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報考備考資料考試題庫|面授課程網校課程微商城|磚題庫職位庫直播|華圖師資

  • 在線客服咨詢
    廣州 在線咨詢
    深圳 在線咨詢
    佛山 在線咨詢
    珠海 在線咨詢
    中山 在線咨詢
    清遠 在線咨詢
    韶關 在線咨詢
    東莞 在線咨詢
    惠州 在線咨詢
    汕頭 在線咨詢
    汕尾 在線咨詢
    潮州 在線咨詢
    揭陽 在線咨詢
    梅州 在線咨詢
    河源 在線咨詢
    湛江 在線咨詢
    肇慶 在線咨詢
    江門 在線咨詢
    陽江 在線咨詢
    茂名 在線咨詢
    云浮 在線咨詢
    廣東華圖 在線咨詢
  • 2025國考行測答題技巧:華圖老師分享10個訣竅

    2024-10-15 11:15 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來源:網絡 微信公眾號 備考QQ群 華圖在線APP

      2025國考行測答題技巧:華圖老師分享10個訣竅國家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于國家公務員考試,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常識判斷

      各位小伙伴,就要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了,常識判斷的知識點是否都掌握了呢?常識判斷是對考生知識點積累的考查,涉及的內容覆蓋到政治、經濟、歷史人文、科技地理、生活常識、法律等全方面,這就造成了考生認為常識判斷部分是非常偏、難、雜的。如何在考場上解決涉及陌生知識的題目呢,這就需要一定的技巧,接下來和小編一起走進常識判斷部分的考前秒殺大招。

      一、正確選項積極向上,常和黨性站一起,含有國家領導人的選項一般是正確選項。

      【例】“親人送水來解渴,軍民魚水一家人。橫斷山,路難行……烏江天險重飛渡,兵臨貴陽逼昆明。敵人棄甲丟煙槍,我軍乘勝趕路程。調虎離山襲金沙……”這是歌曲《四渡赤水出奇兵》中的一段歌詞,下列與之相關的說法正確的是:

      A.“調虎離山襲金沙”是由毛澤東指揮的

      B.李白《蜀道難》描寫的正是此地“路難行”的狀況

      C.“軍民魚水”之情表現了沿途人民群眾對新四軍的支持

      D.“烏江天險”正是楚漢戰爭時項羽兵敗自刎的地方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中共黨史。

      第二步,《長征組歌·四渡赤水出奇兵》是長征組歌中的第四曲。歌詞中表現毛主席用兵如神,紅軍戰士過雪山,涉草地的艱難及其所表現出的鋼鐵意志。四渡赤水戰役,是遵義會議之后,中央紅軍在長征途中,處于國民黨幾十萬重兵圍追堵截的艱險條件下,進行的一次運動戰戰役。從1935年1月19日紅軍離開遵義開始,到5月9日勝利渡過金沙江為止。1935年4月初,中央紅軍南渡烏江后直奔貴陽,一度打到離貴陽城20公里的飛機場。毛澤東的作戰意圖是“調虎離山襲金沙”,指出“只要能將滇軍調出來就是勝利”,因西進云南、渡過金沙江必須調出滇軍,掃除主要障礙。與A項表述一致。

      B項:《蜀道難》寫的是蜀國,指的是今四川廣元市境內劍門一帶的棧道。四渡赤水在貴州、四川、云南3省交界的赤水河流域同國民黨軍進行的運動戰戰役。選項B中表述為李白《蜀道難》描寫的正是此地“路難行”的狀況,與四渡赤水戰役的地址不符。B項錯誤。

      C項:“軍民魚水”出自《長征組歌·四渡赤水出奇兵》,“軍民魚水”表現紅軍在橫斷山脈行軍的艱難和親人送水解渴的軍民魚水深情,紅軍在橫斷山脈行軍應發生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之間。1937年全國抗戰爆發后,根據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當局的協議,在江西、福建、浙江等15塊游擊區(廣東省瓊崖地區除外)堅持游擊戰爭的中國工農紅軍和游擊隊于10月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C項中“新四軍”的表述錯誤,應為“紅軍”。C項錯誤。

      D項:“烏江天險”中的烏江又名黔江,是貴州第一大江,由西南向東北斜貫全省,把貴州劃為南北兩部,江兩岸均為高山絕壁,好像利劍直插青天。項羽自刎的烏江在今安徽省和縣東北的烏江浦。由此可知,項羽自刎的地點在烏江浦而非黔江。D項錯誤。因此,選擇A選項。

