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教師招聘網:2019教師招聘考試知識-教育學?嫉娜宋
2019-05-09 16:00 廣東人事考試網 來源:廣東教師招聘網
廣東教師招聘網提供以下教師學科信息:廣東教師招聘網:2019教師招聘考試知識-教育學?嫉娜宋,更多關于2019教師招聘考試,廣東教師招聘網,教師招聘考試備考資料,教師學科的內容,請關注廣東教師招聘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廣東教師招聘網】為各位考生精心整理了教師招聘考試備考資料、教師招聘考試題庫,面試技巧、特崗教師面試技等信息巧供大家參考,近幾年,教師越來越受到重視,很多人開始加入教師行列了,教師招聘考試包括公共基礎知識、教育學理論等,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常見的人物的地位、觀點、著作等考點,下面小編就詳細給大家解析一下教育學中?嫉膸孜蝗宋。
一、蘇格拉底
1.地位
蘇格拉底古希臘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被譽為西方教育史有長遠影響的第一位教育家。他和他的學生柏拉圖,以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被并稱為“古希臘三賢”。
2. 觀點
蘇格拉底在教學的方法上,形成了自己一套獨特的教學法,人們稱之為“蘇格拉底方法”,這種問答分為三步:
第一步稱為蘇格拉底諷刺,他認為這是使人變得聰明的一個必要的步驟,因為除非一個人很謙遜“自知其無知”,否則他不可能學到真知;
第二步叫定義,在問答中經過反復詰難和歸納,從而得出明確的定義和概念;
第三步叫助產術,引導學生自己進行思索,自己得出結論。
蘇格拉底的助產術體現了教學的啟發性原則。
二、昆體良
1.地位
昆體良是古代羅馬著名的教育家、雄辯家,西方教育史上第一個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教育家。
2.著作
《雄辯術原理》(又譯為《論演說家的教育》或《論演說家的培養》)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被譽為古代西方的第一部教學法論著。
3. 觀點
(1) 昆體良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具有良好修養的雄辯家(演說家)。
(2) 昆體良還對班級授課進行了一些闡述,這是班級授課制思想的萌芽。
三、夸美紐斯
1.地位
捷克偉大的民主主義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論的奠基者,偉大的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論家,有“教育學之父”之稱。
2.著作
著有《母育學!贰洞蠼虒W論》《世界圖解》等,其中《大教學論》是教育學開始形成一門獨立學科的標志,該書也被認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學著作。
3.觀點
(1)“泛智”教育
夸美紐斯從他的民主主義的“泛智”思想出發,提出了普及教育的思想,提出“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一切男女青年都應該進學校”。
(2)教育適應自然
教育適應自然的原則是夸美紐斯整個教育思想體系的根本性指導原則。
(3)班級授課制
夸美紐斯出版的《大教學論》最早從理論上對班級授課制做了闡述,為班級授課制奠定了理論基礎。
(4)教學原則
夸美紐斯提出并論證了直觀性、系統性、量力性、鞏固性和自覺性等教學原則。
四、洛克
1.地位
洛克是英國著名的的哲學家、教育家,英國紳士教育和實科教育的倡導者,“外鑠論”的代表人物之一。
2.著作
《教育漫話》
3.觀點
(1)提出“白板說”
洛克反對天賦觀念,提出了“白板說”。 他認為人的心靈原來就像一塊白板,沒有一切特性,沒有任何觀念,天賦的智力人人平等。
(2)提出“紳士教育論”
洛克認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紳士,而這種培養只能通過家庭教育,由此提出了“紳士教育論”。 在其著作《教育漫話》一書中,他詳細論述了紳士教育的內容(即體育、德育和智育)及方法。
五、盧梭
1.地位
盧梭是法國十八世紀偉大的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個人本位教育目的理論的代表人物之一。
2.著作
《愛彌兒》
3.觀點
(1)盧梭是堅定的“性善論”者。
他認為自然是善的,人性是善的,只是社會把人變壞了。
(2)盧梭的教育理論以“自然主義教育理論”著稱。
他認為教育的任務應該是使兒童“歸于自然”,這是其自然主義教育的核心。 他的教育著作《愛彌兒》宣揚了他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變壞了。”這是《愛彌兒》的開篇第一句。
六、赫爾巴特
1. 地位
