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全國兩會 傳遞教育聲音
2020-05-21 19:47 廣東人事考試網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關于聚焦全國兩會 傳遞教育聲音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伙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馃岬,那么既然大家都想知道聚焦全國兩會 傳遞教育聲音,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2020全國兩會,全國兩會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2020年全國兩會5月21日開幕。連日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通過各種形式公布了準備提交的教育相關議案和提案。內容涉及教育資源、教師待遇、醫學發展、校園霸凌、教育質量、兒童性侵、鼓勵生育、高校發展等多個方面。
全國政協常委王辰:加強醫學教育
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委員通道上,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介紹,經過這次疫情,我們認識到:
、僖M一步加強醫學教育,真正吸引優秀人才從醫,還要有良好的教育體制來培養這些人;
、诩訌娽t學研究,進一步構建醫學創新科學體系,可以設立一個國家級醫學健康科學基金。
全國政協委員楊振斌:建議用人單位逆周期招聘大學生
21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開幕前,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首場委員通道采訪活動。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交大黨委書記楊振斌寄語疫情下的大學生:一個人能不能成才,最終要看對國家和社會的貢獻。越是國家和社會需要的崗位,越是有價值的崗位。同時他也建議用人單位提前逆周期而行,提前厲兵秣馬,用人單位這時候招聘的大學生都是非常優秀的。
全國人大代表方燕:建議增加被性侵兒童精神損害賠償
全國人大代表方燕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指出,她密切關注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修改進程,建議在監護人職責方面增加性教育職責,同時也建議增加被性侵兒童精神損害的賠償。
全國政協委員范小青:建議減少家長陪作業任務
長期以來,小學生家長“陪作業”,已經成為普遍的必然的現狀,大概沒有哪個小學家長能夠幸免。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作家協會主席范小青準備提出關于給小學生家長減負的提案:
請專家論證,從教學大綱改起,給小學生減負,以所有作業基本在校完成為基準。對學校也要有嚴格規定,學校給家長的“陪作業”任務一定要適度和合理;丶易鳂I家長簽字,是看學生是否完成作業,而不是檢查對錯,批改作業是老師的事情?雌饋頃r髦其實華而不實的形式主義教學,既增加家長負擔,又影響孩子心靈,應該力避。
全國人大代表陳海儀:設立少年司法矯教替代制度,問責父母,避免一放了之
全國人大代表、廣州中院少年家事審判庭庭長陳海儀被稱作“法官媽媽”,她所從事的少年審判是刑事審判工作中的一個特殊領域,是情、理、法碰撞最為激烈和最為直接的地方,牽動著一個人、一個家庭,甚至幾代人的幸福和未來。
“近年來,出現了未成年人犯罪低齡化以及手段殘忍的個案,引發了是否需要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的討論。”陳海儀說。
“無論將刑事責任年齡降低多少,同樣存在對未達刑事責任年齡涉罪少年的有效矯治問題,這部分孩子能否轉化為無害社會人,是防控未成年人犯罪的重點。”
陳海儀表示,針對因低齡不予刑事處罰的未成年人,建議設立少年司法矯教替代制度,作為責令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嚴加管教的補充措施,增加責令的法律強制性,避免過去“一放了之”的狀況。
全國政協委員丁磊:將少兒編程納入學業水平考試,作為素質評價內容
今年,全國政協委員、網易公司首席執行官丁磊圍繞促進數字中國高質量發展,高標準實施數字新基建再次建言獻策,針對數字文化、數字音樂、數字教育、數字抗疫、數字養老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多個行業、領域的發展難題帶來了數份提案。
在《關于穩步推動編程教育納入我國基礎教學體系,著力培養數字化人才的提案》中,他具體建議:加快區域試點,形成從高中向小學、從東部向全國的推廣格局;創新教學模式,形成中國特色的少兒編程課程體系;教企共建少兒編程學習資源庫,提供實踐平臺;將少兒編程納入學業水平考試,作為綜合素質評價重要內容;加強少兒編程教師人才培養。
全國政協委員張改平:河南研究生招生計劃偏少,建議給予更多傾斜
全國政協委員、河南農業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張改平介紹,今年他有兩份提案涉及河南研究生教育。他呼吁,應充分考慮解決高等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加大對河南省研究生教育支持力度。在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設置、研究生招生計劃方面,給予河南更多傾斜。
張改平在提案中建議,一是在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設置上給予更多傾斜。對擁有傳統優勢、支撐國家戰略的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學大幅度增加博士授權點,對具有發展潛力的河南省本科高校大幅度增加碩士點,使其每千萬人口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的高校數量與全國平均水平看齊。
