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2021年臘八節該怎么過嗎?
2021-01-20 09:11 廣東人事考試網 來源:廣東華圖
關于【臘八節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2021年臘八節該怎么過嗎?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伙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馃岬,那么既然大家都想知道【臘八節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2021年臘八節該怎么過嗎?,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臘八節習俗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古代在農歷十二月合祭眾神叫做臘,因此按照中國傳統農歷,每年的十二月也叫臘月。而臘月初八又被稱為“臘八節”。
《禮記·月令》中記載:“天子乃祈來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門閭,臘先祖五祀,勞農以休息之。”意思是說:“臘,獵也。獵取獸類以祭祀先祖,祈求上天保佑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由此可知這個節日是遠古時代祭祀先祖的一種習俗。“臘八節”能流傳至今,除了古老的臘祭原因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與佛教傳說有關。傳說釋迦牟尼在修行中因饑寒交迫而暈倒,被一個放羊的女孩用“奶粥”所救,而這一天剛好是臘月初八,佛教徒為了弘揚此事,將這一天定為佛祖釋迦牟尼“成道日”,佛教徒要在這一天廣施粥濟,弘揚佛法,舉行各種紀念活動。而布施的粥就叫“臘八粥”。
知道了“臘八節”的來歷,我們再來了解一下“臘八節”該怎么過。
臘八節最出名的習俗就是吃“臘八粥”。“臘八粥”還有一個更高大上的名字--七寶五味粥。(是不是瞬間有種想吃的沖動。)宋代孟元老所著《東京夢華錄》中記載:“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隊念佛,以銀銅沙羅或好盆器,坐一金銅或木佛像,浸以香水,揚枝灑浴,排門教化。諸大寺作浴佛會,并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謂之“臘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雜料煮粥而食也。”可見,自宋代開始,不管是佛教徒還是在民間,臘八節已是民間非常重要的節日了。
臘八粥的熬制在我國各地也有所不同,大部分地區是以米豆干果等為主,如:大米、小米、紅豆、花生、紅棗、蓮子、桂圓、葡萄干等。而在我們南方部分地區會加入臘肉、蔬菜等。人們一般在臘月初七就開始做準備工作了,淘米、撿豆子、洗果脯,然后在臘月初八清晨,大火煮、慢火燉,數小時后臘八粥才能煮好。
臘八粥熬煮好后,要先敬神祭祖,祈求上蒼保佑來年平平安安,大富大貴,之后才可食用。吃臘八粥,配上用棗泥、豆沙、果脯等做的糕點,父母會告訴孩子們,不要吃完,要留一些,預示著年年有余的好兆頭。以前還會讓孩子把粥送給窮苦人吃,為家人積德行善。一些地區還會把臘八粥涂在門上和桌子上,預示著驅災辟邪。涂在果樹上祈求來年風調雨順,果實累累。
我國南方地區還有做臘肉、臘酒的習俗,北方也有做臘八蒜的習俗。
過完臘八節,各家各戶就開始籌備過年了,各種采辦年貨、打掃衛生、拆洗被褥,準備新衣、加工食材等,一直忙到迎接春節的到來。各位看官,不知道你的臘八節是怎么過的呢?
廣東華圖教育——公職招聘考試培訓機構,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廣東公務員考試網,2021廣東省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新聞多一點——
各位讀者,歡迎進入廣東華圖新聞資訊網!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構成商業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維護您的合法權益。
關鍵詞閱讀: 臘八節習俗
(編輯:廣東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