      解題技巧:以上題目符合我們的第一條秒殺計,含有領導人的選項往往是正確答案。A項包含毛澤東,因此,正確的選項為A。

      二、小心有數字的真題,數字經常迷惑你,一般包含數字的選項很有可能是錯誤的選項。

      【例】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關于我國高質量發展取得的歷史性偉大成就,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經濟增速位居世界主要經濟體前列,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國

      B.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趕上并超過全球平均水平

      C.歷史性解決了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

      D.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第一大消費市場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二十大知識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截至2022年二十大,我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二大消費市場、制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外匯儲備第一大國。D項表述錯誤。因此,選擇D選項。

      解題技巧:以上題目符合我們的第二條秒殺計,只有項包含兩個數字,出題人往往喜歡在數字上進行改動。

      三、遇到太絕對的說法要提高警惕,不符合中庸的選項有可能是錯誤的。同時正確的選項通常是辯證的表述,錯誤的選項往往脫離實際。

      【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黑土地保護作為一件大事來抓,把黑土地用好養好!吨腥A人民共和國黑土地保護法》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下列表述不符合該法規定的是:

      A.黑土層深厚、土壤性狀良好的黑土地劃入永久基本農田,重點用于糧食生產

      B.除國防建設項目選址無法避開外,其他建設項目一律不得占用黑土地

      C.無法修復的黑土地不列入黑土地保護范圍進行修復

      D.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黑土地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黑土地保護法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2022年版《黑土地保護法》第二十一條第一款規定,建設項目不得占用黑土地;確需占用的,應當依法嚴格審批,并補充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此法條并未明確說明國防建設項目選址,B項意思表述與法條原文不符,當選。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技巧:以上題目符合我們的第三條秒殺計,B項“一律不得”的說法過于絕對,過于絕對的選項很有可能是錯誤選項。

      2025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本次共招錄3.97萬人,職位表下載入口:點擊下載2025國考行測答題技巧:華圖老師分享10個訣竅2025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職位表

     掃碼回復25國考,

      領取25國考職位表、歷年國考各崗位進面分數、報考職位人數統計表、歷年珍題

    2025國考行測答題技巧:華圖老師分享10個訣竅

    2025國考行測答題技巧:華圖老師分享10個訣竅

    2025國考行測答題技巧:華圖老師分享10個訣竅

      四、詩詞哲學題不會做,找關鍵詞定主體,使用關鍵詞對應法。

      【例】下列哪項不屬于古人的林業思想?

      A.孟春之月,禁止伐木

      B.斧斤以時入山林,林木不可勝用

      C.凡有地牧民者,務在四時,守在倉廩

      D.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長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林業思想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凡有地牧民者,務在四時,守在倉廩”出自《管子·牧民》,是指作為一個國家的君主,必須致力于四時農事,確保糧食儲備。管仲把農業生產與國家富強聯系起來,強調農業生產的重要性,這屬于農業思想,而非林業思想。因此,選擇C選項。

      解題技巧:以上題目符合我們的第四條秒殺計。本題可根據關鍵詞進行秒殺,ABD三項的選項中都帶有與“木”有關的關鍵字,例如:伐木、山林、林木、草木等,而C項沒有出現與林木相關的字眼,所以可以直接選擇C項。

      五、本質出發點落腳點,實在不會選民意,題目或者選項中,出現本質、出發點和落腳點這幾個關鍵詞,一般和人民群眾有關。

      【例】《中國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大原則,描繪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藍圖、新愿景、新目標。全面深化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

      A.保持戰略定力,保持政治堅定性

      B.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C.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

      D.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黨政專題知識。

      第二步,《中國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定信心,凝聚共識,統籌謀劃,協同推進,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加廣闊的前景。因此,選擇C選項。

      解題技巧:以上題目符合我們的第五條秒殺計,題干中出現了出發點和落腳點,只有C項包含了人民,C項為正確選項。

      六、四個選項有三個同,選擇那個存異滴。四個選項有三個選項是一致的,我們都不能選,要選擇不一致的選項。

      【例】關于中國外交,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周恩來和陳毅都曾擔任過外交部長

      B.委內瑞拉是第一個同新中國建交的拉丁美洲國家

      C.“另起爐灶”是毛澤東在新中國成立前夕提出的外交方針

      D.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鄧小平提出“韜光養晦、有所作為”的外交戰略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中國外交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第一個同新中國建交的拉美國家是社會主義國家古巴,于1960年9月28日與中國建交,而委內瑞拉同中國建交是在1974年。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技巧:以上題目符合我們的第六條秒殺計,ACD都有國家領導人,唯獨B沒有,B項為錯誤選項,本題是選非題,因此選B。

