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廣州市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商量出的民意與共治
2020-04-21 09:03 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來源:廣州公務員考試網
2020年廣州市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商量出的民意與共治由廣州公務員考試網申論欄目由提供,更多關于2020年廣州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廣州市考申論備考,廣州公務員申論的內容,請關注廣州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2019 年 0420 山東 (A) : 找到社會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
進一步思考 “給定資料 5” 中劃線句子 “有事好商量, 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找到全社會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 參考給定資料, 自選角度, 自擬題目, 寫一篇文章。 (40 分)
要求: (1) 觀點明確, 立意深刻; (2) 思路清晰, 語言流暢; (3) 結合 “給定資料”, 但不拘泥于 “給定資料”; (4) 字數 1000~1200 字。
商量出的民意與共治
“商量”, 即交換意見、 商討之意, 大到治國理政中的政治協商、 民主協商, 小到基層治理中的有事好商量、 凡事商量著辦, 處處可見 “商量”。 商量是一種手段, 找到的是全社會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 形成的是多方合力, 實現的是社會共治, 有事好商量最終讓事情更好辦。
商量, 匯聚的是民意, 能夠找到全社會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 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著辦, 這種做法一改往日自上而下的行政式命令, 把縱向的指令變成了橫向的協商,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 積極參與其中, 紛紛建言獻策, 表達真實意愿, 碰撞不同意見, 讓民意得以彰顯, 讓民主有了土壤。 當然, 既然事情需要商量著辦, 這就說明事情本身是復雜的, 需要照顧的利益是多樣的, 在商量的過程中, 有時不可能面面俱到, 讓各方都完全滿意, 因此, 商量的過程其實是一個妥協的過程,是一個相互理解、 讓步的過程, 只有這樣, 才能找到社會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實現社會利益最大化, 不然很難商量出結果來。 曲水亭街由之前的雜亂無章、 怨聲載道變成了現在的秩序井然、 安居樂業, 主要歸功于不停地 “商量”; N 市 “商量” 上線以來, 反響良好, 被認為是有溫度的傳聲筒、 暖民心的民意通道、 接地氣的協商平臺,從根本上來講, 因為商量體現的是民意。
商量, 形成的是合力, 勁往一處使讓民意最終得以落地。 商量是一種手段, 而不是目的, 商量的最終目的是要落地民意, 尋求到社會問題的解決辦法。 以往, 基層問題之所以難解決, 主要原因在于得不到人民群眾的理解與支持, 而人民群眾之所以不夠理解與支持是因為信息了解得不夠全面、 基層治理參與不夠、 協商不夠。 商量的出現, 有效地解決了群眾的參與積極性問題, 能夠將群眾的智慧、 經驗、 力量匯聚起來,攻堅克難。 從更廣的角度來看, 合力的來源不局限于群眾, 還有專家學者、 社會組織、政府機構等, 只要大家團結一心, 眾志成城, 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往深處說, 商量是實現共商、 共建、 共治與共享的開端。 “共商、 共建、 共治與共享” 都有個 “共” 字, 又以 “共商” 開始。 “共” 強調的是共同參與之意, 能夠激發群眾的主動性、 能動性、 創造性, 通過共商, 進而共建、 共治, 最終共享成果。 共商、共建、 共治、 共享是時代潮流, 單靠政府治理而無群眾參與, 那是 “剃頭的挑子—一頭熱”, 治理的效果不盡如意, 單靠民眾個人的能力, 力量微薄又分散, 難以解決公共性的問題, 唯有群策群力, 共商、 共建、 共治、 共享, 才有社會和諧, 天下承平。最好的治理是社會共治, 人人都能參與, 人人都能享受治理成果, 商量為社會共治提供了實現的路徑。
當前, 我國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 深水區, 利益錯綜復雜, 挑戰與機遇并存, 這種情況決定了我們需要更加重視傾聽民意, 善用商量這種手段, 尋求社會最大公約數,繪就民意同心圓。 如此, 方能呈現出 “眾力并則萬鈞舉, 群智用則庶績康” 的盛世圖景。
廣州公務員考試網推薦:
以上是2020年廣州市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商量出的民意與共治的全部內容,更多關于2020年廣州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廣州市考申論備考,廣州公務員考試申論信息敬請加入廣東公務員考試群,及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廣州公務員考試網。
關鍵詞閱讀:
(編輯:廣東華圖)


線上微信客服

廣東華圖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