挑選。
大數據、云計算近年來也越來越多的應用到政務服務中,比如,G 省加快推進人口、法人等公用基礎數據庫,行政許可、公共服務等網上辦事數據庫以及投資審批、工商登記證等專題應用數據庫建設,已整合 400 多萬法人信息、1.2 億人口信息和超過 5.5 億條網上辦事數據,有效支撐投資審批改革、商事制度改革、信用信息監管、行政效能監督等 30 個跨部門、跨層級的“放管服”改革業務應用。
位于 C 市 T 區的某政務大廳主要服務的是該區產業園區內的高新技術企業。在這個辦事大廳里,不僅有像咖啡廳一樣的辦事等候區,還有小機器人遞送咖啡。企業來辦事時,與工作人員面對面坐在辦公桌前平等交流,人情味十足。除此之外,線上一網式辦理,線下一窗式辦結,遇到難事了,還有專人幫助企業實施全流程 VIP 服務,自助辦理區也是 24 小時不打烊。像 T 區這樣放下身段,以企業的需求為導向,從管理型轉變為服務型的政府,這幾年來不斷涌現,這一理念的轉變,讓企業愿意來、留得住。
世界銀行發布的全球 2017年營商環境報告肯定了我國改革成效,指出近 3 年我國營商便利度在全球排名由 2014 年的第 96位上升到 2017 年的第 18 位。
材料七
“放管服”改革是否到位,一個重要標準就是看他能否為群眾生活及辦事增利。日前,記者跟隨國務院辦公廳“放管服”改革專項督查第 X 督察組來到 B 市,體會到了這一改革對群眾的重要意義。
B 市 K 街道用大數據優化公共服務最后“一公里”,測算沒滿 60 歲老年人情況,幫她們代辦老年證,在老人生日當天由街道委任的街巷長“送證上門”,將公共服務體驗延伸到居民家中。政府部門從“等民上門”變為“送證上門”,受到群眾好評。
該街道由“一把手”主抓,設立大數據創新社會治理工作指揮中心,由于打通了各部門的“信息孤島”,匯聚政務數據與證照數據,居民從此不用重復提供證件和基本信息,就能很快辦理各種證照,從根本上杜絕了類似“我媽是我媽”的奇葩證明。
利用大數據技術只是手段,關鍵在于提升治理能力,精準地疏通群眾辦事的“堵點”,在 B 市 N 區,申請“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時居民不用證明其殘疾人低保身份,靠曾經申辦過的數據沉積即可順利提交申請,申請時填寫數據項減少 50%,受理時長縮減 80%。辦理清潔能源核對證明業務,受理時間由原來的6 分鐘縮減到 1 分鐘, 也大大節省了工作人員核實多份材料的時間,可謂雙贏。
隨著“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治理能力的提升,政府部門還可以提高政策出臺的預見性和針對性,提供更多的延伸服務。比如,“全面兩孩”政策落地后,“入園難”成為百姓關注的焦點問題。B 市 K 街道應用大數據,以熱力圖等統計圖表直觀呈現轄區人口情況,預測未來兩年內 0-3 歲幼兒入園需求、趨勢和人數區間,根據入托幼兒分布實情選址,提前謀劃 2018 年建設一南一北兩個幼兒園。近幾年,停車難的矛盾越來越突出,該街道還依托實際居住居民機動車持有量與市政停車泊位規劃數據,與地理系統結合,以相關數據助力決策,充分挖潛,分布規劃設置面向居民的公共停車場,有效緩解群眾停車難問題。
材料八
國家發展改革委互聯網大數據分析中心對 2015 年 1 月 1 日至 2017 年 6 月 10 日網上與“放管服”改革相關的 120 多萬條信息進行了大數據分析,結果顯示,近九成網民對改革成效表示滿意,認為近年來“放管服”改革舉措數量多、覆蓋面廣、含金量高,進一步激發了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讓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網民普遍期待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特別是強化政策落實工作。
作為推進政府管理改革的重要內容,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戰略舉措,“放管服”改革近年來成效顯著。大數據分析顯示,2015 年以來,網名滿意度持續上升,至 2017 年已從84.85%升至 89.90%。
網民普遍認為,“放管服”改革正逐步向縱深推進,簡政放權的政策紅利進一步釋放,使百姓生活獲得了更多實實在在的便利。
此外,隨著國務院有關部門扎實推進“先照后證”“證照分離”“多證合一”等改革舉措,各地持續放寬市場準入,營造更加寬松平等的準入環境,企業的改革獲得感也在不斷增強。“放管服” 的改革成效方面,96.62%的網民認為,“放管服”改革進一步激發了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2016 年的數據顯示,全年全國新增登記企業同比增長 24.5%,各類創業創新主體實現了爆發式增長,對加快新動能發展和吸納就業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這是 2016 年以來相關部門瞄準不合時宜的陳規舊制、束縛企業創業創新的繁文縟節,全面降低創業準入制度成本帶來的顯著成果。
84.64%的網民認為,“放管服”改革使便民服務更加豐富有效。隨著“放管服”改革的不斷深化,各地紛紛結合實際,突破常規,推出了多項便民利民服務措施。如改革居民身份證申領制度、推行駕考管理制度改革、深化車檢制度改革、設立出入境證件辦理“綠色通道” 、推出“口岸簽證代轉申請服務”便民措施等,不僅充分展示了改革含金量,也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數據顯示,網民對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簡政放權等方面改革評價最高,滿意度都在 80%以上。簡政放權方面的亮點舉措最多,網民認為,一年多以來簡政放權力度空前,從事一些行業不必再在考資格證,就業創業門檻大大降低。
與此同時,網民持續關注政府“放管服”改革工作的進展,并期待諸多好政策、優惠舉措盡快落地。