      言語理解與表達

      國考言語試題更側重于對考生語言文字的應用能力測試,為了摸清每位考生的真實水平,保證考試的公平公正,試題的命制也在盡可能保持中立客觀,讓每位考生能夠就題目本身的理解而做出選擇,無需牽扯過多自身的主觀經驗,所以,言語試題雖分為了多個題型和考查形式,但要又快又準選出答案,熟練運用以下訣竅就會事半功倍。

      一、把握兩大宏觀方向

      (一)把握試題考查目的,明確解題方向。

      結合往年試題和國考大綱,不難發現,言語試題主要注重七大能力的測查,透過現象看本質,我們又能將之分類為四類形式:主旨類閱讀理解(主旨概括、意圖判斷、標題選擇、態度理解)、細節類閱讀理解(細節理解、詞句理解)、銜接類語句表達(語句排序、語句填空、下文推斷)、填空類遣詞用字(邏輯填空)。不同的考查目的蘊含著不同的解題方向,也就是解題重心不一樣,這就要求我們第一步必然是判定題型,迅速找準“突破口”:

      主旨類閱讀理解——運用關聯詞、行文脈絡、關鍵詞等技法有詳有略迅速把握文段重點;

      細節類閱讀理解——結合問法和選項,快速定位,準確理解關鍵信息,比對選項與原文;

      銜接類語句表達——把握文段主題,理解句間邏輯關系,理順行文脈絡,緊扣話題一致;

      填空類遣詞用字——理解語境信息,比對詞義及用法差異,挖掘照應提示,恰當匹配。

      (二)學會從文段材料中挖掘答案提示信息。

      言語試題都需依據題干給定的材料來解答,懂得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極為關鍵。具體來說:

      側重于考查理解能力的題目,其問題的設定都是基于文段內容,或是根據文段主旨句實現對中心意思的理解,或是結合上下文內容對文段某一細節信息或指定詞句進行理解,都是從對文段內容做某個角度的重點理解,答案的選擇應“從文段中來,到文段中去”,不能主觀臆斷。

      側重于考查表達能力的題目,更要嚴格遵循文段原意將作者想要闡述的內容補充完整。要為文段選擇準確、恰當的表達內容,不但應準確理解文段已知內容,而且需重點分析上下文語境,最為關鍵的是,把握文段闡述的話題,正確答案的內容必然與文段話題保持一致。

      總之,言語試題解題關鍵在于對文段內容的理解,文段不僅限定了答案應表示的含義,而且也與答案內容相照應,對選出正確答案有提示作用。

      二、巧用兩大關鍵技法

      言語解題難點在于文字多耗時久、選項干擾性強,因此我們需要著力提升自己閱讀文段的速度和比對選項的能力,在此,圍繞這兩點,我們建議大家靈活運用以下技法:

      (一)文段理解技巧

      文段的理解重點在于通過分析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明確文段的行文結構,通過對文段主要闡述內容與輔助論證內容的區分,獲知文段強調的重點內容和非重點內容,如此能夠達到三點效果:一是鎖定中心句,攻克主旨類閱讀理解題;二是速讀或略讀輔證非重點內容,排除非重點選項,也可通過非重點內容推斷重點內容;三是明確句與句之間的邏輯關系,不僅能理清句與句之間的先后順序,有助于解答語句排序題,而且能在把握文段話題的基礎上準確分析上下文語境,有助于解答語句填空、下文推斷和邏輯填空題。

      在此,提醒各位考生注意辨別常被用作輔證內容的背景鋪墊、舉例論證、援引觀點、原因論證、反面論證等各類論證方式,把握文段理解技巧,提升解題速度,保證解題準度。

      【例題】(2024 國考)現實生活中的案件事實總是相當復雜,很多時候國家機關一時難以查明案件真相。即使案件事實清楚,如果其性質處于一般違法行為與犯罪行為的臨界線上,在法律適用層面仍是刑法理論與司法實踐的難點。行政執法人員與刑事追訴人員對相關法律的理解可能也會存在一定差異。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行刑銜接”不再是單純的由行政執法到刑事司法的銜接,也可能是由行到刑再到行、由刑到行再到刑的銜接。正因為如此,有的法律明文規定了多環節的移送。

