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教學實施評價—教學組織形式
2015-09-23 15:28 廣東人事考試網 來源:廣東人事考試網
廣東教師招聘網提供以下教師教育綜合知識信息: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教學實施評價—教學組織形式,更多關于廣東教師招聘,2016教師考試,教育學,教師教育綜合知識的內容,請關注廣東教師招聘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為幫助考生更好備考2016年廣東省教師招聘考試,華圖教育專家整理了一系列考試技巧。下面廣東人事考試網為考生提供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教學實施評價—教學組織形式,望考生多加關注,2015年廣東教師招聘答疑群:145334620。
教學實施評價—教學組織形式
一、教學組織形式的概念
教學組織形式是指為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教師和學生按一定要求組合起來進行活動的結構。
在教學史上先后出現的影響較大的教學組織形式有個別教學制、班級授課制、分組教學制、設計教學法和道爾頓制。
二、教學組織形式
(一)個別教學制
1.簡要介紹:
個別教學制的產生是與古代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比較低的狀況相適應的。在古代的東西方,學校教育學組織形式一般都是個別教學形式。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布置檢查和批改作業都是個別進行的,即教師對學生一個個輪流的教,教師在教某個學生時,其余學生均按教師要求進行復習或作業。
2.評價
優點:教師能根據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使教學內容、進度適合學生的接受能力。
不足:難以完成系統化、程序化傳授知識的任務。一名教師所能教的學生數量是很有限的,因而教學效率不高
(二)班級授課制
1.班級授課制的概念
班級授課制是一種集體教學形式。它把一定數量的學生按年齡與知識程度編成固定的班級,根據周課表和作息時間表,安排教師有計劃地向全班學生集體上課。
2.班級授課制的產生與發展
班級授課制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
十六世紀以后,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生產力水平得到空前的提高,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社會對勞動者的質量和數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導致教育范圍擴大,大量增加受教育者的數量,提高受教育者的質量。
十七世紀初,烏克蘭兄弟會學校興起了班級授課的組織形式。
1632年,夸美紐斯出版了《大教學論》一書。該書最早從理論上對班級授課制進行了闡述,為班級授課制奠定了理論基礎,后經赫爾巴特的發展而基本定型。
工業革命后,班級授課制成為西方學校的主要形式。
在中國,1862年在北京設立的京師同文館首先采用這一形式。
1902年,清政府頒布《欽定學堂章程》(壬寅學制)后,班級授課制在全國廣泛推行。
班級授課制基本特點:(1)固定班級;(2)以課為教學活動的單位;(3)固定時間
3.評價:
班級授課制的主要優點:
(1)有利于經濟有效地、大面積地培養人才;
(2)有利于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3)有利于發揮班集體的教學作用。
不足之處:
(1)不利于因材施教;
(2)不利于學生獨立性與自主性的培養;
(3)教學形式缺乏靈活性。
4.班級授課的特殊形式——復式教學
復式教學是把兩個年級以上的兒童編在一個教室里,由一位教師在同一堂課內分別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教學的組織形式。它的主要特點是:直接教學和學生自學或做作業交替進行。在我國農村,特別是在人口稀少的偏僻山區,人口少、師資缺乏、交通又不方便的地區,復式教學是大有可為的。
(三)分組教學制
1.分組教學制的概念
分組教學制就是按學生的能力或學習成績把他們分為水平不同的組進行教學。
一般可分為兩類:外部分組和內部分組。
(1)外部分組,是指學校打破按年齡編班的傳統習慣.根據學生的能力水平或學習成績編班進行教學。外部分組主要有兩種形式,即學科能力分組和跨學科能力分組。
(2)內部分組,是指在傳統的按年齡編班的班級內,按學生的能力或學習成績等編組。
2.評價
優點:
(1)能較好地照顧個別差異.重視學生的個別性.