赫爾巴特是19世紀德國哲學家、心理學家,在西方教育史上,他被譽為“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在世界教育史上被稱為“教育科學之父”。其對 19 世紀以后的教育實踐和教育思想產生了很大影響,被看作是傳統教育理論的代表。
2. 著作
著有《普通教育學》,被公認為是第一部具有科學體系的教育學著作,標志著規范教育學的建立,同時,這本書也被認為是第一本現代教育學著作。
3. 觀點
(1)教育理論體系的兩個理論基礎是倫理學和心理學
赫爾巴特的貢獻在于:把道德教育理論建立在倫理學的基礎上,把教學理論建立在心理學的基礎上,可以說是奠定了科教育學的基礎。倫理學即實踐哲學,主要體現為五種道德觀念;赫爾巴特認為心理學就是研究觀念的科學,他重視和發展了兩個重要的概念,即“意識閾”和“統覺”。
(2)教育目的
赫爾巴特認為教育的目的可分為兩種:“可能的目的” 和“必要的目的”。
“可能的目的”是指與兒童未來所從事的職業有關的目的;
“必要的目的”具體而言就是指養成內心自由、完善、仁慈、正義和公平五種道德觀念。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具體來說,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養成這五種道德觀念。
(3)教育性教學原則
在西方教學史上,赫爾巴特第一次提出了“教育性教學”的概念。 “教育性教學”指沒有任何無教學的教育,也沒有任何無教育的教學。
(4)教學四階段論
世紀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提出教學過程由“明了、聯合(聯想)、系統、方法”四階段構成(后由其學生席勒發展為五個階段,即預備、提示、聯系、總結、應用),這一理論標志著教學過程理論的形成。
明了,主要是把新教材分解為各個構成部分,并和意識中相關的觀念,即已經掌握的知識進行比較;
聯合(聯想),即建立新舊觀念的聯系,使學生在新舊觀念的聯系中繼續深入學習新教材;
系統,即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在新舊觀念聯系的基礎上進行深入思考,尋求結論和規律;
方法,即通過實際練習,運用系統的知識,使之變得更熟練、更牢固。
(5)“舊三中心論”
赫爾巴特強調系統知識的傳授,強調課堂教學的作用,強調教材的重要性,強調教師的權威作用和中心地位,提出了“課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師中心”的“舊三中心論”。
七、杜威
1. 地位
美國現代著名的哲學家、社會學家和教育家,他倡導活動課程理論,是美國實用主義教育理論和進步主義教育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被譽為“哲學家們的哲學家”“創立美國教育學的首要人物”。
2. 著作
《我的教育信條》《學校與社會》《民主主義與教育》(又譯《民本主義與教育》)等
3. 觀點
(1)論教育的本質
杜威認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的改組或改造。
“教育是生活的過程,而不是將來生活的準備。”此外,杜威還提出“學校即社會”,這是對“教育即生活”的進一步引申。從“教育即生活”到“學校即社會”、再到課程的變革(“從做中學”)是層層遞進的。
(2)論教育的目的
杜威從“教育即生活”中引出他的“教育無目的論”,他將教育目的與教育活動本身聯系起來,反映了教育活動主體的自覺。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無目的論”并非主張真正的教育無目的,而是認為無教育過程之外的“外在” 目的。 正如杜威所說“教育的過程,在它自身以外沒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教育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改組、不斷改造和不斷轉化的過程。”
(3)“從做中學”
在經驗論的基礎上,杜威提出“從做中學”,要求以活動性、經驗性的主動作業取代傳統的書本式教材的統治地位。
同時,“從做中學”也是杜威提出的教學方法,這是一種經驗的方法、思維的方法和探究的方法。 這種探究的五個步驟即思維五步說或五步探究教學法,即創設疑難情境;確定疑難所在;提出解決問題的種種假設;推斷哪個假設能解決這個困難;驗證這個假設。
(4)“新三中心論”
杜威的教育理論是現代教育理論的代表,區別于傳統教育“課堂中心” “教材中心” “教師中心”的“舊三中心論”,他提出了“兒童中心(學生中心)” “活動中心” “經驗中心”的“新三中心論”。
更多關于2019年廣東教師招聘、教師招聘考試備考資料、教師招聘考試題庫,面試技巧、特崗教師面試技等信息請關注廣東教師招聘網(http://www.huangmaoz.com/jsks/)
以上是廣東教師招聘網:2019教師招聘考試知識-教育學?嫉娜宋锏娜績热,更多廣東教師招聘考試信息敬請教師考試群,及關注廣東教師招聘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關鍵詞閱讀:
(編輯:廣東華圖)


線上微信客服

教師招考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