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4日廣州公務員考試申論(A卷)材料分析(一)
2021-06-03 09:34 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來源:廣東分院
2018年3月24日廣州公務員考試申論(A卷)材料分析(一)由廣州公務員考試網申論試題欄目由提供,更多關于廣州公務員考試試題,廣州市考申論試題,廣州公務員申論試題的內容,請關注廣州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材料一
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在全國推開“證照分離”改革,重點是照后減證,各類證能減盡減,能和則和,進一步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大幅縮短商標注冊周期,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再壓減一半,全面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決不允許假冒偽劣滋生蔓延,決不允許執法者吃拿卡要,深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使更多事項在網上辦理,必須到現場辦的也要力爭做到“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大力推進綜合執法機構機制改革,著力解決多頭多層重復執法問題。加快政府信息系統互聯互通,打通信息孤島,清理群眾和企業辦事的各類證明,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一律取消,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提高競爭力,要破障礙、去煩苛、筑坦途,為市場主體添活力,為人民群眾增便利。
——摘自國務院總理李克強 2018 年 3 月 5 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
材料二
“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簡稱為“放管服”改革。其中,“放”就是簡政放權;“管”就是放管結合;“服”就是優化服務。三者互為補充,緊密相關。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是政府行政體制改革的前提基礎,優化服務是在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實行效果良好基礎上的高層次要求,是深化政府行政體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放管服”三管齊下改革思路的提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隨著政府改革的深入,逐步完善的過程:2014 年全國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進一步簡政放權,這是政府的自我革命”;2015 年全國政府工作報告“加大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改革力度”;2016 年全國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提出“推動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向縱深發展”;2017 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和財稅金融、國有企業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
材料三
在 C 市不動產登記大廳的自助申報設備前,記者看到,正在幫客戶代辦不動產登記證的房產中介公司工作人員將客戶身份證放在讀卡器上面掃描,買賣雙方的身份信息立即顯示在屏幕上,輕點鼠標,《買賣合同》和《不動產登記申請表》就都打印出來了。記者看了一眼買賣合同,只有薄薄一頁紙,需要填寫的空格一共 12 個。“此前買賣合同共計 8 頁約 114 項空格需要手填,辦理二手房交易過戶手續,沒小半天辦不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而現在通過二手房自助申報系統,整個流程半小時就可以完成。
簡政放權,“簡”字當頭,商事制度改革的“簡”,其核心在于推進市場準入便利化,給企業準入提速。相關部門瞄準不合時宜的陳規舊制、不合理的條條框框、束縛企業創業創新的繁文縟節,能簡化的手續盡量簡化,為市場增活力、為發展添動力。G 省某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女士告訴記者:“去年 4 月,我在‘紅盾網’填了資料,審核通過后,第二天去就拿到了營業執照。”張女士幾年前也辦過企業,但那時候僅工商登記環節就前后去了 6 次,往返折騰讓她苦不堪言,F在,該省開辦企業的辦理時間可壓縮至 15 天內。
