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軍隊文職備考技巧-中國美術史解放前的軍旅美術
2021-09-10 15:18 廣東人事考試網 來源:網絡
廣東軍隊人才網提供以下軍隊文職備考技巧信息: 2022年軍隊文職備考技巧-中國美術史解放前的軍旅美術,更多關于軍隊文職,軍轉干備考技巧的內容,請關注廣東軍轉干考試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解放前的軍旅美術
●紅軍時期美術
紅軍時期,江西一帶為革命戰爭服務的蘇區美術已經興起,這種以宣傳為主要目的的美術工作,將美術的圖像功能與教化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
1929年12月,毛澤東主持起草了《古田會議決議》,這是蘇區文藝活動的一個綱領性文件。會議之后,紅軍中的美術活動迅速開展起來,主要工作是畫壁畫、標語畫、報刊、書籍、教科書插圖以及大量的油印、石印畫報。作品的主題都與現實斗爭有關。紅軍所辦的蘇維埃中央政府機關《紅色中華》報、紅軍總政治部主辦的《紅星》報等報刊經?菚r事漫畫和政治宣傳畫!都t星畫報》是工農紅軍創辦的第一份全軍性的畫報。紅軍還根據革命形勢的需要,出版了《紅軍優待條例畫集》《革命畫集》等。1962年出版的《長征畫集》,是黃鎮在長征途中邊走邊繪的速寫作品,一路畫過四五百張速寫,雖僅殘存24張,但這些用簡陋的筆和鍋灰調制的墨,畫在收集來的各色紙張上的速寫,為長征留下了一份鮮活的圖像記錄。
蘇區美術表現出鮮明的政治傾向性和強烈的戰斗性。
●抗日戰爭時期
抗日戰爭時期,軍隊美術工作在繼承紅軍時期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圍繞全民抗戰展開了積極的宣傳創作活動。1938年5月,毛澤東在對魯藝師生的講話中強調:“文藝是團結人民,教育人民,打擊日本帝國主義的武器。”軍隊美術工作堅持為工農兵服務,為民族解放戰爭服務的方向。以其內容鮮明的革命化、戰斗化和形式顯著的民族化、大眾化特征,開創了中國現代美術史的新篇章。
1938年春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創辦了“魯迅藝術文學院”,培養革命文藝的新生力量。“魯藝”設美術系,來到延安的美術工作者大都在那里工作和學習。“魯藝”開辟出一條從革命實際出發,理論與實踐結合,學校與社會密切聯系的辦學方針。
1942年毛澤東同志發表《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提出文藝要為工人、農民、抗日戰士服務。延安的文藝工作者積極響應,深入實際,深入群眾,深入生活,以木刻形式真實反映解放區軍民的生產、生活和戰斗,以純樸稚拙的鄉土氣息和簡潔有力的刀法,吸收民間美術的營養,形成有地域特色的解放區黑白木刻,創造了有中國氣派同時令群眾喜聞樂見的嶄新面貌的民族木刻版畫。—些著名的木刻畫家創作的作品相當經典。例如古元和彥涵的黑白木刻。
●解放戰爭時期的軍旅美術
解放戰爭時期,共產黨領導的地區的畫家將他們的題材和主題集中在了配合共產黨的政治運動、“土改”、新道德的引導以及人民解放軍的戰斗。
古元的《人橋》、彥涵的套色版畫《黃河從此非天險》和《舍身炸碉堡》、李樺的《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艾炎的《過黃泛區》、劉曠的《云梯》、關夫生的《過冰河》、林軍的《頑強的子弟兵》都成為直接表現解放軍在戰場中的作品。在表現“土改”斗爭和民主生活題材方面,畫家充滿內心的喜悅去表現那個時候共產黨給農民帶來利益的主題。彥涵的套色木刻《向封建堡壘進軍》(又名《封門》,1948年)《和地主算賬》《訴苦》《審問》,古元《燒毀地契》(1947年)《挖財寶去》《取槍》《發土地證》,莫樸的《清算圖》,石魯的《打倒封建》,牛文的《丈地》成為這類題材的重要文獻。
廣東軍隊人才網推薦:
以上是 2022年軍隊文職備考技巧-中國美術史解放前的軍旅美術的全部內容,更多廣東軍隊文職考試信息敬請加入軍隊文職考試群,及關注廣東軍隊人才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關鍵詞閱讀: 軍隊文職
(編輯:廣東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