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招考公告公布!公務員國考職位表2024_國家公務員專題網站
2023-10-16 19:08 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來源:廣東華圖教育
最新招考公告公布!公務員國考職位表2024_國家公務員專題網站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國家公務員欄目由提供,更多關于公務員國考職位表2024,國家公務員專題網站,國家公務員考試國家公務員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快,速看!2024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告已出,下半年第一個考編機會來了。國家公務員考試資料網為同學們匯總了2024四川公務員國考報名職位表、2024年國家公務員報名職位等考試信息,如果不甘于淪為陪跑者,就需要主動出擊,搶占先機,提前制定科學合理地備考規劃,國考公告已出,建議考生們抓緊今年的上岸機會,越早上岸越好
點擊查看:2024國家公務員考試職位表
【2024國考如何選擇報考崗位?】
2024國考報名工作已啟動,報名正在火爆進行中,你選好崗位了嗎?
常常有考生抱怨國考崗位匹配性太高,選來選去沒有一個適合自己的,事實真是如此嗎?國家公務員考試資訊網整理了202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選崗技巧,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一、選擇成功概率高的崗位
根據歷年國考報名數據的統計,每年都會有一些崗位報名人數達不到開考比例或者無人問津,大家可以重點關注一下這些崗位,看自己是否符合招錄條件,而且選崗位首要標準是這個崗位考上的概率要大,那么這時候就要遵循一個原則:就高不就低,換言之,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選那種約束條件更多、要求更高的崗位。
二、比對歷年國考報考數據,對想要報考的地區、崗位等作考慮
下載前三年的崗位表,根據實際情況(想去的地區、學歷、是否黨員、是否下過基層、專業、男女、招考幾人、是否應屆、崗位是否喜歡等) 篩選崗位。
小tips:應屆生盡量選應屆,競爭壓力小,同樣報考人數的情況下,應屆生很有可能是報著玩玩的。
但是往屆生肯定都是奮力一搏的,從歷年的最低分數線我們也能看出,應屆的錄取分數線要比往屆低一些。
保留剩下的崗位,對比這三年的崗位尋找規律,大概可以確定自己比較心儀的前三名崗位。
下載前三年崗位的分數線表,查詢你想報考的崗位近年最低分數線。一來可以比較這些崗位的分數線高低,擇優選擇更容易成功的崗位。二來心里可以有一個底,自己應該朝著多少分努力。
三、選擇發展前景好的崗位
對于職業的發展前景,考生們各有思路,有的考生傾向于選擇好的平臺,有的考生傾向于選擇施展自己的專業才能,都有一定道理。
1.追求高層級
有些考生對于平臺的層級最在意,認為高層級平臺可以接觸到高水平、大視野的人物和機遇,這種想法具有深厚的社會基礎,也為大眾所認可。
2.充分施展才華
有些考生在校期間專業水平高、技能精良,有志于通過公務員考試實現自己的專業能力,充分發揮優勢助力自己職業大踏步向前。公務員招錄的宗旨也是要實現人崗相適,也需要高水平專業人才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總體來說,國考選崗位,要選對,但是更要選發展好的。希望各位考生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并達成心愿考上理想職位。
【2024國考選擇報考崗位可以參考歷年報考信息、進面分數等】
另外,往年國考的報考信息和錄取信息對報考階段的選崗是非常有參考價值的,你了解歷年國考進面分數線,根據數據篩選對比,更能選出你心儀的職位,比起茫無目的的選崗,而通過比對歷年國考報考數據進而找出自己要報考的崗位,這樣的選崗更有方向。
2023年國考國稅系統入面分數最高的十大用人司局
歷年國考(清遠地區)報考分析及進面分數線參考
。〝祿䞍H截取一部分)
掃碼領取,歷年國考報考分析/進面分數線/備考資料
【2024國考筆試考試筆試科目考什么?】
2024年國家公務員筆試時間定于11月25日-26日,其中,筆試包括公共科目與專業科目。
公共科目為所有崗位必考科目,包括《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簡稱行測)與《申論》兩個科目。按照中央機關及其省級直屬機構綜合管理類職位、市(地)級及以下直屬機構綜合管理類職位和行政執法類職位,共設置三類試卷。
行測試卷包括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系、判斷推理、資料分析5個科目。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為客觀性試題,考試時限120分鐘,滿分100分。其中,省級(含副省級)以上試卷共135道題,市(地)級以下試卷和行政執法類試卷共130道題,缺少的五道題為數量關系題。申論為主觀性試題,考試時限180分鐘,滿分100分。
申論科目三套試卷會引用不同的材料,有些年份的考試也會出現部分材料相同的情況,但材料數量、題型、題量大致相當,材料主題比較接近,只是省級以上(含副省級)試卷難度略高于市(地)級和行政執法類試卷。
專業科目考試較少,一般只有對技術性要求很高的崗位才會考察對應的專業科目,例如銀保監會、非通用語職位、公安類職位等。
【2024國考筆試備考試題練習】
第一部分 常識判斷