2016 年全國新增登記企業同比增長 24.5%,平均每天新登記 1.51 萬戶,比 2013 年改革前每天新登記 0.69 萬戶的水平翻了一番,如果加上個體工商戶,全國平均每天新登記市場主體達 4.51 萬戶,各類創業創新主體實現爆發式增長,對加快新動能發展和吸納就業發揮了顯著支撐作用。
材料四
為不斷提高被取消下放的審批事項“含金量”,近年來相關部門陸續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減少行政審批事項。分 9 批取消下放國務院部門審批事項 618 項,占原有 1700 多項的 40%,提前兌現本屆政府承諾目標:取消了“非行政許可審批”這一審批類別,今后各部門不能再通過部門規章或文件設定,使之成為歷史;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實施的行政審批 269 項;中央層面核準的投資項目數量累計減少 90%,外商投資項目 95%以上已由核準改為備案管理;在地方,多數省份減少審批事項 50%左右,有的超過 70%。
——改革商事制度。工商登記由“先證后照”改為“先照后證”,前置審批事項壓減 87%以上,注冊資本由“實繳制”改為“認繳制”,推行“多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啟動企業簡易注銷登記改革。企業設立便利度明顯提高,時間大幅縮短。
——削減職業資格。分 7 期取消國務院部門設置的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 434 項,占原總數 70%以上,減少了就業資格限制。
——實行減稅降費。出臺營改增、中小微企業稅收優惠等結構性減稅,全面清理涉及企收費,中央和省級政府取消、停征和減免收費 1100 項,其中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減少 69%,政府性基金減少 30%,2013—2016 年累計減輕企業負擔 2 萬多億元,2017 年出臺的減稅降費措施,可使企業全年減負 1 萬多億元。
——放開政府定價。中央政府定價項目減少 80%,31 個省市區定價項目平均減少 80%左右,余下定價項目限定在重要公用事業和自然壟斷行業,價格管制大幅減少。
——壓縮專項轉移支付,中央對地方專項轉移支項目數量,已由 2013 年的 220 個大幅度壓減到 94 個,壓減率達 57%,一般性轉移支付的比重提升到 60%擴大了地方自主權。
(以上統計數據截止至 2017 年 9 月)
材料五
“請工作人員啟動隨機據號。”隨著 E 方 L 區工商局 C 局長一聲令下,屏幕上的名單開始滾動。幾秒鐘后,屏幕上依次顯示隨機抽取的市場主體和相關執法人員名單。隨后記者了解到:這“誰查”和“查誰”隨機抽取,即“雙隨機”。“雙隨機”監管的關鍵是“隨機”。過程和結果的公開是“雙隨機”透明化的重要保證。檢査人員、被檢查對象都是通過計算機系統排列組合,隨機產生,形成無法人為于預的“黑盒子”,杜絕了選擇執法、人情稽查。以往“想查誰就查誰”“想由誰查就誰查”“想怎么查就怎么查”……一些行政執法部門個別人員任性執法,曾飽受市場主體詬病。而今“雙隨機,一公開”能很好地打破原來監管模式下可能產生的灰色利益鏈條,讓執法權力尋租無門。
“‘一單、兩庫、一細則’”是‘雙隨機、一公開’的基礎,指的是隨機抽查事項清單、檢查對象名錄庫和執法人員名錄庫、隨機抽查工作細則。這一做法讓“雙隨機”執行起來更規范。”C 局長告訴記者,“在實踐中我們還將‘信用監管’‘風險監管’引入了‘雙隨機’,對市場主體進行信用分類,從而確定抽查比例和頻次。同時也運用大數據,將市場主體的投訴記錄、違法記錄、負面輿情等進行風險分析,及時啟動針對特定行業、區域和主體的‘雙隨機’抽查。”
將“人情執法”拒之門外,讓“熟人圈子”不再管用。作為監管體制的重大改革,“雙隨機、一公開”充分體現了監管的公平性、規范性和簡約性,大大促進了依法行政、執法公正。目前,全國縣級以上政府部門均已按要求拿出“一單、兩庫、一細則”。
“13 個部門管不好一張小廣告”“渣上車有 11 個部門在管”“城市垃圾七個部門在管”……“前幾年,市場監管職能交叉與缺位并存,飽受各方詬病。破解“魚龍混雜”“九龍治水”難題,關鍵在一個“合”字。推進市場監管領域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建立健全跨部門、跨區域執法聯合響應和協調機制,消除重復執法,堵住監管“縫隙”。從“幾個大蓋帽管不好一個大草帽”的昨日到綜合監管全面推行的今天,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的不斷推進,涉及各部門“權力再分配”,“舍得下”才能在群眾有需求的時候“扛起來”。舍得之間,彰顯大智慧。
廣州公務員考試網推薦:
以上是2018年3月24日廣州公務員考試申論(A卷)材料分析(一)的全部內容,更多關于廣州公務員考試試題,廣州市考申論試題,廣州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信息敬請加入廣東公務員考試群,及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廣州公務員考試網。
(編輯:廣東華圖)


線上微信客服

廣東華圖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