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考申論關鍵詞匯總」2020廣東省考申論這些不會很虧!
2020-07-21 14:41 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來源: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廣東省考申論關鍵詞匯總」2020廣東省考申論這些不會很虧!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申論欄目由提供,更多關于廣東省考申論,廣東公務員申論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臨近考試,很多同學都在說申論沒啥可寫的,就算寫完了,回頭自己再看,整篇文章全是大白話,自己是閱卷老師都不想給高分。
針對這個問題,圖圖為大家整理了一份金句匯總,把它們記下來,在寫申論的時候來上兩句,一下就能提高整篇申論的高度,這分不就到手了么~
互聯網技術應用賦能
01互聯網技術賦能民生服務
1、我們既要立足自身發展,充分發掘創新潛力,也要敞開大門,鼓勵新技術、新知識傳播,讓創新造福更多國家和人民。
2、推動我國網信事業發展,讓互聯網更好造福人民。
3、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辦好學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網絡教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4、“網絡治理”是為了建設一個安全、有序、健康發展的互聯網空間;只有這樣的互聯網,才會具備“網絡賦能”的能量,才能牽引經濟轉型和發展,而這一切,都是為了實現“網絡惠民”,使人民群眾得以分享互聯網發展帶來的利益,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5、生活因互聯網而更豐富。
6、讓億萬人民在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
7、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人民生活福祉。
8、妥善化解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對傳統產業的沖擊,在培育新產業過程中 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9、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新應用新業態方興未艾,互聯網迎來了更加強勁的發展動能和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10、發展好、運用好、治理好互聯網,讓互聯網更好造福人類。
02互聯網技術賦能實體經濟
1、世界經濟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新的工業革命將深刻重塑人類社會。
2、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拓展“智能+”,為制造業轉型升級賦能。
3、人工智能、大數據、量子信息、生物技術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積聚力量,催生大量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給全球發展和人類生產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4、要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做大做強數字經濟。
5、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孕育興起,互聯網日益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先導力量,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有力推動著社會發展。
6、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入融合。發展數字經濟、共享經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7、中國正在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推進“數字中國”建設,發展分享經濟,支持基于互聯網的各類創新,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
8、著力推動互聯網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發展,以信息流帶動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物資流,促進資源配置優化,促進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為推動創新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發揮積極作用。
9、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10、中國高度重視創新發展,把新一代人工智能作為推動科技跨越發展、產業優化升級、生產力整體躍升的驅動力量,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03互聯網技術賦能政務治理
1、要加快推進電子政務,鼓勵各級政府部門打破信息壁壘、提升服務效率。
2、信息技術創新日新月異,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深入發展,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3、要以信息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統籌發展電子政務,構建一體化在線服務平臺,分級分類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打通信息壁壘,構建全國信息資源共享體系,更好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社會態勢、暢通溝通渠道、輔助科學決策。
4、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強在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納米技術、量子計算機等前沿領域合作,推動大數據、云計算、智慧城市建設,連接成21世紀的數字絲綢之路。
5、新技術發展為各國合作應對網絡風險、開展共同治理提供了更好的硬件支持。
6、“互聯網+政務”方式是信息采集、信息監控等技術手段上的創新創意,信息通過互聯網被采集、輸送,大大舒緩信息傳遞的資金、人力、時間成本。
7、大力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實現部門間數據共享,讓居民和企業少跑腿、好辦事、不添堵。
8、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變革進入關鍵時期,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日益成為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
9、人工智能呈現深度學習、跨界融合、人機協同、群智開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正在對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全球治理等方面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10、人工智能發展應用將有力提高經濟社會發展智能化水平,有效增強公共服務和城市管理能力。
04互聯網技術賦能傳統文化
1、大力發展網絡文藝,應促進傳統文藝與網絡文藝創新性融合。
2、互聯網技術和新媒體改變了文藝形態,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藝類型。
3、加強網絡內容建設,做強網上正面宣傳,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類優秀文明成果滋養人心、滋養社會。
4、在互聯網時代,傳統文化與互聯網產品的結合實現了文化價值與商業價值的雙豐收,也讓更多的互聯網一代重新認識和了解傳統文化。
5、要有豐富全面的信息服務,繁榮發展的網絡文化。
6、全球網絡空間的出現提供了跨國文化交流的可能。
7、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可以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啟示,也可以為道德建設提供有益啟發。
8、做好網上輿論工作是一項長期任務,要創新改進網上宣傳,運用網絡傳播規律,弘揚主旋律,激發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握好網上輿論引導的時、度、效,使網絡空間清朗起來。
9、中華傳統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對延續和發展中華文明、促進人類文明進步發揮著重要作用。
05互聯網賦能生態環保
1、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國家行動下,環境監管向精細化、主動預防、科學決策轉變,迫切需要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支撐。
2、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網絡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不符合人民利益。
3、只有數字環保,才能實現基于全息數據的生態環境質量透明管控、源頭管控、精準管控和最優管控。
4、生態環境物聯網是目前全國最大的一張物聯網。隨著5G逐漸商用,其所具備的高帶寬、低時延和大連接的特點,將進一步促進生態環境領域各類傳感器技術進步與擴大應用范圍。
5、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在生態環境領域將有廣闊前景。
6、信息化對生態環境工作的支撐能力不斷增強,包括為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專網、云資源和數據服務,建設大氣數據采集與共享和空氣質量管理平臺等。
7、智能技術和環保產業相結合,不僅有效支撐了生態環境工作,還孕育著巨大的產業機遇。
8、通過信息化體系建設,將構建起“生態環境最強大腦”,讓生態環境信息化進入基于即時、全量、全網數據的“智能+生態環境”治理創新時代,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強力支撐。
加強鄉村建設
01鄉村振興
1、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能光看農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農民精神風貌怎么樣。
關鍵詞閱讀: 廣東省考申論
(編輯:廣東華圖)


線上微信客服

廣東華圖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