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廣東公務員考試行測試題練習:文章閱讀(1018)
2021-10-26 13:15 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來源:廣東分院
2022廣東公務員考試行測試題練習:文章閱讀(1018)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行測試題欄目由提供,更多關于廣東省考試題,廣東公務員考試行測試題,廣東公務員行測試題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閱讀以下文字,完成各題。
“一種語言在世界上有大量增長的需求,本身就表現出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在世界的地位、它的綜合國力以及它在世界上的形象,更重要的是表現各國對這個國家未來的預測。”章新勝對媒體說。北京大學教授、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會長陸儉明說,漢語在法國發展勢頭很快,英語、日語、西班牙語的年增長率是2%~4%,漢語則高達38%;在日本,漢語已成為繼英語之后的第二大外語“漢語熱”直追“英語熱”;在澳大利亞,漢語已經超過意大利語,成為澳大利亞第一外語!都~約時報》曾刊登一篇題為《2040年的中國》的文章,文中寫道,到2040年,在世界各地召開的各類科學會議上將隨處可以聽到中文,而美國國內各種音樂排行榜上的中文歌曲也會[]。這當然只是一種假設。今天的現實是: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2003年9月公布的調查報告.中文在美國已成為僅次于西班牙語的第二大外語。2003年底,美國大學理事會宣布設立AP中文項目,這意味著美國中學生選修的漢語課程將計入他們未來在大學中的學分,漢語成為美國大學入學統考中認定的外語項目之一。一種語言能夠引起熱潮,除了該國國力、僑民分布外,文化的魅力是難以量化而又綿綿不絕的動力。“語言的學習會加強文化認同感。語言永遠只是載體,把中華文化推向世界是漢語教學的目的。”陸教授說,“當然我們更注重自然地呈現真實,增進了解,消除誤會,而不是所謂‘文化擴張’。”在國外設立專門機構推廣本國語言文化,已經成為國際通行做法。英國有文化委員會,法國有法語聯盟,德國有歌德學院,西班牙有塞萬提斯學院。法國總統希拉克不遺余力地推廣法語。塞萬提斯學院的院長由西班牙國王兼任。而中國剛剛推出的孔子學院,則意在借助圣人聲望向世界推展漢語及其背后廣博的文化。
2004年11月21日,中國第一所海外“孔子學院”在韓國舉行掛牌儀式。而此前兩天,中國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家漢辦)主任嚴美華和美國馬里蘭大學國際項目部在馬里蘭大學簽署了雙方共同建設馬里蘭大學孔子學院的協議。目前,中國國家漢辦已與瑞典、烏茲別克斯坦等國簽署了有關建立孔子學院的協議,未來幾年內將在全世界建立100所孔子學院?鬃,這個中國文化的輝煌符號,一個曾經被自己的子孫輪番踐踏的圣人,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日益融人世界與逐漸尋回文化自信,第一次被中國官方在如此正面、積極的意義上運用。而其使命,亦偉大艱巨:在全球化的世界里,推進中國漢語戰略,推動漢語成為強勢語言。
1.1.填寫在短文第三段[ ]處最恰當的詞語是( )。
A.名列前茅
B.比比皆是
C.大放異彩
D.無人不曉
1.2.對《紐約時報》上《2040年的中國》提出的假設,作者認為( )。
A.完全是假設根本不可能實現
B.雖然有點夸張但并非沒可能
C.從現狀看實現那樣的目標非常困難
D.今后會有更多的大學開設漢語課程
1.3.作者認為,語言傳播的持久動力是什么?( )
A.國家是否投資大力推廣
B.本國僑民在外生活需求
C.語言承載的文化的引力
D.語言是否優美動聽易學
1.4.在推廣本國語言文化方面,國際慣例是( )。
A.請世界名人書寫院名
B.由總統擔任推廣大使
C.由專門機構承擔重任
D.為學習者建立大聯盟
1.5.關于孔子學院,以下哪種描述是正確的?( )
A.中國在很早以前就設立了孔子學院
B.美國設立孔子學院的時間實際上比韓國早
C.孔子學院的設立引起國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
D.籌建孔子學院是國家漢辦今后的一項重要工作
閱讀以下文字,完成各題。
有關人士認為,“人類基因組草圖”的測繪成功僅僅預示著一個新的開端,真正的研究工作還只剛剛起步。例如,“草圖”中留下了許多空白需要填補,不少可能包含著重要的醫學信息的空白又頑固地拒絕“泄露自己的秘密”。除了最先完成的22號染色體長臂中有3%被證明無法解讀外,從那時以來完成的4號染色體也留有很多空白。此外,大約有10%的基因組由于其重復性而根本不可能測序。