(2)有利于因材施教,
(3)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點。
不足之處:
(1)對學生能力和水平的鑒別不一定科學,卻要按能力和水平進行分組教學,忽視了學生的發展性;
(2)對學生心理發展的負面影響較大,被分到所謂快班或實驗班的學生容易驕傲自滿,被分到所謂慢班或普通班的學生容易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3)在分組教學的問題上,家長、學生、教師與學校的意見很難達成一致;
(4)由于學生處于不斷發展變化中,為了確保學生在分組教學中能受到恰當的教育,分組就必須經常進行,情況一變就得重新分組,教育管理上比較麻煩。
(四)設計教學法
美國教育家W.H.基爾帕特里克(舊譯克伯屈)于1918年,從J.杜威“從做中學”的教育思想出發,并在其“問題教學法”的基礎上,根據內部動機和附隨學習的理論所創行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和方法。
其目的在于克服傳統教學中呆板的課堂教學、只重視書本知識、學生被動的學習以及孤立的分科教學體制等缺陷。它廢除班級授課制度、打破學科界限、摒棄傳統的教科書。主張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自己決定學習目的和內容,在自己設計、自己負責任的單元活動中獲得有關的知識和能力。
(五)道爾頓制
道爾頓制是由美國教育家帕克赫斯特于l902年在美國馬薩諸塞州道爾頓中學創設。道爾頓制是指教師不再上課向學生系統講授教材,而只為學生分別指定自學參考書、布置作業,由學生自學和獨立作業,有疑難時才請教師輔導,學生完成一定階段的學習任務后向教師匯報學習情況和接受考查。它們的特點在于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和創造才能,但不利于系統知識的掌握,且對教學設施和條件要求較高。
(六)特朗普制
特朗普制是由美國教育學教授勞伊德•特朗普于20世紀50年代提出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這種教學形式把大班、小班和個人三種教學形式結合起來。大班上課是把兩個以上的平行班合在一起上課,講課時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由出類拔萃的教師擔任;小班研究,即將大班的學生分為約20人左右的小組,由教師或優秀生領導,研究和討論大班授課材料;個別教學則是由學生獨立作業,其中部分作業是教師指定的,部分作業是學生自主選擇的。
特朗普制既有班級授課制的優點,也有個別教學的長處,但管理起來比較麻煩。
教學模式
一、教學模式的內涵
教學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指導下的,為完成特定的教學目標和內容,圍繞某一主題形成的比較穩定且簡明的教學結構理論框架及其具體可操作的教學活動方式,通常是兩種以上方法策略的組合運用。
教學模式是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的橋梁,既是教學理論的應用,對教學實踐起直接指導作用,又是教學實踐的理論化、簡約化概括,可以豐富和發展教學理論。
二、常見的教學模式
(一)范例教學模式
范例教學理論是由德國的M•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等人提出的。范例教學論者認為,要克服傳統教學的弊端,就要重構教學內容,選擇學科材料中最典型的材料,形成認識的稠密區。
范例教學模式遵循人的認知規律,即從個別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在教學中一般從一些范例分析入手感知原理與規律,并逐步提煉進行歸納總結,在進行遷移整合。范例就是隱含著本質因素、根本因素、基礎因素的典型事例。
范例教學的教學過程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范例性闡明“個”的階段,用典型事實和現象為例說明事物的本質特征;
第二階段,范例性地闡明“類型”、“類”的階段,用許多在本質上與“個”案一致的事實和現象來闡明事物的本質特征;
第三階段,范例性地理解規律性的階段,通過對“個”和“類”的分析、認識,使學生的認識上升為對普遍規律性的規律的認識;
第四階段,范例性地掌握關于世界的經驗和生活的經驗的階段。
范例教學模式側重于教學內容的優化組合,使學生通過范例性材料,舉一反三地理解和接受基本性、基礎性的知識,訓練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當然,從個別、類再到普遍規律的認識程序,不是學生掌握知識的唯一途徑?死蚧约阂舱J為,不是“所有的知識都能夠和需要通過范例形式來獲得的”。這一教學模式的問題和困難主要在于教材的編排方面,難以使各個課題同整個知識體系有機銜接。
關注“廣東華圖”微信,獲取最新資訊、真題答案、內部資料等信息!
公職交友社區【新公社APP下載】|微信搜索“gdhtgwy”
(編輯:廣東華圖)


線上微信客服

教師招考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