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廣東省考常識熱點之建國之后中國共產黨大事記
2023-11-08 22:09 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來源:廣東人事考試網
2024年廣東省考常識熱點之建國之后中國共產黨大事記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筆試模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于廣東省考常識熱點,廣東省考常識,廣東公務員筆試模擬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在公務員考試當中, 行測常識題會考察時政、生活科技、歷史人文、法律等題型,
但是 2023年 正處于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特殊歷史時期,又恰好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所以 中共黨史上面的大事件 將會 是考查的一個重點, 除了平時 做好積累 之外 。 我們可以利用 利用 時間點+關鍵詞 進行記憶,形成自己的 邏輯判斷力 。
新中國成立之后, 我們迎來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 開始從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 猶如 初升的太陽 , 準備將光芒灑向 帶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康莊大道。
今天我們來給大家梳理的是新中國成立之后,中共黨史里的大事記。
過渡時期總路線
1952年底到1953年初,中國的發展面臨新的形勢和新的問題。過渡時期總路線的特點是社會主義工業化和社會主義改造同時并舉,以工業化為主體,三大改造為兩翼,二者是相互適應,相互促進,協調發展。
這條總路線的實質是改變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有制為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符合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反映了當時全國人民的普遍愿望。
十一屆三中全會
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全會的中心議題是根據鄧小平同志的指示討論把全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全會批評了“兩個凡是”的方針,高度評價了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
中國共產黨面貌的歷史性變化,最根本的,就是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端正了黨的指導思想,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并以此為起點,堅定地依靠廣大干部和群眾的集體智慧,從各個方面深入總結了歷史經驗,通過撥亂反正和 全面改革,勇敢地走自己的路,在探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實踐中開創了黨的事業新局面,開拓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并在這個過程中加強和改善了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使黨贏得人民群眾衷心擁護,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中共十二大 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召開。大會的主要議程有:審議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的報告,確定黨為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而奮斗的綱領;審議和通過新的《中國共產黨章程》;按照新黨章的規定,選舉新的中央委員會、中央顧問委員會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共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勝利召開,標志著黨成功地實現了具有重大歷史性意義的偉大轉變。它開始把中國帶入建設有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新的政治軌道,并以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而永遠載入史冊。
鄧小平南方講話
在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當時已正式告別中央領導崗位的黨的第二代領導核心、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以普通黨員的身份,憑著對黨和人民偉大事業的深切期待,先后赴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視察,沿途發表了重要談話。
鄧小平南方談話的學習、貫徹成了召開十四大最重要的思想、理論準備和推進改革開放步入新階段、跨上新臺階的強大動力。
中共十九大
2023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開,黨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承擔著謀劃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深入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大任務,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繼往開來,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命運,事關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
接下來我們做一道真題來鞏固下知識點 。
【例題】 1935年遵義會議,確定了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1945年中共七大,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把黨的工作重點和全國人民的注意力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如果為“遵義會議、中共七大、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一個研究主題,應是:
A、革命道路的開拓
B、政治體制的創建
C、關鍵時刻的抉擇
D、建國綱領的制定
【答案】C
【解析】
遵義會議是指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貴州遵義召開的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問題的一次極其重要的擴大會議。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方面問題的會議 。這次會議,在極端危急的歷史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在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歷史上,是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延安召開。七大確定了黨的政治路線,通過了新的黨章,確定以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統一的毛澤東思想作為全黨一切工作的指針。七大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是近代中國歷史和人民革命斗爭發展的必然選擇。
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全會的中心議題是根據鄧小平同志的指示討論把全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十一屆三中全會結束了粉碎“四人幫”之后兩年中黨的工作在徘徊中前進的局面,實現了建國以來黨的歷史的偉大轉折。這個偉大轉折,是全局性的、根本性的。
A項 ,革命的道路更偏向建立新的進步的社會制度,中國革命的道路是農村包圍城市,三個會議中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工作重心的轉移,并不是開拓革命道路,選項錯誤。
B項 ,政治體制是指政權的組織形式,即統治階級采取什么樣的方式來組織自己的政權機關。三次會議并沒有闡述組織政權機關的方式,選項錯誤。
C項 ,三次會議均是轉折點,是在關鍵時刻下的一種選擇,所以關鍵時刻的抉擇屬于三次會議的共同點,可以成為研究主題,選項正確。
D項 ,建國綱領顧名思義,是為建國準備的,根據三次會議的時間以及內容,三次會議均不是建國綱領的制定內容,選項錯誤。
故本題答案為C。
以上是2024年廣東省考常識熱點之建國之后中國共產黨大事記的全部內容,更多關于廣東省考常識熱點,廣東省考常識,廣東公務員考試快訊信息敬請加入廣東公務員考試群,及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
關鍵詞閱讀:
(編輯:廣東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