其中,“進一步規范審批流程和壓縮審批時限”期待度最多數網民期待實現政府部門之間數據信息互聯互通。當前,我國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和業務協同仍處于“條塊分割、縱強橫弱、各自為政、自成體系”的窘境,網民期待將大數據技術運用于各級政府社會治理的全過程、各領域,消除政務服務網與各部門系統之間的壁壘,打破信息共享“最后一公里”,從根本上解決好群眾和企業到政府部門辦事多頭跑、重復提交材料的問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辦事只跑一次,或者一次也不用跑。
材料九
某省召開“放管服”改革專項座談會,與會代表和專家們圍繞“放管服”改革建言獻策:“在大量減少審批后,政府管理方式更多體現為事中事后監管,難度更大、要求更高,監管者必須積極適應這種轉變。”
人大代表 A 表示,必須加快厘清政府部門市場監管職責和責任分工,確保事有人管、責有人負,避免“有利爭著管,無利都不管”。同時圍繞協同監管,加快推進部門間依法履職信息互聯互通,形成聯動響應、齊抓共管的監管格局。
政協委員 R 認為,隨著政府職能的轉變,社會組織將承接越來越多的職權。但一些為行政審批提供中介服務的社會組織行政化色彩濃厚,與權力部門關系或明或暗,影響簡政放權實效。要管住、管好“紅頂中介”,必須推進政府與中介機構徹底脫鉤,把中介組織的職權權限邊界劃分清楚,讓政府的歸政府、社會的歸社會。
放權不是自由落體,也不是放任不管。對政府來說,“法無授權不可為”,但“法定責職必須為”。“深化行政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不僅要取消和下放權力,還要改善和加強政府管理。”政府委員 N 表示,政府把該管的事管好,才能使市場和社會既充滿活力又規范有序,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公平正義。
“有的官員不吃不拿,可也不干,存在懶政怠政思想和不作為、慢作為現象,影響政府服務效能。”群眾代表 D 建議,建立健全責任追究制度,嚴肅查處審批亂作為、不作為、慢作為等現象。對違反行政審批相關規定、失職瀆職的經辦人員,依法依紀嚴肅處理,并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削手中的權、去部門的利、割自己的肉”不易,而隨著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更進入了攻堅期和深水區。”專家 E 指出,如果說,改革剛開始時,主攻點在突破體制機制障礙和利益固化的藩籬,通過自上而下的壓力革除舊弊,那么現在,當老辦法不能用、老本領不管用了,如何更好地把握新理念、掌握新本領,就成為制約“放管服”改革的關鍵。
基層公務員代表F坦言,不可否認,新形勢下,面對繁重的下放審批事項,不少政府工作人員缺乏相關工作經驗和專業背景知識,一定程度存在“本領恐慌”問題。“沒了審批權,工作怎么干,政府還能做什么”“權力放開了。萬一出亂子怎么辦”相較于體制機制弊病和利益糾葛,來自于思維觀念、行為習慣的阻力恐怕要更大一些。
督察員 G 反映了“放管服”改革中遇到的一些共性問題:一些部門還存在“戀權”思想,在放權上小心翼翼、放得不夠徹底;一些地方和部門面對放權造成的管理難度提升,沒做好思想準備,不同監管部門數據不共享,形成政務信用信息孤島,讓一些市場主體鉆了空子;有的地方在服務上還有待深入和提高。一些不合時宜的陳規舊制還沒有廢除、束縛企業創業創新的繁文縟節還不同程度地存在。
簡政放權不是“不管”,也不是“少管”,而是科學高效地“管”。企業家代表 H 認為,簡政放權要科學依法,把握好深化簡政放權與激發市場活力的關系。比如食品藥品審批事項,確實需要事先審批嚴格把關的,要管住管好,不能一味追求減少項目數量而隨意下放。
權力下放了,事后監管要更加嚴格。在如何加強事后監管方面,人大代表 Z 建議推進智能化監管,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化監管手段,實現信息資源開放共享,同時建立第三方事后評估制度。針對行政審批事項的運行、監管情況及便民利企、激發市場活力、提高工作效率等情況進行評估,并及時調整和優化。
材料十
鑿開混沌得烏金,藏蓄陽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爐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賴生成力,鐵石猶存死后心。
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
【明】于謙《詠煤炭》
《詠煤炭》是明代名臣于謙所作的一首詠物詩。作者以煤炭自喻,托物言志,抒發了自己敢為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抱負和情懷。尾聯“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是作者為民效力愿望的真誠袒露。習近平總書記在《干在實處 走在前列——在檢查節日市場供應和物價情況時的講話》等文中引用過這句詩?倳浽诓煌瑘龊隙颊f過,“心無百姓莫為官”。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手握公權,就要為民辦事。否則,啥也不能,為啥選你?啥也不干,要你干啥?總書記引用這句詩,就是要求各級干部抓實走細民生工作,努力辦實每件民生小事。
廣州公務員考試網推薦:
以上是2018年3月24日廣州公務員考試申論(A卷)材料分析(二)的全部內容,更多關于廣州公務員考試試題,廣州市考申論試題,廣州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信息敬請加入廣東公務員考試群,及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廣州公務員考試網。
(編輯:廣東華圖)


線上微信客服

廣東華圖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