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積累】2020年廣東省考申論資料:發揮榜樣力量,做有為青年
2020-05-29 21:13 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來源:國家公務員考試網
【素材積累】2020年廣東省考申論資料:發揮榜樣力量,做有為青年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申論欄目由提供,更多關于廣東省考備考資料,2020省考申論素材,廣東公務員考試備考資料,廣東公務員申論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很多小伙伴說,一看申論題目,感覺無從下手,無話可說。申論寫作,只有理論,多多少少還會有些空洞,申論的提升需要不斷積累,除了做題之外,各位考生還可以通過積累一些素材為自己的文章寫作增添色彩。而且相較于一般的理論政策而言,記憶難度不大,可以說是非常典型豐富的內容?靵韺W習~
下面是轉載自國家公務員考試網整理的發揮榜樣力量,做有為青年相關素材
一、理論政策
2019年五四百年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到: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主題,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方向,新時代國青年的使命,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人民一道,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今天,新時代中國青年處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既面臨著難得的建功立業的人生際遇,也面臨著“天將降大任于斯人”的時代使命。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繼續發揚五四精神,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不辜負黨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負我們這個偉大時代。
二、熱點案例
案例1:孫浩:讓旅游公司落地開發
孫浩雖然家住臨沂市區,但是從小對農村有著深厚的感情。大學畢業后,來到省級貧困村西孟良崮村擔任村書記助理。面對考驗,吃住在村里,走訪貧困戶,了解原因,制定具體脫貧措施。爭取企業幫扶,并利用扶貧政策,讓西孟良崮村有自己的產業,結合村里的傳統種植優勢,引進了旅游開發公司,打造鄉村農業旅游綜合體項目,帶動收入和就業。
精神品質:不忘初心,將群眾所思所想放在心中,有拼勁有闖勁,是時代發展,鄉村振興的“挑山工”。
案例2:李慧:打造支教團隊新名片
李慧研究生畢業后,放棄更好的就業機會,回到家鄉沂蒙老區,選擇成為一名大學生村官。到村任職后,下決心要干出一番事業,把鄉親們帶上小康路。面對米河村地處山區,村集體經濟基礎薄弱,收入有限,外出打工人員多,老人和孩子留守嚴重。李慧從基礎工作做起。以“結親連心”等活動為抓手,走村串戶,掌握情況,理清數據。她通過互聯網招募來支教老師,支教團隊,帶動鄉村教育發展。
精神品質:懷著一顆奉獻之心,做鄉村田園勤勞的蜜蜂,為鄉親們送去甘甜。用互聯網新技術,燃起孩子的希望,村子的未來。
案例3:邵珠學:三伏天“跑”來四十萬貸款
90后,思維活躍,點子多的邵珠學,2016年上海大學研究生畢業后,在出國和當村官兩條路上,他最終選擇了后者。用他的話說,“中國的未來在農村,不了解農村,何以了解中國?”來到平邑縣地方鎮千行莊村是一個貧困村,怎么能幫助村民增收是他到村后首先考慮的一件大事。了解情況后,經過一番調研,邵珠學嘗試通過電商來拓寬銷售渠道。于是他聯系到相關公司,尋求合作。目前,已有6戶家庭同“未來果園”簽訂了合作協議,按照協議,農戶戶均可增收2000元。為村里跑貸款,辦平臺,帶動鄉親們走上致富之路。
精神品質:他雖年輕,但不幼稚,有知識,有技能,有智慧,用創新思維解決群眾難題,鋪就鄉村致富之路。
案例4:郭華彬:知行合一,用責任擔當鄉親期望
郭華彬在2003年河北省柏鄉縣委公開選拔“大學生村官”的考試中名列前茅,上任后,以黨在農村活動為切入點,建立了村“四組兩會”等組織,完善制度,遇有村內重大事項都及時召開大會,有事與村民及時進行溝通、協調。他積極為村里爭取資金,為老百姓打井,解決了農民的吃水用水難題,修建起了小學,為老百姓修好了致富路,受到老百姓的贊揚。
精神品質:知行合一,用責任贏得了群眾的信賴,擔當鄉親期望。將那濃厚的鄉村情結,化作奉獻之雨,滋潤鄉間大地。
案例5:郝新江:身殘志堅,唱響強者之歌
雖然命運有不同,兒時不幸患小兒麻痹癥,造成殘疾,也讓他的毅力更加高于尋常人。郝新江意志堅定,即使困難重重,仍舊不放棄學習,最終成功畢業于山西省大同大學。隨后懷著一顆扎根家鄉、服務家鄉的赤子之心,成為一名村官。在工作崗位中發揮所學所知,緊密的將群眾需求融入到工作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精神品質:身殘志堅,唱響強者之歌,讓意志點燃生活之光,讓堅強成就生命,讓青春奉獻鄉村。
案例6:周倍良:從不后悔到農村,我在這里的每一天都在成長
2006年清華大學畢業的周倍良是湖南岳陽人,同年成為北京市門頭溝區永定鎮壩房子村任黨支部書記助理,面對有人的擔心:你以后會后悔的。他用實際行動回應:我可以對他們說一聲,我從不后悔到農村,我在這里的每一天都在成長。從剛剛工作時候的缺乏自信心,不敢與人打交道到如今和絕大多數村民能打成一片。這中間是對鄉村的熱情和責任。
精神品質:用熱情和責任為鄉村發展貢獻一份力,用青春詮釋責任和擔當。
案例7:楊俊森:書本得來終覺淺
大學一畢業,他就只身來安徽綿潭村任村長助理,并用所學知識帶領果農走科技致富之路。工作之初,便發現綿潭村的果農個個都是專家讓他才真正體會到什么是“書本得來終覺淺”。于是楊俊森每天的扎根在果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終成立了合作社,帶動鄉村制度。“在綿潭枇杷園里,我漸漸讀懂了"我的父老鄉親",我要更扎實地為他們服務一輩子。”楊俊森說。
精神品質:農民的喜、樂、哀、愁便是他一生追求的價值。
案例8:楊俊森:書本得來終覺淺
大學一畢業,他就只身來安徽綿潭村任村長助理,并用所學知識帶領果農走科技致富之路。工作之初,便發現綿潭村的果農個個都是專家讓他才真正體會到什么是“書本得來終覺淺”。于是楊俊森每天的扎根在果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終成立了合作社,帶動鄉村制度。“在綿潭枇杷園里,我漸漸讀懂了"我的父老鄉親",我要更扎實地為他們服務一輩子。”楊俊森說。
精神品質:農民的喜、樂、哀、愁便是他一生追求的價值。
(編輯:廣東華圖)


線上微信客服

廣東華圖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