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歧視:嚴禁任何基于殘疾的教育歧視
2020-06-29 17:20 廣東人事考試網 來源:中國教育報
關于教育歧視:嚴禁任何基于殘疾的教育歧視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伙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馃岬,那么既然大家都想知道教育歧視:嚴禁任何基于殘疾的教育歧視,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教育歧視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隨班就讀是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重要途徑,對實現特殊教育公平而有質量發展、促進殘疾兒童少年更好融入社會生活至關重要。
近日,教育部印發《關于加強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階段隨班就讀工作的指導意見》,旨在進一步完善隨班就讀工作機制,著力破解限制隨班就讀發展的障礙,努力讓每一名適齡殘疾兒童少年都能平等接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警惕“隨班就坐”“隨班混讀”等現象
近年來,各地大力推進隨班就讀工作,隨班就讀資源和規模不斷擴大,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但囿于發展階段,隨班就讀工作整體水平不高,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還比較突出:一是隨班就讀相關工作機制不健全。主要表現為殘疾兒童少年評估認定機制、就近優先教育安置機制不完善,對于殘疾孩子是否適宜隨班就讀以及隨班就讀安置學校,一些家長持有異議,影響了對殘疾孩子的精準安置。二是隨班就讀資源保障條件不完善。主要表現為一些地區資源中心和資源教室建設不足,對隨班就讀的專業支撐作用有限,影響了隨班就讀質量。三是對隨班就讀殘疾學生特殊關愛不夠。主要表現為忽視隨班就讀學生的身心特性和學習規律,在隨班就讀學生課程教學、考試評價等方面缺乏針對性,導致隨班就讀學生學習質量不高,出現“隨班就坐”“隨班混讀”的現象。四是隨班就讀教師專業水平不高。主要表現為普通學校資源教師數量不足、教育教學專業水平亟需提高,個別地方隨班就讀工作形式大于內容。
——切實保障具備學習能力的適齡殘疾兒童少年不失學輟學
在評估認定方面,《指導意見》提出健全科學評估認定機制,重點解決對殘疾兒童少年評估認定不科學的問題,要求發揮殘疾人教育專家委員會評估認定作用,用科學的機制確定殘疾兒童少年是否適宜隨班就讀,并做好適齡殘疾學生的摸底排查,建立安置工作臺賬,減少現實中存在的家校爭議。同時,在就學安置方面,《指導意見》提出健全就近就便安置制度,重點解決殘疾兒童少年教育安置不到位問題,要求加強謀劃、合理布局,統籌學校招生計劃,同等條件下就近就便優先安排殘疾兒童少年入學;利用中小學生學籍管理信息系統加強監測,對初次安置后確實不適應的殘疾兒童少年進行再評估,根據殘疾人教育專家委員會的意見適當調整教育方式,切實保障具備學習能力的適齡殘疾兒童少年不失學輟學。
——嚴禁任何基于殘疾的教育歧視
《指導意見》對解決隨班就讀教育教學過程針對性不強、教育教學質量偏低等問題提出政策舉措:一是注重課程教學調適,遵循殘疾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學習規律,合理調整課程教學內容,科學轉化教學方式,不斷提高對隨班就讀殘疾學生教育的適宜性和有效性。二是注重培養生活勞動能力,既要重視殘疾學生學習必要的文化知識,更要關注開發潛能、補償缺陷,特別是要加強公共安全教育、生活適應教育、勞動技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體育藝術教育。三是注重完善殘疾學生評價制度,建立并完善符合隨班就讀殘疾學生實際的綜合素質評價辦法和隨班就讀殘疾學生參加中考制度。四是注重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最大限度創設促進殘疾學生與普通學生相互融合的校園環境,嚴禁任何基于殘疾的教育歧視,加大關愛幫扶力度,建立同伴互助制度。
——解決隨班就讀教師數量不足、待遇保障不到位、專業水平不高等問題
為解決隨班就讀教師數量不足、待遇保障不到位、專業水平不高等問題,《指導意見》提出:一是強調配齊師資力量,加大教師配備力度,保持人員相對穩定,滿足基本需要。鼓勵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探索引入社工、康復師等補充機制。二是強調抓好培訓培養,依托“國培計劃”和地方教師培訓項目大力開展教師培訓,落實普通師范院校和綜合性院校的師范專業普遍開設特殊教育課程的要求,加強隨班就讀教研工作,提升隨班就讀教師專業水平。三是強調完善激勵機制,科學全面評價隨班就讀教育教學能力和實績,在教師資格定期注冊、職稱評審、崗位聘用、評優評先和績效獎勵等工作中,對直接承擔殘疾學生教育教學工作的教師給予適當傾斜;同時,落實特殊教育資源教師的崗位補助津貼。
廣東華圖教育——公職招聘考試培訓機構,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廣東公務員考試網,2020廣東省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新聞多一點——
2、『安徽省公務員局』2020安徽公務員考試招錄7474名公務員公告
4、『2020公務員聯考』全國各地省考新考情,看完心中有數!
5、2020年國家公務員及各地方公務員考試公告_職位表_報名信息『匯總』
各位讀者,歡迎進入廣東華圖新聞資訊網!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構成商業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維護您的合法權益。
關鍵詞閱讀: 教育歧視
(編輯:廣東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