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廣東軍轉干招錄試題練習:判斷推理(一)
2021-05-24 16:51 廣東人事考試網 來源:廣東軍轉干考試網
廣東軍轉干考試網提供以下軍轉干試題資料信息:2021廣東軍轉干招錄試題練習:判斷推理(一),更多關于軍轉干考試,廣東軍轉干招錄試題練習,軍轉干試題資料的內容,請關注廣東軍轉干考試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判斷推理(共10題,每題1.5分,共15分)
1. 珊瑚蟲會在自己的身上記下“日歷”,它們每天在自己的體壁上刻畫一條斑紋。古生物學家發現,3.5億年前的珊瑚蟲每年會在自己的體壁上刻畫400條斑紋。天文學家告訴我們,3.5億年前的地球上每天僅有約21.9小時,1年是400天,而不是現在的365天。這說明( )。
A.現在地球自轉比3.5億年前變快了
B.現在地球自轉比3.5億年前變慢了
C.現在地球繞太陽公轉比3.5億年前變快了
D.現在地球繞太陽公轉比3.5億年前變慢
【答案】B
【知識點】崗位能力-判斷推理-邏輯判斷-歸納推理
【解析】
第一步,確定題型。
依據題干特征和提問方式,確定為歸納推理。
第二步,分析題干。
地球上一天的時間是由地球自轉決定的,與公轉無關,排除C、D項。根據“3.5億年前的地球上每天僅有約21.9小時”,而現在地球一天時間約為24小時,可知現在地球自轉一圈的時間變長了,即速度變慢了,只有B項符合。
因此,選擇B選項。
2. 下列與所給詞語組“三顧茅廬:劉備”在邏輯關系上最為貼近、相似或匹配的詞組是( )。
A.投筆從戎:班超
B.望梅止渴:曹植
C.一字千金:劉邦
D.四面楚歌:韓信
【答案】A
【知識點】崗位能力-判斷推理-類比推理-內涵關系-對應
【解析】
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
“三顧茅廬”的主人公是“劉備”,二者屬于人物對應關系。
第二步,辨析選項。
A項:“投筆從戎”的主人公是“班超”,二者屬于人物對應關系,與題干的邏輯關系一致,符合:
B項:“望梅止渴”的主人公是曹操,而非“曹植”,排除;
C項:“一字千金”的主人公是呂不韋,而非“劉邦”,排除;
D項:“四面楚歌”的主人公是項羽,而非“韓信”,排除。
因此,選擇A選項。
3. 下列最合乎邏輯順序的選項是( )。
、贂円箠^戰
、诎l生疫情
、鄢鞘蟹忾]
、芙煌ɑ謴
、葳s赴災區
A.②—⑤—③—①—④
B.②—③—⑤—①—④
C.③—②—⑤—①—④
D.⑤—④—②—③—①
【答案】B
【知識點】崗位能力-判斷推理-事件排序-事件排序
【解析】
第一步,觀察選項,確定首句應從②、③、⑤中選擇。
發生疫情是所有事件的起因,首句應為②,排除C、D項。
第二步,觀察分析剩余選項,比較③和⑤,發生疫情之后,為防止疫情擴散,會及時封閉城市,②應與③相連;且趕赴災區和晝夜奮戰的主體都是醫護人員,⑤和①應該相連。
因此,選擇B選項。
4. 存折對于( )相當于( )對于圍墻。
A.儲戶 牛羊
B.存款 綠地
C.銀行卡 柵欄
D.銀行 庭院
【答案】C
【知識點】崗位能力-判斷推理-類比推理-內涵關系-對應
【解析】
分別將選項代入題干,確定邏輯關系。
A項:“儲戶”把錢存到“存折”里,“牛羊”被圈在“圍墻”里,其中“儲戶”是存錢的主體,“牛羊”是“圍墻”圈定的對象,是客體,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B項:“存折”是“存款”的載體,但“圍墻”不是“綠地”的載體,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C項:“存折”和“銀行卡”都有存取款的作用,二者屬于并列關系,“柵欄”和“圍墻”都有阻攔和防護的作用,二者屬于并列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一致,符合;
D項:“存折”與“銀行”屬于對應關系,“庭院”與“圍墻”無明顯邏輯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因此,選擇C選項。
5. 自然失業是由于經濟中的一些難以克服的原因引起的失業,它是任何經濟形態都難以避免的失業,也是正常的失業。根據以上定義,下列屬于自然失業的是( )。
A.王某由于酒后駕車造成人員傷亡,公司以王某違反勞動紀律為由將王某開除
B.由于地震,廠房和設備受損,廠長不得已遣散了工人
C.由于高速公路收費方式改為ETC通道收費,一些人工收費站的工作人員下了崗
D.趙某因哥們義氣幫朋友要債,失手將欠債人打殘,單位以趙某違反勞動紀律為由將趙某開除
【答案】B
【知識點】崗位能力-判斷推理-定義判斷-單定義
【解析】
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是題。
第二步,找關鍵信息。
自然失業是由于經濟中的一些難以克服的原因引起的失業。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王某因為酒后駕車造成人員傷亡被開除失業,不屬于“經濟中的一些難以克服的原因引起的失業”,不符合定義;
B項:地震造成工廠工人失業,屬于“經濟中的一些難以克服的原因引起的失業”,符合定義;
C項:由于技術升級造成收費站工作人員失業,不屬于“經濟中的一些難以克服的原因引起的失業”,不符合定義;
D項:趙某因為打人被開除失業,不屬于“經濟中的一些難以克服的原因引起的失業”,不符合定義。
因此,選擇B選項。
【拓展】
摩擦性失業是指因季節性或技術性原因而引起的失業,即由于經濟在調整過程中,或者由于資源配置比例失調等原因,使一些人需要在不同的工作中轉移,使一些人等待轉業而產生的失業現象。C項屬于摩擦性失業。
6. 大學某班級英語四級報名結束后,甲、乙、丙、丁四位同學在一起討論報名情況。
甲:“我們班所有同學都報名了。”
乙:“如果班長報名了,那么副班長就沒報名。”
丙:“班長報名了。”
丁:“我們班有人沒有報名。”
已知四人中只有一個人說假話,則可推出結論( )。
A.甲說假話,副班長沒報名
B.乙說假話,副班長沒報名
C.丙說假話,班長沒報名
D.甲說假話,班長沒報名
【答案】A
【知識點】崗位能力-判斷推理-邏輯判斷-真假推理
【解析】
第一步,確定題型。
根據若干論斷和真假限定,確定為真假推理。
第二步,找關系。
甲:所有人報名;
乙:班長報名→副班長沒報名;
丙:班長報名;
。河械娜藳]報名。
甲和丁的話為矛盾關系。
第三步,看其余。
根據矛盾關系的特性“必定一真一假”及題干的真假限定“只有一個人說假話”,則假話必然在甲和丁之中,其余的乙和丙說的均為真話,可知班長報名,副班長沒報名,即有的人沒報名,丁的話為真,則甲的話為假。
因此,選擇A選項。
關鍵詞閱讀: 軍轉干考試 廣東軍轉干招錄試題練習
(編輯:廣東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