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準考證打印時間22年-考研準考證號查詢
2021-12-24 20:48 廣東研究生考試網 來源:廣東華圖教育
考研準考證打印時間22年-考研準考證號查詢由廣東研究生考試網考試快訊欄目由提供,更多關于考研準考證打印時間22年,考研準考證號查詢,廣東研究生考試快訊的內容,請關注廣東研究生考試頻道/廣東人事考試網!
冬天來了,樹上的葉子掉光了,掉不光的是我們小伙伴們對2022年研究生考試的熱情與期待呀!2022考研準考證打印時間即將在12月10日開始,截止到12月27日結束,考試時間為2021年12月25日-12月26日,考試時間臨近,小伙伴們都要做好充足的應試準備咯!
2022研究生考試政治備考資料:
在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中,商品生產者的私人勞動生產的產品是否與社會的需求相適應,作為具體勞動的有用性質能否為社會所承認,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之間的矛盾能否得到解決,決定著商品生產者的命運。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是
A.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的矛盾 B.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
C.使用價值和價值之間的矛盾 D.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矛盾
【答案】B
【考點】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
【難度】較難題
【正解分析】在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中,商品生產者的勞動具有兩重性:既是具有社會性質的社會勞動,又是具有私人性質的私人勞動。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構成私有制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原因在于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決定著商品經濟的本質及發展過程。B正確。
【錯解分析】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是商品經濟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礎。商品經濟中也存在著“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的矛盾”,“使用價值和價值之間的矛盾”,“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矛盾”等,但私有制條件下商品生產中的這些矛盾,都依賴于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矛盾的解決。ACD錯誤。
2022年研究生考試聯考綜合資料:
47.某大學讀書會開展“一月一書”活動。讀書會成員甲、乙、丙、丁、戊 5 人在《論語》《史記》《唐詩三百首》《奧德賽》《資本論》中各選一種閱讀,互不重復。已知:
(1)甲愛讀歷史,會在《史記》和《奧德賽》中挑一本;
(2)乙和丁只愛讀中國古代經典,但現在都沒有讀詩的心情;
(3)如果乙選《論語》,則戊選《史記》。
事實上,各人都選了自己喜愛的書目。根據上述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項?
A.乙選《奧德賽》。 B.戊選《資本論》。
C.丙選《唐詩三百首》。 D.甲選《史記》。
E.丁選《論語》。
48.如果一個人只為自己勞動,他也許能夠成為著名學者、大哲人、卓越詩人,然而他永遠不能成為完美無暇的偉大人物。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么,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而獻身;那時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
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默默地、但是永恒發揮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
根據以上陳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項?
A.如果我們只為自己勞動,我們的事業就不會默默地、但是永恒發揮作用地存在下去。
B.如果我們為大家而獻身,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
C.如果我們沒有選擇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我們所感到的就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
D.如果一個人只為自己勞動,不是為大家而獻身,那么重擔就能將他壓倒。
E.如果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我們就不但能夠成為著名學者、大哲人、卓越詩人,而且還能夠成為完美無瑕的偉大人物。
試題答案區:
47.【答案】E
【解析】翻譯推理題。根據條件(2)可知,乙和丁恰好選擇《論語》與《史記》中的某一本,假設乙選擇《論語》,則丁選了《史記》,再根據(3)肯前必肯后得出戊選《史記》,顯然前后沖突,故乙不可選《論語》,故丁選《論語》且乙選《史記》。因此,正確答案為 E 項。
48.答案】B
【解析】翻譯推理題。題干翻譯為(1)只為自己勞動→不能成為完美無瑕的偉大人物,(2)為人類福利勞動→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B 項表述與(2)一致。因此,正確答案為 B 項。
2022考研英語翻譯技巧:
根據《英漢翻譯教程》(張培基、喻云根等著),增詞法就是在翻譯時,按照意義(或修辭上)和句法上的需要增加一些詞來更忠實通順地表達原文的思想內容。這當然不是無中生有地隨意增詞,而是增加原文中雖無其詞而有其意的一些詞。
增加表示名詞復數的詞
1、增加重疊詞表示復數
1)Flowers bloom all over the yard.
譯文:朵朵鮮花開滿了庭院。
分析:原文中的“flowers”只是簡單地用復數形式來表示大片花朵,而中文里并沒有這樣的語法格式,但是直接譯為“鮮花”又缺失了復數的意思,因此譯文中增加了一個“朵朵”來表示復數,更為恰當。
2) Newsmen went flying off to Mexico.
譯文:記者紛紛飛到墨西哥。
分析:原文中的“newsmen”意為復數形式的記者,因此可通過在名詞后面加一個“們”來體現,但是“記者們飛往墨西哥”只是簡單地傳達了語義,并不能體現大量記者相繼飛往墨西哥的場面,因此像譯文中增加一個“紛紛”便巧妙地體現出一種畫面感,更為貼切。
2、增加數詞或者其他詞表示復數。
1) The lion is the king of animals.
譯文:獅子是百獸之王
分析:原文中“animals”為復數的動物,但是動物一詞在漢語中加上數量詞都顯得不太合適,如:“獅子是各種動物的王”,譯文中巧用漢語里的常規說法譯為“百獸之王”就顯得很地道。
3)The mountains began to throw their long blue shadows over the valley.
譯文:群山已在山谷里開始投下蔚藍色長影。
分析:原文里的“mountains”是復數形式的山脈,在譯文中通過增加一個“群”字就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既準確傳達了原文的意義,又照顧到了漢語的表達習慣。
增加表達時態的詞
英語中可以通過變化動詞形式來達到不同時態的效果,但是漢語并沒有這樣的語法規則,因此常常需要增加一些表示時態的詞,例如翻譯完成時往往用“曾”、“已經”、“過”、“了”;翻譯進行時一般用“在”、“正在”、“著”;翻譯將來時通常用“將”、“就”、“要”、“會”、“便”等等。
1、對某種時間概念作強調時,要加詞。
1)I had known two great social systems.
譯文:在那以前,我就經歷過兩大社會制度。
分析:譯文中除了用“過”來表示曾經的經歷,還增加了“在那以前”,強調過去完成時態。
2)The old man had taught the boy to fish and the boy loved him.
譯文:原來是老頭之前教會了孩子捕魚,所以孩子很愛他。
分析:增加“之前”和“了”來強調過去完成時態。
2、需要強調時間上的對比時,需要加詞。
1)I was, and remain, grateful for the part he played in my release.
譯文:我的獲釋是他成全的,對此我過去很感激,現在仍然很感激。
分析:原文中對于“grateful感激的”這個表語用了兩個系動詞,分別是一般過去時態和現在時態,因此譯文中增加了“過去”和“現在仍然”來表示過去到現在的持續狀態。
2)The old man said, “They say his father was a fisherman. Maybe he was as poor as we are.”
譯文:老頭兒說:“聽人說,從前他爸爸是個打魚的。他以前也許跟我們現在一樣窮。”
分析:通過增加“從前”,“以前”和“現在”來強調過去和現在狀態的對比。
大地裹著白棉被,像是在不經意地提醒著我們,冬天來啦!和冬天一起到來的,當然是滿載著期盼與希望的2022研究生考試呀!考研準考證入口已經在上面為大家準備妥當,考研準考證打印時間會在12月10日開始,小伙伴加油復習吧!
>>>【筑夢全程班】2022年華圖法碩考研初試名師全年課,打卡0元學!
研究生考試信息敬請加入研究生考試群

關鍵詞閱讀:
(編輯:廣東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