( )是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其詩以七絕見長,被后人譽為“七絕圣手”。
A.王維
B.岑參
C.高適
D.王昌齡
【答案】D
第二部分 言語理解與表達
【例2】鄉村振興根本上是要實現農村經濟增收和農民收入提高,其前提是提高勞動生產率水平。由于農業行業天然具有較大風險的特征,因而需要政府引導更多資本、有效分散風險的金融制度安排和其匹配,通過產融結合完善農業產業鏈;通過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農業產業升級,將勞動力、土地、資本等生產要素更多投入到附加值高的綠色優質安全和特色農產品上,提高農產品的質量,滿足人民對高品質農產品的需求。
以下最能概括這段文字主要內容的是:
A. 鄉村振興的體制機制創新
B. 鄉村振興的本質和基礎
C. 鄉村振興戰略的實踐
D. 鄉村振興戰略的改革
【答案】A
【解題思路】
根據文意可知,文段開篇引出的主體是“鄉村振興”,然后第二句話通過分析原因引出了“因而”之后的結論,所以文段的重點話題就是強調如何做來實現鄉村振興。因此本題通過主體排除法可以排除C項和D項,因為C項和D項強調的主體是“鄉村振興戰略”,兩者主體不一致。
但是這道題通過主體排除法并不能排除B項,因為主體都是“鄉村振興”,這個時候我們就得分析重點句中的話題了,文中說的是“金融制度”、“農業產業鏈”、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側重的是體制機制在原有基礎上的創新,故通過“主體詞+內容”的方式可以確定文段的話題談的是鄉村振興的體制機制創新。
通過這兩道例題可以發現這兩個方法之間應該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在片段閱讀類的題目中,當四個選項中的主體詞都不一致的時候,確定了主體以后運用主體排除法可以幫助我們快速的排除干擾項;可是當四個選項主體一致或部分主體一致的時候我們就得進一步確定它所側重的內容,也就是具體的話題,這樣才能最終排除干擾。
點擊查看>>>更多關于國考題目,請查看歷年試題
『2024國家公務員考試專用教材』2024國家公務員考試圖書合集
喜訊:為了考生有針對性的備考國家公務員考試,廣東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強勢推出了國家公務員考試復習教材,讓考生的備考全方位,更有效,信心爆棚!
點擊購買:2024版全新升級公務員考霸筆記易錯題集 |
點擊搶購2024版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 (行測+申論)教材 2本
點擊搶購2024版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行測+申論) 教材+真題 4本
溫馨提示
歡迎您選擇華圖小店,在這里,我們向您承諾,本書店出售圖書均為正版圖書,請您放心購買!
點擊進入>>>2024國家公務考試錄用系統
【峰會解讀】:2024國考公告解讀峰會暨新大綱產品發布會
【職位篩選】:2024國家公務員考試職位表查詢(點擊篩選)
【報名入口】:2024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入口(點擊進入)
【筆試禮包】:2024國家公務員筆試大禮包(點擊購買)
【報考指南】:2024國家公務員考試報考指南(點擊查看)
國考各省每日報名動態:2024國家公務員考試各省報名人數統計(同步更新)
國考廣東每日報名動態:2024國家公務員考試廣東報名人數統計(同步更新)
廣東華圖教育提供國家公務員考試筆試培訓班,幫助廣大考生輕松應對2024國考!全程助學計劃,階梯教學、題海沖刺,先做題再解析,從基礎到提升再強化,贏戰國考我們需要的就是一次專項培訓!趕快加入我們吧,讓汗水與夢想在這段拼搏的日子里揮灑光芒,助國考的成績熠熠生輝 >>>>2024國考筆試教材 |
202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錄用系統筆試階段信息匯總 | |||||
考試環節 | 時間 | 國家公務員筆試重點必備 | 2024國考-華圖助力 | ||
公告發布 | 10月14日 | 國考公告丨國考職位表丨國考職位查詢 | 2024廣東國考筆試備考 2024年國家公務員筆試《理論全解》(常識判斷) 2024年國家公務員筆試《理論全解》(數量+資料) 2024年國家公務員筆試《理論全解》(言語理解) 2024年國家公務員筆試《理論全解》(判斷推理) 2024年國家公務員筆試《理論全解》(行測) 2024國考筆試用書 |
||
報考指南 | 10月14日 | 專業參考目錄丨考試大綱 2024國考公告大綱解讀峰會 |
|||
報名時間 | 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期間 | 報名入口丨報名流程 | 報名推薦表 | |||
繳費說明 | 11月1日0:00至11月6日 24:00 | 繳費入口 | |||
準考證打印 | 11月20日0:00至11月26日15:00 | 準考證打印入口 | |||
筆試時間 | 11月25日-26日 | 2024國考行測丨2024國考申論 | |||
成績查詢 | 1月中旬 | 2024國考成績查詢入口丨資格審查丨分數線 |
以上是最新招考公告公布!公務員國考職位表2024_國家公務員專題網站的全部內容,更多關于公務員國考職位表2024,國家公務員專題網站,國家公務員考試國家公務員的信息敬請加入國家公務員考試群 ,及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國家公務員考試網。
關鍵詞閱讀:
(編輯:廣東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