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師資格證文化常識中民族風俗的考點有哪些
2020-05-13 11:01 廣東人事考試網 來源:華圖問答
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日叫上元節,這天晚上叫“元宵”,亦稱“元夜”“元夕”。
寒食節:我國民間傳統節日,節日里嚴禁煙火,只能吃寒食。
清明節:習俗有掃墓、踏青、蕩秋千、放風箏、插柳戴花等。
端午節: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端陽、重午、重五。習俗有喝雄黃酒、掛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驅“五毒”等。
乞巧節:又稱少女節或七夕。牛郎織女鵲橋相會。
中秋節:又稱團圓節,習俗有賞月、祭月、觀潮、吃月餅等。
重陽節:登高望遠、賞菊賦詩、喝菊花酒、插茱萸等習俗。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輩中長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孝悌:孝,指對父母要孝順、服從;悌,指對兄長要敬重、順從。
冠禮:古代男子,年至二十,便要在宗廟中行加冠的禮數,表示其成人! ∏貢x之好:春秋時,秦、晉兩國國君幾代都互相通婚,后稱兩姓聯姻為“秦晉之好”。
舉案齊眉:案,古時有腳的托盤。送飯時把托盤舉得跟眉毛一樣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以文會友:古代文人交往、交友的禮俗。文人相交輕財物而重情誼、才學,故多以詩文相贈答,揚才露己,以表心態。
?嫉拿褡骞澣沼校
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火把節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傳統節日,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大多是在農歷的六月二十四,斗牛、賽馬、摔跤等各種娛樂活動,夜里燃點火把,奔馳田間,驅除蟲害,并飲酒歌舞。
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節日期間,人們將清水潑向親友同胞,表示祝福消災,慶賀戰勝邪惡的勝利。此外,還舉行賽龍船、放高升、丟包、歌舞等活動。
那達慕大會,那達慕意為“游戲”或”娛樂”,為蒙古族一年一度的傳統體能運動競技節日,“那達慕”大會上有驚險動人的賽馬、摔跤,令人贊賞的射箭,有爭強斗勝的棋藝,有引人入勝的歌舞。
以上是關于初中教師資格證文化常識中民族風俗的考點有哪些的解答。詳細信息你可以登陸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如有疑問,歡迎向華圖教育企業知道提問。點擊咨詢>>>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圖問答平臺(http://www.huangmaoz.com/ask/)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關注廣東華圖教育微信gdhtgwy,政策問題實時答,考試信息不漏看。
華圖問答平臺所收集的問答內容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構成商業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維護您的合法權益。
(編輯:廣東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