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國家公務員行測備考技巧-如何破解命題人的“反套路”
2021-10-04 19:22 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來源:國家公務員考試網
2022年國家公務員行測備考技巧-如何破解命題人的“反套路”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于國家公務員考試,2022國考,國考備考技巧,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每一年的公職類考試都吸引了很多的考生,有些考生為了得到自己心儀崗位的“青睞”也著實嚇了很多的功夫。從歷年考題到模擬題,從基礎知識到進階技巧,無不“兢兢業業”、“焚膏繼晷”。很多考生自認為已經掌握了所謂的解題“套路”,殊不知,命題人早就設好了陷阱,開始了“反套路”。以可能性推理為例,絕大部分的考生只要在選項里看到“另有他因”的選項就會想當然的認為這是削弱項,但其實不然,如題所示。
例
隨著氣候變化,肥料和供水導致了極大的能源和環境成本,如何讓作物更好地吸收營養和水就顯得極其重要。因此不少人認為只要增加植物根毛的長度,就可以更有效地吸收水和養分,從而提高作物產量。
下列哪項如果為真,能夠削弱上述結論?
A.實踐證明,合理控制光照時間,并保證同一塊田地間隔播種作物能極大地提高產量
B.根毛的壽命很短,僅能存活2~3周便自行脫落,由于更新很快,增加根毛長度會使得更多吸收的養分被用于根毛生長
C.如果植株過于密集而養料不足,即使增加了根毛長度,也無法保證植物的營養供應
D.根毛的長度與植物生長激素密切相關,當植物生長激素分泌旺盛時,根毛也變長;而生長激素分泌減少時,根毛也逐漸萎縮
【華圖答案】B。解析:該題的論證方式為可行性分析,即措施+目的。有人認為:增加植物根毛的長度(措施),就可以吸收水和養分,提高作物產量(目的)。若要削弱題干的論證,便要證明這種措施不可行,或者達不到目的。比如B項,增加根毛長度會使得養分被根毛吸收,那么就無法為作物提供養分,可以削弱,再如C項,即使增加了根毛長度也無法保證植物的營養供應,也可以證明這種方法達不到目的,但是選項A“實踐證明,合理控制光照時間,并保證同一塊田地間隔播種作物能極大地提高產量”只是給出了另外一種可以達到目的的措施,并不能證明題干的措施就沒有效果。簡而言之,就好比我說“跑步能減肥”,你說“節食能減肥”,你并不能質疑我,是一個道理。所以,如果題干說的是A措施有效,選項說B措施有效,是無法起到削弱作用的。很多考生之所以會誤把A當成削弱項,就是因為中了命題人的“反套路”,把A當成了“另有他因”。那么問題來了,什么情況下“另有他因”才能是削弱呢?題干必須得存在因果論證才可以。如果題干改成“作物的產量提高是因為增加了根毛的長度”,那么A項就可以理解為“另有他因”,作物的產量提高可能是因為合理控制光照時間,并保證同一塊田地間隔播種作物,從而降低題干中因果關系成立的可能性。
綜上所示,各位考生在做題的過程中務必要分析清楚題干的論證方式,區分開“因果論證”和“可行性分析”,這樣才可準確定性選項,破解命題人的“反套路”。
點擊搶購:2022國考乘風計劃啟航禮盒
點擊報名:2022國家公務員筆試考點診斷班(5期)
筆試課程:2021年(行測+申論)打卡返現刷題班(10月+11月)
考霸筆記:【2022國考版】公務員考霸筆記6本套
以上是2022年國家公務員行測備考技巧-如何破解命題人的“反套路”的全部內容,更多關于國家公務員考試,2022國考,國考備考技巧,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的信息敬請加入國家公務員考試群 ,及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國家公務員考試網。
關鍵詞閱讀: 國家公務員考試
(編輯:廣東華圖)


線上微信客服

廣東華圖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