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美術識記知識——中外美術史
2020-02-27 11:33 廣東人事考試網 來源:廣東華圖
廣東教師招聘網提供以下教師學科信息:【教師招聘】美術識記知識——中外美術史,更多關于教師招聘,備考資料,專業學科知識,教師學科的內容,請關注廣東教師招聘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考點·中國美術史
1.原始社會
彩陶
(1)仰韶文化:彩陶器形與紋飾,可區分為數種類型,其中以半坡類型和廟底溝類型的彩陶藝術成就最為杰出。半坡類型代表性紋飾為魚紋,廟底溝類型代表性紋飾為花瓣紋。
(2)馬家窯文化:是仰韶文化晚期在甘肅、青海地區的一個分支。馬家窯文化主要有石嶺下、馬家窯、半山和馬廠四個類型。青海大通上孫家寨出土的馬家窯類型的舞蹈紋彩陶盆是其代表作。
2.先秦
(1)商代青銅器
在藝術風格上,形制凝重、多直線造型、中軸對稱。以饕餮紋、夔龍紋為典型紋飾,風格沉穩雄渾。
饕餮紋綜合了多種獸面特征,該符號在人的幻想中有巨大的原始力量,是神秘、恐怖、威嚇的象征。對自己部落是保護神,對敵人則是吃人的兇怪。
《司母戊鼎》河南安陽出土。這是我國考古發現最大的一件青銅器,反映了我國古代鑄造水平的高超。
《四羊方尊》湖南寧鄉出土。是一件體現了奴隸主貴族意志的禮器。
《虎食人卣》湖南安化出土。卣為盛酒具,多為圓形體,口有蓋,肩附提梁。鮮明地體現了商代青銅器神秘、獰厲的藝術特征。
《饕餮紋單柱爵》河南鄭州楊莊出土。爵為商代青銅器中常見的飲酒具。
《大禾人面方鼎》湖南寧鄉出土。鼎腹的四面各以浮雕式人面作主體裝飾,面部較為寫實。
(2)西周青銅器
形制莊重,紋飾清新簡約,流行竅曲紋!睹Α逢兾鞣鲲L出土!洞笥鄱Α逢兾鬣d縣出土。
《虢季子白盤》寶雞出土,造型碩大莊重,內有長篇銘文,是迄今已知最大的青銅盤。
《武王征商簋》陜西臨潼出土。
(3)帛畫:《人物龍鳳帛畫》于1949年出土于湖南長沙陳家大山1號楚墓!度宋镉埐嫛肥菓饑鴷r期帛畫,出自長沙子彈庫楚墓。
3.秦漢
(1)兵馬俑:①崇尚寫實,手法嚴謹;②性格鮮明,形象生動;③在總體布局上,利用眾多直立靜止體的重復,造成排山倒海的氣勢,使人產生敬畏而難忘的印象。
(2)霍去病墓前石刻包括馬踏匈奴、臥馬、躍馬、臥虎、臥象、石蛙、石魚二、野人、母牛舔犢、臥牛、人與熊、野豬、石蟾等14件,另有題銘刻石2件,全部用花崗巖雕成。
(3)《馬踏飛燕》:東漢,甘肅武威雷臺出土,塑造了一只神速的駿馬三足騰空、一足踩在展翅疾飛的燕隼背上,暗示天馬奔馳的速度超過了燕隼,具有攜風帶雨的氣勢。
4.魏晉南北朝
(1)六法論: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模寫。
(2)三大石窟: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這三窟被稱為中國古代三大著名石窟。
(3)顧愷之
、偈菛|晉最偉大的畫家,也是早期繪畫理論家,被世人稱為“才絕、畫絕、癡絕”。
、谝郧擅芘c精思開創南朝至唐初人物風格畫模式,屬于“筆跡周密”的密體,線條緊勁連綿,如“春蠶吐絲”“春云浮空、流水行地”一般,并把源于戰國時期的“高古游絲描”發展到完美的境地。
、劾L畫理論“以形寫神”“遷想妙得”“四體妍媸本無關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
、芾L畫代表作《洛神賦圖》《女史箴圖》《列女傳·仁智圖》等后世摹本傳世。
、菰诋嬍飞,顧愷之與陸探微、張僧繇并稱“六朝三杰”。
(4)《洛神賦圖》(作品賞析)
背景:顧愷之是我國東晉時期杰出的藝術家。他的繪畫作品與繪畫理論對傳統繪畫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洛神賦》就是他的杰作之一。
畫面內容:作品描繪了曹植與“洛神”真摯純潔的愛情故事。畫卷的開始便是曹植和他的侍從在洛水之濱遙望。繼而展現洛神與曹植碰面之景。最終不奈纏綿悱惻的洛神漸去。其中最感人的一段描繪是曹植與洛神相逢,但是洛神卻無奈離去的情景。
藝術特色:其筆法如春蠶吐絲,春云浮空,稱為“高古游絲描”。畫風嚴謹古樸,體現了“人大于山,水不容泛”早期山水畫特點。并以連環畫的形式把不同的情節展現出來。人物形象描繪運用佛教中飛天藝術的表現手法,從而體現出佛教藝術對傳統卷軸畫的影響。
整體評價:此圖卷無論從內容、藝術結構、人物造型、環境描繪和筆墨表現的形式來看,都不愧為中國古典繪畫中的瑰寶之一。
(5)陸探微:“秀骨清像”。