據國外某些雜志報道,即使到2003年“人類基因組計劃”完成了終圖,漏洞依然會存在——某些基因將被忽略不計。而蛋白質作為生命三聯體的最后一位“成員”,又是迄今為止最難攻克的堡壘。
全人類只有一個共同的基因組,但是由于各種內外因素的作用,世界上每個人都有差別,這種差別被稱為單核苷酸多態性。目前,生物學家已利用單個DNA中的變化來跟蹤人體基因的變異,并借此評估人類各種生物學現象的奧秘,如健康狀況、對疾病的易感性、壽命長短、人類的起源等等。
人類大部分的DNA都是“垃圾”,幾乎不起什么作用或至少是沒有明顯的用途。剩下的則是淵源于植物、動物甚至細菌這一最原始生命形式的基因的“大雜燴”。事實上,大量在維系細胞的基本功能,如修補和解讀DNA方面所需的基因,與促使細菌保持原樣的基因沒什么兩樣。
我們在回溯生物進化史的過程中又會發現,人們曾與植物、動物以及軟體蟲和有翅昆蟲共同分享無數的基因。例如一種古怪的被稱為“聲波刺猬”的基因,它對昆蟲在成熟中翅膀生長和發育起著重要的作用。這一相同的基因,在人的胚胎中則起著協調手臂生長和發育的作用。所以,人類基因與某些哺乳動物更為接近也就[ ]了。例如鼠的基因與人極為相似,它的基因組一致被描述為探明人類基因組的“羅塞塔石碑”(即為解讀古埃及象形文字提供線索的石碑)。此外,猩猩的DNA與人只相差1.5%,因而分析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差異,自然有助于揭示人之所以為人的奧秘。
看來,不同物種似乎是通過長期復制、改良和組合現存基因而獲得進化的。正是這種逐漸從多細胞有機物中汲取新鮮養分的“復制”過程,才使人類不斷進化以至于成為超越低級生命形式的高級動物。所以,有專家將基因比作磚塊,“用它既能修車庫,也可以蓋摩天大樓,關鍵是看你如何運用”。
2.1.下列對人類基因組研究描述,最準確的一項是( )。
A.據國外有關雜志報道,即使到了2003年“人類基因組計劃”完成了終圖,漏洞依然會存在——很多基因無法解讀
B.“人類基因組草圖”的測繪成功僅僅預示著一個新的開端,真正的研究工作還只剛剛起步
C.人類基因組草圖只能描繪90%的基因組,因為大約有10%的基因組由于其重復性而根本不可能測序
D.迄今為止的研究中,只有作為生命分子三聯體的最后一位“成員”——蛋白質尚未攻克
2.2.下列對“不同物種似乎是通過長期復制、改良和組合現存基因而獲得進化的”這句話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
A.我們在回溯生物進化史的過程中又會發現,人類曾經與植物、動物以及軟體蟲和有翅昆蟲共同分享無數基因
B.人與老鼠的基因極為相似,猩猩的DNA也與人只相差1.5%,人之所以為人的奧秘就在于通過長期復制、改良和組合現有基因而獲得進化
C.這種逐漸從多細胞有機物中汲取新鮮養分的“復制”,才使人類不斷進化以至于成為超越低級生命形式的高級動物
D.全人類只有一個共同的基因組,但是由于各種內外因素的作用,世界上每個人都有差別。這正是生物通過長期復制、改良和組合現存基因而獲得進化的佐證
2.3.下列對人類基因工作組研究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草圖”中留下了許多空白需要填補,不少可能包含著重要醫學信息的空白依靠目前的科技無法解讀
B.生物學家已能利用單個DNA中的變化來控制人體基因的變異,并借以評估人類各種生物學現象的奧秘,如健康狀況、對疾病的易感性、壽命的長短、人類的起源等等
C.人類大部分DNA幾乎不起作用或者至少是沒有明顯的用途,剩下的則是淵源于植物、動物甚至細菌這一最原始生命形式的基因,這說明“萬物之靈”的人類的起源實際上也是很“卑微”的
D.人類的基因與某些哺乳動物更為接近,分析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差異,自然有助于揭示人之所以為人的奧秘
2.4.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一旦科技發展可以使我們填補上草圖中的空白,所有重要的醫學信息便隨之“泄露各自的秘密”,人類便真正成為了自由的人
B.修補和解讀DNA方面所必需的基因,與促使細菌保持原狀的基因沒什么兩樣,但重要的是各自的改良和組合,從而產生了復雜的人
C.“用它既能修車庫,也可以蓋摩天大樓,關鍵是看你如何運用”是指同一個基因既可能構成低等動物,也可能構成人類
D.人體解剖學是人們從宏觀上了解自己,人類基因組計劃則將使人們從微觀上,也就是說從根本上了解自己
2.5.文中[ ] 應填入的詞語是( )。
A.不足為怪
B.順理成章
C.理所當然
D.見怪不怪
答案與解析見下一頁
關鍵詞閱讀: 廣東省考試題 廣東公務員考試行測試題 (編輯:廣東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