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人事考試網官網」http://www.sxrsks.cn/website/index.aspx
2021-04-19 10:33 中國人事考試網 來源:陜西公務員考試網
廣東人事考試網同步陜西公務員考試網信息:「陜西人事考試網官網」http://www.sxrsks.cn/website/index.aspx,更多關于陜西省考成績,陜西公務員成績,陜西人事考試網,陜西公務員考試網的信息,請關注人事信息考試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近期有考生打電話咨詢招考部門,2021陜西公務員考試成績預計會提前發布!大家在等待成績的這段時間可以提前了解下陜西公務員歷年進面分數線及陜西公務員面試形式等考情,提前進行備考。
1、2021陜西公務員綜合成績的計算
綜合成績1(無專業科目筆試)=公共科目筆試總成績(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成績+申論成績)÷3×60%﹢面試成績×40%
綜合成績2(有專業科目筆試)=筆試總成績(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成績+申論成績+專業科目筆試成績)÷4×60%+面試成績×40%
綜合成績3(有專業技能測試)=公共科目筆試總成績(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成績+申論成績)÷3×50%+專業技能測試成績×20%﹢面試成績×30%
2、面試資格復審時,須出具哪些資料?
參加面試資格復審的人員須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證和準考證原件、報名登記表、職位要求的資格證書原件。
報考面向少數民族考生的職位,或報考限定戶籍、生源的職位,進入面試資格復審的人員,在參加面試資格復審時須提供戶口本。
獲得加分的自主就業退役士兵進入面試資格復審時,須提交申請加分的有關材料,由資格復審機關進行復核。
符合報考條件的事業單位在編人員進入面試資格復審時,須提交具有干部管理權限的機關出具的同意報考證明,無法出具同意報考證明的考生不能通過面試資格復審。
其他人員(各類企業、自主創業、靈活就業等)面試資格復審時,不需要出具用人單位的同意報考證明,但被錄用后應按有關規定自行處理與原工作單位的勞動(聘用)合同關系,有特別規定的從其規定。
2021年重慶公務員面試名言警句題目作答思路
縱觀最近幾年的國考、省考的各類面試題目,名言警句類題目占據半壁江山,并且占比在逐年增多。這類題目比較考察考生的政治素養,這是作為公務員選拔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礎的考察要素之一。但是很多考生面對名言警句題目就會無從下手、語言匱乏、內容空洞。下面華圖教育就以一道題目為例,與廣大考生分享一下此類題目的作答思路。
【例題展示】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提出:“年輕干部要沉下心來干工作,心無旁騖鉆業務,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請結合所報考崗位,談談你的理解。
【參考要點】
1.解釋含義,揭示道理。
習近平總書記這句話告知年輕干部要樹立正確的事業觀,一心一意干事業是青年人成長的必經之路,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途徑。
2.論述道理重要性。
(1)助力年輕干部成長。青春是用來奮斗的,也是積累沉淀的黃金時期。只有在工作中全情投入、踏實肯干、苦心鉆研,不斷精益求精,才能提高能力、鍛煉本領,為將來的事業之路奠定基礎。
(2)保證政府工作落實。當前政府工作不斷創新求變,精細化治理理念也對基層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對于干部來說,就必須提高工作標準,不斷提升能力,對工作潛心研究,追求極致,做細做實做出成效,才能滿足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的迫切需求。
(3)分析現狀。有些年輕干部心浮氣躁,急功近利,在工作中熱衷于搞自我設計,認為工作是熬年頭、拼資歷,所以醉心于“晉升路線圖”,忽視能力提升,干一點事就想著“回報”;有的人好高騖遠,這山望著那山高,干工作三心二意,投機取巧,不求甚解,甚至做一些面子工程。久而久之,就會心態失衡,患得患失,也終將被時代所淘汰。而另一類年輕干部則能夠勤懇務實,有責任擔當,樂于做幾回“熱鍋上的螞蟻”。在辦成事的過程中不斷錘煉自己,才能真正享受到實現價值、造福一方帶來的幸福感與成就感。
3.結合崗位,談踐行落實(以基層服務崗為例)。
(1)樹立信念堅定。青年干部要把老百姓的事、黨和國家的任務當成“事業”而非“工作”和“梯子”,真正將小我融入大我中,要樹立遠大的奮斗目標,有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在崗位中杜絕精神懈怠,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用心去做事才能干成事。
(2)克服本領恐慌。年輕干部應時刻保持空杯心態,培養專注品質。遇事不怕事,遇事想辦法,發揚工匠精神,善于求教、敢于求真。對于自己的專業領域,要有刨根問底的精神,與時俱進,不斷更新知識體系,成為行業專家。
(3)發揚務實精神。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年輕干部不可眼高手低,不應該做“溫室花”,而是要常到基層去“墩墩苗”,走進百姓,在學中干、干中學,問需于民、問計于民,真抓實干,才能干出群眾滿意的實績,才能真正獲得幸福感。
以上是「陜西人事考試網官網」http://www.sxrsks.cn/website/index.aspx的全部內容,更多中國人事考試網招聘考試信息敬請關注中國人事考試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編輯:華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