      這段文字意在:

      A.剖析目前“行刑銜接”導致的多重復雜狀況

      B.強調區分一般違法行為與犯罪行為的必要性

      C.解釋“行刑銜接”中出現多環節銜接的原因

      D.探討實踐中影響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因素

      【技法應用】文段開篇介紹現實生活中的案件事實很復雜,接著通過“即使”舉例假設一種情況論證其復雜性。然后論述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行刑銜接”也可能是由行到刑再到行、由刑到行再到刑的銜接,最后通過“正因如此”總結全文(前文為原因解釋),論述有的法律明文規定了“行刑銜接”中多環節的銜接。文段為“分—總”結構,最后一句為文段重點,強調在多種因素影響下,“行刑銜接”出現了多環節移送。C項為重點的同義替換,符合文段意圖。A項、D項為原因解釋的內容,排除;B項為舉例解釋的內容,排除。因此,選擇C選項。

      (二)選項比對技巧

      言語解題過程中,考生經常會在排除兩個選項之后,在余下的選項中難以抉擇,有時甚至索性放棄思考直接猜答案,這當然不可取。遇到這種情況應當重點關注兩個選項之間的最大差異,包括闡述主體、話題核心等方面的不同,判斷出與原文強調的內容相符的選項。對于四個或三個選項的比對也是如此,觀察其闡述角度、語意側重等方面的不同,選擇最符合題目要求的選項。

      可利用主體排除法,在選項選擇時,排除掉選項陳述主體與文段陳述主體不一致的選項。針對主旨類閱讀理解題,還可運用排同求異法,四個選項中,若其中某兩個或三個選項表述意思相同或極為相近,則這些選項均應予以排除;在討論話題與原文一致的前提下,答案很有可能是在一對互相矛盾的選項中做選擇。針對細節類閱讀理解題或者語句表達類的題目,可考慮相對絕對法,過于絕對化表述的選項通常不是正確答案,而相對化、不確定性的表述大多是正確答案,該方法在運用時,一定要結合語境信息進行準確判斷。

      從材料篩選到選項編輯再到擬定成題,言語命題可謂環環相扣步步為營,“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言語備考想要輕松高效,希望大家在常規技巧學習或刷題之余多多審思明辨。

      判斷推理

      一、樣式運算之定義疊加

      (一)題目特征:

      1. 圖形格局相同,在相同位置上填充的內容不同;

      2. 填充內容:主要是黑色白色,也可以是陰影、星星或其他小元素;

      3. 出題形式多為九宮格和兩組式。

      常見框架:

    2025國考行測答題技巧:華圖老師分享10個訣竅

      填充內容:

    2025國考行測答題技巧:華圖老師分享10個訣竅

      (二)做題技巧:

      1. 相對位置才能進行相加運算;

      2. 黑與白,或者其它形式都可以相加運算;

      3. 無固定的加法交換律,“黑+白”與“白+黑”的運算結果可能不同,一定要按照給定題干的圖形規律進行相加;

      4. 一題一規律。

      二、六面體之相對面排除法:

      (一)識別方法:

      1.立體圖中:

      存在相對關系的兩個面,在立體圖形中能且只能看到其中一個。

    2025國考行測答題技巧:華圖老師分享10個訣竅

      2.展開圖中,相對面的分布方式可以分成以下兩種:

      (1)相間隔排列:如下圖所示,1-3、4-5、2-6為三組相對面;

    2025國考行測答題技巧:華圖老師分享10個訣竅

      (2)Z字型兩端:在一些展開圖中,除了間隔分布外,還有一些相對面分布在Z字型兩端(僅隔一行或一列)。

    2025國考行測答題技巧:華圖老師分享10個訣竅

      (二)做題技巧:

      在實際做題的過程中,出現折紙盒類的題目,我們首先可以在題干的展開圖中找到三組相對面,然后根據相對面的情況判斷選項中的折疊方式是否正確。

      三、定義判斷之主客體

      主體:指的是這個概念行為或動作發出的對象,一般在定義項的最前方。

      客體:動作的承受者,一般處于定義項的結尾部分。

      考題中常見的主客體有:

      1.機關單位:權力機關、司法機關、行政機關

      2.事業單位:學校、醫院

      3.企業:國有企業、私營企業、外資企業

      4.群團組織:消費者協會、婦聯、紅十字會

      判斷方式:考試中,有一些題目是可以直接通過對主體的辨別來快速排出選項的。比如下面這道題:

      行政指令是指行政主體依靠行政組織的權威,運用行政手段,包括行政命令、指示、規定、條例及規章制度等措施,按照行政組織的系統和層次進行行政管理活動的方法。

      【技巧應用】 “行政主體運用行政手段進行行政管理”,主體為“行政主體”。而選項中發起動作的主體,不屬于行政主體時,即可判斷為錯誤選項。

      四、類比推理之造句子

      利用語感對題干和選項給出的詞語分別進行造句,通過句子的結構辨析詞項之間的關系。造句時要注意把握以下三個原則:

     、僬Z句通順

      如:保衛軍隊可以避免戰爭,這句話中“保衛”和“軍隊”一般沒有這樣搭配使用的,造成了語句不通順的情況。

     、诰涫较嗤

      如:“歌手唱歌”和“漁民編織”,兩個都是主謂形式的短語,但“編織”是及物動詞而“唱歌”是不及物動詞,二者略有區別。

     、酆虾醭@

      如:記者用攝像機寫新聞稿,這就是有悖常理的句子,現實中顯然不是用攝像機來寫新聞稿的,不能為了選擇某個選項而強加硬套。

      五、真假推理之找矛盾

      (一)概念說明

      ?嫉拿荜P系:

    2025國考行測答題技巧:華圖老師分享10個訣竅

      2. 矛盾關系的性質:

      必有一真,必有一假

      即:兩句話互為矛盾關系,如果其中一句為真,那么一定可以判定另一句為假。反之,如果其中一句為假,一定可以判定另一句為真。

      (二)解題技巧

      先找矛盾,再看其余信息,后得結論。

      若題干信息為,“以上論述中只有一個猜測正確”,說明除了有矛盾關系的兩個句子外,其他信息均為假;若題干信息為,“以上論述中只有一個猜測錯誤”,說明除了有矛盾關系的兩個句子外,其他信息均為真。

      六、分析推理之排除法

      由于大部分題目均是單選題,四個選項中必然剛好有一個正確的,因此可以把題干的條件一一去驗證每個選項,把不符合的均予以排除,直至排除剩余一個選項,即為正確答案。

      該方法快速簡便,只需要選出唯一正確的選項即可,到此為止,不需要把每一個選項驗證到底。

      例如:

      題干條件:①男性;②中國人;③科學家。

      A. 居里夫人

      B. 袁隆平

      C. 吳京

      特別注意使用條件:在選項信息充分的情況下可以使用排除法。

      排除法可以是從題干到選項進行信息匹配比對,排除不符合題干信息的選項,也可以是選項整體代入題干進行排除。

      數量關系

      一、方程法

      方程法是解決數量應用問題的最常用方法,在基礎應用題,工程問題、經濟利潤問題、行程問題等比例問題,最值問題、容斥原理等計數問題中都有廣泛應用。熟練掌握方程列式及解方程技巧,對解題有很大幫助。

      1. 適用題型特征:題目中存在等量關系。

      (1)出現總和;

      (2)出現“比”“是”“多”“少”等表示關系的字眼;

      (3)出現分號;

      (4)其他隱藏的前后不變量或公式。

      2. 設未知數的方法:

      (1)求誰設誰;

      (2)設中間變量(中間變量中包含設份數等);

      (3)可以設有意義的漢字。

      3. 解方程:

      (1)基本方程:移項、化簡和求解;

      (2)基本方程組解題方法:代入消元法、加減消元法。

      4. 不定方程求解技巧:

      (1)代入排除法,將選項作為已知量,看是否滿足題意;

      (2)數字特性法(2、3、5),奇偶特性、因子特性、尾數特性等;

      (3)不定方程組中,未知數無整數限制,可用賦“0”法。

      二、代入排除法

      代入排除法是指將選擇題的選項代入原題目,與題意不符的選項即可排除,最終得出正確答案。在數量關系特定題型中,如選項信息充分的應用題、年齡問題、多位數問題、余數問題、不定方程等優先使用,同時代入排除法還是在復雜數量運算題的終極技巧。熟練使用代入排除法不僅能提高做題效率,還能在一籌莫展時柳暗花明。

      (1)最值代入:問最大、至多、最多等,優先代入最大選項;問最小、至少、最少等,優先代入最小選項。

      (2)居中代入:代入中間值,判斷偏大還是偏小,從而確定正確選項。

      (3)最簡代入:優先代入整數選項、簡單選項。

      三、數字特性法

      數字特性的應用,其實是一種特殊的代入排除法。數字特性包括:奇偶性、整除特性、倍數特性等。利用數字的特殊性質可以提高解題效率。

      【例】四年級有4個班,不算甲班其余三個班的總人數是131人;不算丁班其余三個班的總人數是134人;乙、丙兩班的總人數比甲、丁兩班的總人數少1人,問這四個班共有多少人?

