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抵扣、抵免以及抵減有哪些區別
2022-04-18 17:50 廣東人事考試網 來源:廣東華圖教育
小伙伴們在工作中對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這兩大稅種應該已經不陌生了,日常工作中會經常遇到的,但是關于這兩大稅種的抵扣、抵免還有抵減還有些財務會計不是很清楚,工作中遇到具體事項不是很確定,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關于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的抵扣、抵免以及抵減有哪些區別。
增值稅方面
1、正常進項稅額的抵扣
增值稅抵扣是對一般納稅人而言的,是指一般納稅人銷售貨物、提供修理修配勞務或者銷售不動產以及其他服務時,可以將根據收入計算的銷項稅額,扣減購進貨物或者服務時取得的有效的增值稅扣稅憑證的進項稅額,計算繳納增值稅。而這個銷項稅額扣減進項稅額的行為,就是增值稅抵扣。抵扣憑據是指增值稅專用發票、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農產品收購發票、農產品銷售發票和完稅憑證。
2、抵減稅額
增值稅抵減是國家針對企業購買防偽稅控專用設備以及支出的技術服務費,制定的一個專門的政策。根據財稅[2012]15號文件增值稅納稅人2011年12月1日(含,下同)以后初次購買增值稅稅控系統專用設備(包括分開票機)支付的費用,可憑購買增值稅稅控系統專用設備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在增值稅應納稅額中全額抵減(抵減額為價稅合計額)。
3、增值稅抵免
增值稅抵免是專指小規模納稅人購買“稅控收款機”,對相應的稅額進行抵免。
4、加計扣除
根據財政部、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39號文件,納稅人購進用于生產或者委托加工13%稅率貨物的農產品,按照10%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購進時抵扣9%,領用時抵扣1%。
5、加計抵減
(1)根據財政部、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39號文件,自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許生產、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按照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加計10%,抵減應納稅額。
(2)根據財政部、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87號文件,指出2019年10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許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按照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加計15%,抵減應納稅額(以下簡稱加計抵減15%政策)。
企業所得稅方面
1、抵扣應納稅所得額
財稅〔2018〕55號規定,公司制創業投資企業采取股權投資方式直接投資于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企業(以下簡稱初創科技型企業)滿2年的,可以按照投資額的70%,在股權持有滿2年的當年抵扣該公司制創業投資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當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抵扣。
有限合伙制創業投資企業,采取股權投資方式直接投資于初創科技型企業滿2年的,其法人合伙人可以按照對初創科技型企業投資額的70%,抵扣法人合伙人從合伙創投企業分得的所得;當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抵扣。
2、應納所得稅額抵免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一百條的規定,企業購置專用設備投資額的10%可以從企業當年的應納稅額中抵免;當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個納稅年度結轉抵免,并且應當按照先后順序進行抵免。
3、境外所得稅收抵免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居民企業可以就其取得的境外所得直接繳納和間接負擔的境外企業所得稅性質的稅額進行抵免。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機構(場所)可以就其取得的發生在境外、但與其有實際聯系的所得直接繳納的境外企業所得稅性質的稅額進行抵免。
4、加計扣除
(1)財稅[2018]99號,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75%在稅前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在上述期間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75%在稅前攤銷。
(2)《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十六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條第(二)項所稱企業安置殘疾人員所支付的工資的加計扣除,是指企業安置殘疾人員的,在按照支付給殘疾職工工資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支付給殘疾職工工資的100%加計扣除。
學習完今天的知識,應該對抵扣、抵免以及抵減的區別有所了解了,以后工作中遇到這類問題不要再傻傻分不清了哦。
相關內容:抵扣、抵減的會計分錄
抵扣賬務處理:
借:存貨/費用/固定資產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抵減賬務處理(例:初次購買金稅盤以及支付服務費):
借:管理費用--辦公費
貸:銀行存款
、僖话慵{稅人全額抵減增值稅分錄: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
貸:管理費用--辦公費
、谛∫幠<{稅人全額抵減增值稅分錄: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貸:管理費用--辦公費
以上是關于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抵扣、抵免以及抵減有哪些區別的解答。詳細信息你可以登陸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如有疑問,歡迎向華圖教育企業知道提問。點擊咨詢>>>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圖問答平臺(http://www.huangmaoz.com/ask/)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關注廣東華圖教育微信gdhtgwy,政策問題實時答,考試信息不漏看。
華圖問答平臺所收集的問答內容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構成商業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維護您的合法權益。
關鍵詞閱讀:
(編輯:廣東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