二是在研究生招生計劃上給予更多傾斜。以教師培養能力為依據,大幅度增加河南特色骨干大學的博士研究生招生計劃,大幅度增加河南本科高校的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
全國人大代表李亞蘭:建議對校園霸凌單獨立法 細化懲治標準
全國人大代表李亞蘭表示,禁止校園霸凌發生法律不能缺位,為此她今年帶來了關于對校園霸凌行為進行單獨立法的建議。
李亞蘭在建議中指出,很多校園霸凌行為在性質上極為惡劣,但傷害后果并沒有到達傷殘鑒定標準中輕傷或是重傷“量”的要求,也無法對其追責懲治。
她建議對校園霸凌行為進行單獨立法,如《反校園霸凌法》或《懲治校園霸凌法》。
首先是對校園霸凌行為作出明確界定認定標準,使校園霸凌與青少年犯罪、學生間嬉鬧作出區分,使懲處有依據。
其次是重新劃定責任年齡,在刑責年齡的基礎上,校園霸凌專項法律重點彌補對低齡霸凌行為的懲戒,可以采取依據年齡由大到小累計減輕懲罰程度等方式,涵蓋對14周歲以下校園霸凌施暴者的懲治。
最后是制定校園霸凌專項法律法規更加細化懲治“量”的標準。根據校園霸凌造成的不同行為后果做出規定,進而明確是司法、公安機關對違法犯罪行為進行懲罰,還是由學校進行紀律懲戒、家長進行協商處理。
全國人大代表劉希婭:建議有性侵記錄者不得從事未成年人工作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謝家灣小學校長劉希婭建議,要建立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預防和發現機制,防患于未然。
她建議,建立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信息資料庫并實現全國聯網、公開,與未成年人相關的工作崗位不得錄用有性侵犯罪記錄者,加強未成年人預防性侵教育,普及防性侵的相關法律知識。
全國人大代表郭成宇:將“九年制義務教育”修改為“十二年制”
全國人大代表、齊齊哈爾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副院長郭成宇發現,當前我國未成年人犯罪呈現出低年齡、低學歷的“兩低”現象。在涉黑惡未成年人犯罪中,有近三分之二的未成年人為初中以下學歷。
因此她建議,首先,將強制入學制度等納入未成年人保護法和義務教育法中,同時嚴把畢業關,成績不合格、有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要給予繼續學習、矯治的機會。
其次,將“九年制義務教育”修改為“十二年制義務教育”,提升未成年人的文化素質。
第三,將校園法治課程納入學校常規課程,著力培養未成年人的守法意識。
全國人大代表熊思東:鼓勵中西部高校引進海外華人,給予政策資金傾斜
全國人大代表、蘇州大學校長熊思東將在今年兩會提交《關于把握后疫情時期全球人才流動契機 促進海外人才“回流”的建議》。
其中提到,針對已經取得他國國籍的海外華人專家,提供出入境及居留便利。針對海外留學生和持工作簽證在外工作的優秀人才,提供優質待遇吸引他們回國效力。
針對高校引才現狀,鼓勵中西部高校積極引進海外華人。將政策、資金和項目等更多地向中西部高校傾斜,中西部高校在引進海外華人高層次人才時可不受編制數額、增人 指標、工資總額等限制;針對特別優秀的國家急需高層次人才,由政府資助專項經費。
針對海外華人的故鄉情結和民族情懷,可設立“海外華人日”。“以節日的形式將國家政策品牌化,提高海外華人的凝聚力。”熊思東說。
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教師性犯罪可實行一票否決制,從嚴從重處理
知名教育學者、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兼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表示,預防教師對學生的性犯罪。一方面,教師行為的規范。加強教師的基本師德規范、道德準則。對教師性犯罪實行一票否決制,并從嚴從重來處理。
另外一方面,重視學生的安全意識。要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防范意識、生命教育價值觀,讓學生知道,教師如果做了不該做的事情以后,自己可以用什么辦法來應對。
全國人大代表劉發英:建議公費師范生不當老師記入誠信檔案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花坪小學副校長劉發英表示,要提高農村的,特別是貧困山區的教育水平,公費師范生畢業了必須當老師,如果不當老師可記入不良誠信記錄里。此外,她還建議要真正提高中小學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的工資待遇。
全國人大代表崔建梅:三度提出調整教師教齡津貼的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蚌埠市第一實驗學校教育集團總校校長崔建梅今年擬提交關于提高教師教齡津貼的建議。
崔建梅認為,教齡津貼應隨著其他津貼、補貼的增長而增長。1986年教齡津貼占當時教師工資總額的十分之一左右,參考這一比例,她建議教齡津貼調整為:教齡滿一年為十元,以后逐年計算,上不封頂。
全國人大代表李清泉:加強地方高校的發展,對整個國家都是有利的
全國人大代表、深圳大學校長李清泉今年將繼續圍繞深圳高等教育發展、提高地方高校辦學自主權積極建言獻策。
李清泉提出,地方高校占據了國內高?偭康木懦梢陨,是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力軍,承擔了巨大的責任和義務。但非常遺憾,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在很多方面是不平衡的。從整體上來講,從整體上來講,地方高校的投入遠不及中央高校,特別是中心地區的中央高校,這樣不利于地方高校的人才引進。
對此,李清泉建議,國家應在地方高校學校環境建設、基礎設施、實驗條件、教師待遇等方面加大投入,同時,為地方高校下放自主權,提供更多政策傾斜以扶持地方高校發展。他表示,加強地方高校的發展,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對整個國家都是有利的。
(編輯:廣東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