      A.177 B.178

      C.264 D.265

      分析:常規方法可通過方程法求解。設甲、乙、丙、丁四個班人數分別為a、b、c、d。根據三個班的總人數是131人、134人,可得b+c+d=131,a+b+c=134,得2(b+c)+(a+d)=265。由乙、丙比甲、丁少1人,可得(a+d)-(b+c)=1。解得a+d=89,b+c=88。故四個班共有89+88=177(人)。

      用奇偶特性法和代入排除法解題。由于乙、丙總人數比甲、丁總人數少1人,可知四個班總人數為奇數,排除B、C項。由于4個班總人數小于131+134=265,排除D項。因此,選擇A選項。

      數字特性的熟練運用需要具備一定的數字敏感性,因此要掌握一些基本知識。

      1. 奇偶特性

      奇數±奇數=偶數;偶數±偶數=偶數;奇數±偶數=奇數;

      奇數×奇數=奇數;偶數×偶數=偶數;奇數×偶數=偶數。

      2. 整除特性

      一個數能被2(或者5)整除,當且僅當末一位數字能被2(或者5)整除;

      一個數能被4(或者25)整除,當且僅當末兩位數字能被4(或者25)整除;

      一個數能被8(或者125)整除,當且僅當末三位數字能被8(或者125)整除;

      一個數能被3(或者9)整除,當且僅當其各位數字之和能被3(或者9)整除。

      3. 倍數特性

    2025國考行測答題技巧:華圖老師分享10個訣竅

      如果,則a是m的倍數;b是n的倍數;應該是的倍數。

      四、賦值法

      賦值法是給予某些未知量一定的特殊值,從而達到簡化問題的目的,實際上賦值法所體現的是從一般到特殊的轉化思想,即把抽象問題具體化,把未知數變成已知數。

      賦值法在許多總量比例關系類題目中有很廣泛的應用,如工程問題中賦值總量最為常見。

      1. 適用范圍

      (1)工程問題、行程問題、經濟利潤問題、平均數問題、溶液問題等比例問題題型;這一部分問題通常有“A=B×C”的式子,在該式中如果只給出了其中一個量或者未給出任何一個量的時候,可采用賦值法。

      (2)題目中未給出明確數值,出現了較多的分數、百分數、比例等。

      2. 賦值技巧

      在形如“A=B×C”的式子中:

      (1)當B或C有比例關系時,優先給B或C賦值;

      (2)當B、C沒有比例關系時,觀察A,若A不變,優先給A賦值(賦值為B或C的公倍數);若A變化,給B或C賦值。

      【例1】某企業四月的營業額比三月的營業額多三分之一,五月的營業額比四月多三分之一,則三月的營業額比五月的營業額少:

    2025國考行測答題技巧:華圖老師分享10個訣竅

      A. B.

    2025國考行測答題技巧:華圖老師分享10個訣竅

      C. D.

    2025國考行測答題技巧:華圖老師分享10個訣竅

      分析:題干中均為比例關系,所求也為比例關系,此時可考慮用賦值法解題。賦值三月的營業額為9,則五月的營業額為9×(1+)×(1+)=16,故三月的營業額比五月少。因此,選擇D選項。

      【例2】演唱會門票300元一張,賣出若干數量后,組織方開始降價促銷。觀眾人數增加一半,收入增加了25%。則門票的促銷價是:

      A.150元 B.180元

      C.220元 D.250元

    2025國考行測答題技巧:華圖老師分享10個訣竅

      分析:根據收入=單價×人數,“人數增加一半”,即給出人數的比例關系,優先按照比例關系給人數賦值,故賦值原購買人數為2人,則現在的購買人數為2×(1+50%)=3(人)。由收入增加25%,則現在的收入為300×2×(1+25%)=750元,故門票促銷價為(元/張)。因此,選擇D選項。

      資料分析

      一、加減法速算

      1. 截位法:根據選項,可以將多位數據進行截位。截位過程中需要注意四舍五入,且優先從大數(即位數多的)開始截位,其他數據舍相同。截位保留位數越多,計算越精確。

      【例】計算47321-3753=?

