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廣東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科舉制度
2022-06-06 09:44 廣東人事考試網 來源:廣東事業單位考試網
廣東事業單位考試網提供以下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信息:2022年廣東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科舉制度,更多關于廣東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的內容,請關注廣東事業單位考試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在事業單位考試中,人文歷史常識是?嫉膬热葜。其考察方式以識記性為主,考點分布范圍較廣,內容復雜多變,形式多樣,因此需要大家日常做好知識的儲備與積累。
人文歷史常識中,歷史部分重點考察中國古代文化歷史知識、近代重要的歷史事件,國外歷史涉及的較少,國內歷史側重考察古代歷史中的著名歷史事件,近代歷史側重考察一些重大歷史事件的基本排序及其歷史意義等等,人文部分考察會結合歷史史實和語言理解以及文學作品的翻譯。因此大家在人文歷史學習中要大面積涉獵和系統學習。今天主要給大家分享中國古代歷史中的科舉制度相關考點。
一、科舉制度
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基本制度。
1.科舉制度的創立與發展
隋文帝繼位之后開始分科考試廢除九品中正制,到了隋煬帝時期進士科的設立標志著科舉制度的正式形成。
唐太宗時期非常注重人才培養,于是大規模擴建學校、學舍,增加學員。武則天時期,首創武舉、殿試。
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試,詩賦成為進士科的主要內容。
宋朝時期,科舉考試分為三級:解試(州試)、省試(由禮部舉行)和殿試。為防止作弊還發明了糊名法和謄錄制。
明朝建立以后,科舉制進入了它的鼎盛時期。
明朝正式的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但是科舉考試的第一步是童試,即童試通過才能進行下一步學習和考試。明代鄉試、會試頭場考八股文。而能否科舉考中,主要取決于八股文的優劣。所以,所有的讀書人往往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八股文上。清朝后期由于西方文化的傳播和洋務運動的發展在我國延續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正式廢除。
2.與科舉制有關的詩句
《登科后》唐朝·孟郊: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喜張沨及第》唐朝·趙嘏: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不知園里樹,若個是真梅。
《贈孫綺新及第》唐朝·李商隱:陸機始擬夸文賦,不覺云間有士龍。
《重登科》唐朝·杜牧:星漢離宮月出輪,滿街含笑綺羅春。
《句》唐朝·白居易: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
《省試觀慶云圖詩》唐朝·柳宗元:抱日依龍袞,非煙近御爐。
《和王侍郎酬廣宣上人觀放榜后相賀》唐朝·元。焊傋邏η跋5每,高懸日下表無私。
《宣上人遠寄和禮部王侍郎放榜后詩,因而繼和》唐朝·劉禹錫:一日聲名遍天下,滿城桃李屬春官。
3.與科舉有關成語及俗語
成語:獨占鰲頭、屢試不爽、金榜題名、衣錦還鄉、十年寒窗、名落孫山、蟾宮折桂、連中三元、年誼世好、開科取士、得意門生、高步云衙、白蠟明經、及第成名范進中舉。
俗語:槐花黃,舉子忙。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翰林多吉水。五魁三落卷,一榜半遺才。窗下莫言命,場中莫論文。一才二命三風水,四積陰功五讀書。
【試題練習】(多選)1.下列選項與科舉制度有關的是()。
A.槐花黃,舉子忙。
B.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
C.名落孫山
D.屢試不爽
【華圖答案】ABC。解析: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基本制度。A項是描述科舉制度的俗語,所以A項正確。B項來自白居易《句》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描寫白居易看到榜上有自己名字的心情,所以B項正確。C項說的是科舉考試沒有考中,所以C項正確。D項多次試驗都沒有出差錯,出自蒲松齡《聊齋志異·冷生》故不選。所以本題答案為ABC。
掃上方二維碼
公告考情資訊,備考資料免費分享
了解更多考試信息,獲取更多備考資料
以上是2022年廣東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科舉制度的全部內容,更多廣東事業單位招聘考試信息請加事業單位考試群,及關注廣東事業單位招聘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關鍵詞閱讀: 廣東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
(編輯:廣東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