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廣東鄉鎮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有加有減,當加當減》
2022-06-01 10:41 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來源:有加有減,當加當減
2022年廣東鄉鎮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有加有減,當加當減》由廣東鄉鎮公務員考試網鄉鎮公務員欄目由提供,更多關于申論范文,公務員申論備考,申論作文,,廣東鄉鎮公務員考試快訊的內容,請關注廣東鄉鎮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根據你對“給定資料 5”中畫線部分“何時做加法,何時做減法,是一門公共管理的藝術,需要智慧,需要眼光,需要技巧,更需要視野”的理解,結合給定資料,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40分)
要求:
(1)自選角度,見解深刻;
(2)內容全面,結構完整;
(3)思路清晰,語言流暢;
(4)總字數 1000 字左右。
【經典范文】
有加有減,當加當減
廣東華圖《申論》范文
“何時做加法,何時做減法,是一門公共管理的藝術,需要智慧,需要眼光,需要技巧,
更需要視野”。這句話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在公共事務管理上我們要善于做加法,也
要善于做減法。當加則加、當減則減、加減得當,是管理藝術、技巧的體現;也是管理者智6
慧與眼光、視野與格局的集中反映。理清加減的辯證關系,巧妙嫻熟地運用加和減是公共管
理必不可少的環節。
一方面,在公共管理上政府要敢于加、善于加。政府該管的事、該做的事一點也不能少,
更不能減。做加法是政府的責任,是擔當的集中體現。大到國防外交、經濟社會的發展,小
到居民日常生活、油鹽柴米等都是政府公共管理的主要方面。每一件事情的好壞都直接關系
到政府的形象,體現政府的職責。這些都是公共管理中“加法”最直接的體現。
另一方面,政府也要敢于減、善于減。有時候一些社會事務有了很系統、很成熟的運行
方式、行為規范,這個時候政府就應該適當地放手,適當地做減法。比如說:在企業的注冊
設立方面,有著非常完備的法律體系保障,有著非常成熟的市場運行規則。因此,層層審批
繁瑣的流程就該做減法,這時只有“減”才能讓市場經濟更好地發展。
往更深層次來看。加和減的概念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相互轉化、相互作用的。要理
解這一點就要弄清楚手段上的加減和目的上的加減。需要指出的是,上文所說的“加”與
“減”主要是手段、是方法。其作用的目的或結果也有加和減之別。方法上加減得當,運用
嫻熟的“減”也會促成結果上的“加”;方法上加減不當,亂加亂減往往“加”也會造成結
果上的“減”。舉個例子來說:計劃經濟時期政府在公共管理方法上就是管得太多,亂做加
法。以至于每戶居民家里種多少菜都要管,使得整個社會的主觀能動性完全喪失,導致經濟
社會發展完全停滯,甚至倒退。而反觀改革以至今日,政府所管的越來越少。尤其是當前,
更加強調簡政放權。雖然在管理手段上減了很多,但是在經濟總量、居民生活和社會發展上
卻在飛速地“加”。對比二者,其原因就是前者加了不該加的,后者減了該減的。綜合手段
和結果來看。加也有可能是減,減也有可能是加。
那么何時當加,何時當減,有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呢?沒有!這需要政府與決策者要有
敏銳的眼光、寬闊的視野,因時、因事、因勢做出準確的判定。古今中外這些成功的事例比
比皆是。漢初,始漢高祖至惠文景四代都奉行無為而治。其實質就是對社會管理做減法。在
時勢上,戰亂五百年,民生凋敝,百廢待興。在此背景下政府要減少對于社會的控制,讓百
姓有充足的機會與時間自我修復。在彼之時空下就是要減,當時的統治者正是看到了這一時
勢,才有了后來的兩漢興旺,成就中華盛世的典型代表。
勢至當下,互聯網已經成為社會生活和經濟發展的主要載體和工具。人類一切的生存與
發展必然與網絡緊密相連,這亦是大勢。在這方面該加什么、如何加是擺在政府面前的頭等
大事。值得全社會共同思考!
掃下面二維碼
回復【申論145條】領取
活動截止時間:6月31日
活動截止時間:6月31日
共20頁
廣東鄉鎮公務員考試網推薦:
以上是2022年廣東鄉鎮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有加有減,當加當減》的全部內容,更多關于申論范文,公務員申論備考,申論作文,,廣東鄉鎮公務員考試快訊信息敬請加入廣東公務員考試群,及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廣東鄉鎮公務員考試網。
(編輯:廣東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