(6)張僧繇:“筆才一二,而像已應焉”。
(7)曹仲達:“曹之筆,其體稠疊而衣服緊窄”,謂之“曹衣出水”。
5.隋、唐
(1)《游春圖》(2)《步輦圖》(3)吳道子
盛唐人物畫家以“畫圣”吳道子最為著名。“吳帶當風”是對吳道子人物畫風格的概述。他的風格也被稱為“吳裝”,亦稱“吳家樣”。
6.五代
(1)《韓熙載夜宴圖》(2)徐黃異體
7.宋、元
(1)李公麟:白描《五馬圖》。
(2)梁楷:減筆人物畫,代表作《太白行吟圖》《六祖圖》《潑墨仙人圖》。
(3)郭熙:《林泉高致》中提出了“三遠”,既高遠、深遠、平遠。
(4)南宋四家: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
(5)馬一角,夏半邊
(6)書法宋四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
(7)五大名窯:定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
(8)趙孟頫
趙孟頫是元代畫壇上的中心人物,其繪畫功力深厚,人物、鞍馬、山水、花鳥、竹石無所不能,水墨、青綠、工筆、寫意諸體兼備。他在藝術主張上標榜“古意”,謂“若無古意,雖工無益”,從文人的審美情趣出發,提倡繼承唐與北宋的繪畫,重視神韻,追求清雅樸素的畫風,反對南宋院體畫過分追求形似和纖巧;他又強調書法與繪畫的關系,認為“書畫本來同”,將書法用筆引進繪畫之中,加強其藝術表現力。傳世作品很多,代表作有《秋郊飲馬圖》《鵲華秋色圖》(作品賞析)《疏林秀石圖》。
(9)元四家:黃公望、吳鎮、倪瓚、王蒙。
(10)《富春山居圖》(黃公望)
背景:元朝統治者不重視文人和繪畫,加速了繪畫發展變革,繪畫多為自娛。黃公望是典型代表人物,繪制《富春山居圖》送好友無用師。
內容:作品描繪的是浙江富陽、桐廬一帶的山容水貌。卷中江水平靜,峰巒起伏,點綴叢林亭舍,疏密相間,顯示出畫家深厚的筆墨功力。
藝術特色:畫面以水墨或淺絳作畫,淡墨干皴,富于變化。畫家沒有過多細微描繪物象表面,而是著重把握山水的整體風貌。
歷史地位:是中國古代一幅巨作山水畫作品,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在中國古代史上有著崇高的歷史地位。
8.明、清
(1)吳門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
(2)白陽青藤:陳淳號白陽山人,徐渭號青藤,他倆把寫意花鳥畫的發展推向了新的階段,對明清寫意花鳥畫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徐渭代表作為《墨葡萄圖》。
(3)曾鯨:波臣派代表,擅畫肖像,代表作為《王時敏像》《張卿子像》。
(4)“南北宗論”
(5)清六家:王時敏、王鑒、王原祁、王翚、吳歷、惲壽平。
(6)四僧:清代早期的僧人畫家朱耷、石濤、髡殘和弘仁,力主繼古開今,革新創造,史稱“四僧”。
9.近現代
(1)齊白石
現代書畫家、篆刻家。論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作品題材充滿民間情味,擅畫花鳥蟲魚,筆墨縱橫矯健,造型簡練質樸,神態活潑,色彩鮮明強烈;擅于把闊筆寫意花卉與纖毫畢現的草蟲巧妙結合。代表作為《蛙聲十里出山泉》(作品賞析)《不倒翁》《祖國萬歲》《水芋游蝦圖》《楓葉寒蟬》等。
(2)徐悲鴻
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在美術上堅持并倡導現實主義道路,對中國畫進行了中西融合的大膽革新,探索以西洋畫法來改造中國畫的新途徑。中國畫《愚公移山》《九方皋》、油畫《田橫五百士》《徯我后》是他的代表作。
10.民間藝術
(1)天津楊柳青年畫:受到殿版版畫與宮廷繪畫的影響,追求繪畫效果,單色版印刷后,再輔以人工填色開臉,線刻精工細膩,色彩鮮艷輝煌,以典雅細麗為主要特色。
(2)蘇州桃花塢年畫:最受歡迎的題材是表現日益繁華的城市景觀與表現市民生活的時裝美人等,代表作《花果山猴王開操》。
(3)山東楊家埠年畫:造型夸張,構圖飽滿,富有裝飾性,線條簡勁洗練,色彩以紅、綠、黃、紫為主,對比強烈,有很強的概括性和象征性,風格質樸生動,代表作《賜福生財灶王》《女十忙》。
(4)泥人張:晚清案頭泥塑的代表人物是天津的張長林。張長林,字明山,人稱“泥人張”,代表作《惜春作畫》。
(編輯:廣東華圖)


線上微信客服

教師招考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