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廣東省考_公務員考試常識題:我國極地探索成果
2020-05-26 15:10 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來源: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2020廣東省考_公務員考試常識題:我國極地探索成果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于行測常識題,公務員常識題,廣東省考,廣東公務員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想到極地,可能大家想到的就是皚皚白雪、苦寒之地,也有人想到美麗的極光、可愛的企鵝、北極熊。時至今日,極地還有很多內容有待我們的探索?荚囘^程中極地知識總體而言考察不多,隨著近年來我國在極地探險方面陸續出現新的突破,極地知識考察也時常出現在各類考試中。華圖小編提醒大家,備考2020年公務員考試學習這部分知識也很重要。
一、憶往昔:南北極探索史面面觀
2019年10月24日,“雪龍2”號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載著中國第36次南極科學考察隊隊員,首次穿越赤道進入南半球。11月22日,搭載著第36次南極考察隊225名隊員的“雪龍”號和“雪龍2”號雙雙抵達中山站,開始進行大規模海陸空卸貨作業。此次南極科考是我國科考歷史上首次“雙龍探南極”。
當從人們從太空望向地球時,可看到南北極的地形完全不同。在地球的南北兩端,是這個星球上最寒冷的地方。南極是一塊廣大的陸塊,面積約1261萬平方公里,稱做南極洲;而北極則是一片,面積約1409萬平方公里,稱做北冰洋。
1819年,人類才首次發現南極大陸。1911年,挪威探險家阿蒙森和英國的斯科特先后抵達南極點,人類終于揭開了南極點的面紗。1959年12月1日,12個最早活躍在南極洲的國家在簽訂了著名的《南極條約》,南極成為全人類共同永久和平開發的領地。我國早期的南極科考工作以國際合作為主,1980年,國董兆乾和張青松兩位科學家,應澳大利亞南極局的邀請,前往南極進行訪問和考察。1983年以締約國身份加入《南極條約》,而后,隨著長城、中山等南極科考站的建立,我國對南極的考察逐步深入。
人類對于北極的管理是在20世紀初,歐洲各國發現斯瓦爾巴群島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為避免因資源爭奪而引發戰爭,歐洲各國簽署了《斯瓦爾巴條約》。根據該條約規定,該群島不得作為軍事用途,締約國可在挪威法律之下,自由出入該島,無需簽證,享有在斯匹次卑爾根群島地域及其領水內的捕魚、狩獵權,開展海洋、工業、礦業、商業活動的權利和開展科學調查活動的權利。當時法國派出代表主動找到了當時的北洋軍閥段祺瑞,也想讓中國承認這個條約。段祺瑞政府派人去簽字后也就沒有再提,直到1991年,中國人才真正開始行使條約簽署國的權力。
二、看今朝:我國極地科考大盤點
1989年,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成立,該中心致力于極地科學研究,并推動我國極地人文社會科學發展。2003年起,該中心開始著手,負責建設、運行和管理我國極地考察支撐保障體系,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目前已經形成了“兩船、六站、三飛機、一基地”的支撐保障格局。
1、兩船
即雪龍號和雪龍2號。自1984年開始進行極地科考活動以來,我國歷經“向陽紅10”號、“J121”號、“海洋四號”、“極地”號極地科考船了,在沒有破冰能力或破冰能力不足的情況下,我國的極地活動范圍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1994“雪龍”號的加入,極大的改善和提高了我國的極地科考能力。雪龍號破冰船是中國于1993年從烏克蘭進口后按照中國需求進行改造而成。是目前中國最大的極地破冰船。而隨著極地探索任務的繁重,作為補充,“雪龍”2號應運而生,“雪龍”2號采用國際先進的雙向破冰船型設計與模塊化船舶建造技術,是我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破冰船。
(編輯:廣東華圖)


線上微信客服

廣東華圖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