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粵東西北招聘中醫知識:關于白疕的知識
2018-06-28 15:14 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來源:粵東西北醫療招聘網
粵東西北事業單位醫療考試網提供以下粵東西北事業單位信息: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粵東西北招聘中醫知識:關于白疕的知識,更多關于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粵東西北招聘,廣東醫療單位考試的內容,請關注粵東西北事業單位醫療考試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白疕是中醫外科學中重要的一節,以表面覆蓋多層干燥銀白色鱗屑,有薄膜現象和點狀出血現象為主要臨床表現,在頭部可出現束狀發,在指甲甲板可呈頂針狀凹陷。相當于西醫學中的銀屑病。在中醫中依據其病機不同可大致分為以下證型:血熱內蘊證、血虛風燥證、
氣血瘀滯證、濕毒蘊阻證和火毒熾盛證,本文主要根據各證型的臨床表現不同做出以下對比。
一、血熱內蘊證
風熱血燥皮損鮮紅,皮損不斷出現,紅斑增多,刮去鱗屑可見發亮薄膜,點狀出血,有同形反應;伴心煩,口渴,大便干,尿黃;舌紅,苔黃或膩,脈弦滑或數。
辨證分析:熱為陽邪,其性干燥,伏于營血,發于肌膚,故見皮損鮮紅,皮損不斷出現,紅斑增多,刮去鱗屑可見發亮的薄膜,有點狀出血,有同形反應;血熱心神被擾,故心煩;陽邪耗傷陰津則口渴,大便干燥,尿黃;舌紅;苔黃或膩、脈弦滑或數為血熱內蘊之象。
治法:清熱涼血,解毒消斑。
方藥:犀角地黃湯加減。
二、血虛風燥證
皮損色淡,部分消退,鱗屑較多;伴口干,便干;舌淡紅,苔薄白,脈細緩。
辨證分析:久病體虛,陰血虧損,肌膚失養,故皮損色淡,鱗屑較多;陰血不足,津虧失潤則口干、便干;舌淡紅、苔薄白、脈細緩為血虛風燥之象。
治法:養血滋陰,潤膚息風。
方藥:當歸飲子加減。
三、氣血瘀滯證
瘀滯肌膚皮損肥厚浸潤,顏色暗紅,經久不退;舌紫暗或有瘀斑、瘀點,脈澀或細緩。
辨證分析:病邪久蘊肌膚,氣血運行不暢,經絡瘀滯不通,肌膚失養,故皮損肥厚浸潤,顏色暗紅,經久不退;舌紫暗或有瘀斑、瘀點,脈澀或細緩為瘀滯肌膚之象。
治法:活血化瘀,解毒通絡。
方藥:桃紅四物湯加減。
四、濕毒蘊阻證
辨證要點:腋窩、腹股溝等皺褶部位覆蓋多層干燥銀白色鱗屑,刮除鱗屑則露出發亮半透明薄膜,紅斑糜爛,瘙癢劇烈,伴有關節酸痛、腫脹、下肢沉重,舌質紅,苔黃膩,脈滑。
辨證分析:濕熱蘊結于肌膚,導致肉腐成毒,則紅斑糜爛,瘙癢劇烈,濕濁阻滯關節,則關節酸痛、腫脹,濕性重濁故下肢沉重,舌質紅,苔黃膩,脈滑均為濕毒蘊阻的表現。
治法:清利濕熱,解毒通絡。
方藥:萆薢滲濕湯加減。
關鍵詞閱讀: 粵東西北招聘 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編輯:廣東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