      A.43568 B.44567

      C.42376 D.41260

      分析:觀察選項前兩位不同,截位舍相同進行估算,即473-38=435,選擇A。

      2. 尾數法:主要用于簡單加減計算,當選項與材料的精確度一致且尾數出現不同時,在計算加減法類題目時優先計算尾數。

      【例】計算5982019+3315504=?

      A.9297522 B.9297523

      C.9297524 D.9297525

      分析:觀察選項位數不同,利用尾數法估算:9+4,尾數是3,選擇B。

      二、乘法速算

    2025國考行測答題技巧:華圖老師分享10個訣竅

      【例】某公司某年計劃完成銷售額5934萬元、利潤1847萬元。前兩個月已經完成了計劃銷售額的19.46%和計劃利潤的16.89%。請問前兩個月已經完成的銷售額與利潤分別為多少萬元?

      A.1155,297 B.1155,312

      C.1204,297 D.1204,312

    2025國考行測答題技巧:華圖老師分享10個訣竅

      分析:已知計劃量和完成計劃比例,求已完成計劃量,使用計劃量×計劃比例進行計算,代入數據后求得。乘法速算考慮放縮法,即5934×19.46%<6000×20%=1200,1847×16.89%>1800×=300,因此,選擇B選項。

      三、除法速算

      1. 截位直除

      (1)左二截:

      除法類題目中,當選項首位不同時,可以將分母從左向右截取前兩位來計算,第三位進行四舍五入處理即可。

      (2)留三個:

      除法類題目中,當選項首位相同,第二位不同時,可以將分母從左向右截取前三位來計算,第四位進行四舍五入處理即可。

      (3)精確計算:

      除法類題目中,當選項首兩位都相同,或者很接近時,需要進行精確計算,考慮誤差分析或者不處理任何數據,直接計算。

      (4)截位舍相同:

      除法類題目中,當分母或分子中出現加減法計算時,可以依據選項將分子或分母進行截位舍相同處理。

    2025國考行測答題技巧:華圖老師分享10個訣竅

     。

      A.21.33 B.24.21

      C.26.02 D.23.31

      分析:觀察選項首位相同,第二位不同,分子分母有加減法應當截位舍相同,將分子分母從左向右截取三位計算,分母為673-205=468,分子為8214+4051=12265,分子分母相除的商首兩位是26。因此,選擇C選項。

      2. 以乘代除

      根據乘除互為逆運算的原理,在特殊條件下,也可把除法轉化為乘法運算。在資料分析的基期量計算中有較多運用,即:

    2025國考行測答題技巧:華圖老師分享10個訣竅

      3. 特殊分數法

      特殊分數法是指題目中的百分數位于一個比較特殊的分數值附近,將其轉化為簡單分數參與計算。在資料分析的增長量計算中使用廣泛,即

    2025國考行測答題技巧:華圖老師分享10個訣竅

      想要游刃有余的利用特殊分數法,需要對百分數和分數的轉化規律非常熟悉,可以參照下表進行記憶。

    2025國考行測答題技巧:華圖老師分享10個訣竅

    國家公務員考試網推薦:

    招考信息】【考試公告】【職位表】【報名時間】【報名入口

    準考證打印】【成績查詢】【面試名單】【錄用公示】【考試快訊

      以上是2025國考行測答題技巧:華圖老師分享10個訣竅的全部內容,更多關于國家公務員考試,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的信息敬請加入國家公務員考試群 國家公務員考試群,及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國家公務員考試網。

    關鍵詞閱讀: 國家公務員考試

    (編輯:廣東華圖)

    關鍵詞搜索:國家公務員考試
    有疑惑?在線客服幫你

    公告什么時候出?

    報考條件是否符合?

    公考小白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怎么領?

    • 掃碼下載:華圖在線APP
    •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華圖公考學堂
    • 掃碼進入官網微博:廣東華圖

    考試工具更多

    最新招考
    照片調整
    直播講座
    備考資料
    考試信息
    試題資料
    輔導課程
    華圖題庫
    首頁 招考信息 網站地圖 返回頂部
    色欧美性video视频,欧美成人全部免费,欧美午夜影院,欧美黄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