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國考申論范文:剛柔并濟打造誠信社會
2020-09-10 14:14 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來源:國家公務員考試網
2021國考申論范文:剛柔并濟打造誠信社會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申論欄目由提供,更多關于國考申論范文,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2021國考,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202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預計在11月份啟動,在考試之前,定期閱讀申論范文是非常實用的一種復習辦法。申論的寫作練習是大家最容易忽視的,經常都快到考試了,大家還幾乎都沒怎么寫過整篇的文章。根據以往輔導學生的經驗,這樣進入考場,通常會有兩大致命影響,一是不能很好地控制申論寫作時間,二是提筆頭腦一片空白,既不知道文章如何布局,又不知道該組織哪些語言。華圖教育國家公務員考試網提醒廣大考生,申論寫作練習要穿插到整個復習過程,多看,多練。本站也會在全網優選高質量申論范文供大家學習參考。
《剛柔并濟打造誠信社會》
何為信用?信用是能夠履行諾言而取得的信任,信用是長時間積累的信任和誠信度,信用是每個公民的“第二張身份證”。在我國,自古以來就有“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約”,“與國人交,止于信”,崇尚信用已是幾千年的風俗傳統。不可忽視的是,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失信行為在今天屢見不鮮,人們的信任感被逐步消磨。因此,加強誠信建設,建立社會信用體系勢在必行。
誠信體系建設的的剛,是指憑借法律約束、紀律監視、強迫控制等剛性手段,是信用體系建設的技術因素;而信用體系建設的柔,是指依靠組織、協調、激勵、協商等柔性方法,是信用體系建設的藝術分子。信用體系建設的剛與柔猶如鳥之兩翼、車之雙輪,對于任何社會形態的社會治理都是不可或缺。“剛是顯露的柔,柔是隱藏的剛。”柔因其約束力度較低,很多時候,柔已然不能發揮它應有的作用,剛成為最后的守護。但也有部分領域還未構成違法行為,此時只能依托柔的教化約束作用。因此,信用體系建設應該剛柔并濟。
以“剛”之制度限制失信行為。信用既是一種道德品質,也是一種制度和規則。在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中,在無信不立的當下社會中,守信用已經不局限于對個人品質方面提出要求和準則,更重要的是信用作為規則和底線在經濟、社會多個領域中發揮著作用,成為人們生活中重要的“第二張身份證”。信用成為商業社會的內在原則,在便利個人生活、提高政府管理效率的同時,推動整個社會綜合治理的發展。在制度維度上,信用是根本,是基礎,是必須遵守和踐行的準則。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發布了第一份強調從制度層面推進國家誠信建設的文件。由此,逐步建立起社會誠信獎懲制度,完善了失信懲戒制度。相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德育手段,信用制度的建設從制度層面入手,將失信行為框定在制度的紅線之外,以剛性手段推動誠信社會的建立。
以“柔”之道德涵養守信行為。在我國,儒家把“信”作為立國、治國的根本,既是“仁”這個道德原則單位重要標準之一,也是其道德修養的內容之一。作為一種道德品質,信用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信用難得易失,費十年功夫積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時一事的言行而失掉。張某夫婦創辦特色農產品網店,靠誠信收獲無數好評,而姚某卻因為欠款許久未還,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導致在生活中寸步難行?梢娦庞檬敲總人一生的財富,是現代社會無法獲取的無形資產。“無形”的信用給守信者帶來“有形”的便利,而失信者正面臨著“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聯合懲戒。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誠信的約束不能只靠剛性的制度約束,更要有發自內省的道德力量支撐,唯有每個人守信用,才能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禮讓寬容的道德風尚。國家印發《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也在道德教育層面進一步的推進誠信建設,做到了誠信建設教育和制度并重。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步伐明顯加快。“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聯合懲戒大格局逐步呈現,“守信受益、失信難行”的良好勢頭初步形成。這既來源于道德的教育,也得益于制度的運行。只有全社會推崇和倡導誠實守信,譴責和孤立失信,才能夠更好的發揮信用制度建設與誠信道德教育的共同作用,方能建立信用城市,塑造和諧社會,打好社會良序發展的基石。
點擊購買>>>2020版槍如林題庫+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教材+題庫 4本套
點擊購買>>>2021升級版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行測+申論 共2本
點擊購買>>>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熱點分析與時政
點擊購買>>>2021國家公務員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必做題庫3600題(題本)+(解析)
以上是2021國考申論范文:剛柔并濟打造誠信社會的全部內容,更多關于國考申論范文,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2021國考,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的信息敬請加入國家公務員考試群 ,及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國家公務員考試網。
關鍵詞閱讀: 國考申論范文 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 2021國考
(編輯:廣東華圖)


線上微信客服

廣東華圖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