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誕生!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2020-05-28 20:11 廣東人事考試網 來源:北京商報
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誕生!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伙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馃岬,那么既然大家都想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誕生!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民法典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部法律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我國首部民法典誕生,意味著我國依法保護民事權利迎來“民法典時代”。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在施行之后,我國現行的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等9部法律將同步廢止。
人格權獨立成編是民法典中的一大亮點。對個人權利的尊重和保護是一切民事法律關系的價值歸屬,彰顯了21世紀信息社會背景下人格權保護的特殊價值。從具體內容來看,規定了性騷擾的認定標準,以及機關、企業、學校等單位防止和制止性騷擾的義務;規范與人體基因、人體胚胎等有關的醫學和科研活動;將網民、藝名等納入姓名權保護中;并針對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深度偽造”他人的肖像、聲音,侵害他人的肖像權等內容作出規定。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金臺律師事務所主任皮劍龍告訴記者:“人格權編將AI換臉納入肖像權保護里,順應了有關人工智能立法的呼聲。在互聯網和大數據時代,個人隱私等人格權面臨威脅,‘人肉搜索’、非法盜取他人信息等現象時有發生。因此,在民法典中加強人格權立法,實質上就是為了全面保護人格權。充分彰顯了民法典編纂的中國特色,體現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除了對“人”的保護,產權保護是激發和動員全體社會成員創造財富的動力源泉。民法典確立了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受法律平等保護,進一步明確了一視同仁保護的立法態度。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律師協會會長高子程認為:“民法典平等保護各類產權,昭示誠信原則和意思自治原則,滿足了包括外商投資企業在內的各類市場主體的多元司法需求,是促進和保障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有序發展的重要法律基石,亦是維護外企合法權益、推動外企投資和貿易的強勁動力。”
從出生前的繼承權利,到日常的合同簽訂,生活中的物業費繳納······幾乎所有民事活動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法律依據,囊括各種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民法典也因此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對于此前法律中未能明確的熱點話題,民法典也有所回應。比如首次在人大立法層面禁止高利貸,對于“高空拋物”的對侵權責任進行劃分,將明確婚內單方舉債的司法解釋納入法律,物權編中新增的居住權專章也進一步保護了權利人的居住利益。
縱觀歷史,從1954年到2001年,我國曾先后四次啟動民法制定工作,前兩次由于多種原因未能取得實際成果。在1979年第三次啟動時,由于當時制定一部完整民法典的條件尚不具備,因此決定按照“成熟一個通過一個”的工作思路,確定先制定民事單行法律。并先后制定了現行繼承法、民法通則、擔保法、合同法。
經過多年努力,我國逐步形成了比較完備的民事法律規范體系。民法典也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開創了我國法典編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義。但編纂工作較為復雜,因此采取“兩步走”的工作思路進行。先制定民法總則,作為民法典的總則編;再編纂民法典各分編,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和修改完善后,再與民法總則合并為一部完整的民法典草案。民法總則于2017年3月由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為民法典編纂奠定了堅實基礎,也是目前民法典中的首編。
距離民法典正式生效尚有半年之期,做好民法典生效與其他9部法律廢止過程中的銜接工作是下一步需關注的重點。對于民法典中尚存爭議或未及的內容,也有待未來司法解釋等的進一步完善。
小編推薦-今日看點>>>
【4】2020兩會好聲音:“兩會”為農民發聲,惠民利民提案來啦!
各位讀者,歡迎進入廣東華圖新聞資訊網!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構成商業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維護您的合法權益。
關鍵詞閱讀: 民法典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編輯:廣東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