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行測邏輯判斷中的真假“美猴王”
2022-11-25 19:10 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來源:廣東人事考試網
公務員行測邏輯判斷中的真假“美猴王”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行測試題欄目由提供,更多關于公務員行測,邏輯判斷,真假美猴王,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試題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在判斷推理中有一類題型叫真假推理,該類題目初次接觸會覺得難,像美猴王一樣真假難辨,但是掌握技巧之后就可以快速拿下。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真假推理題目吧。
1.如何識別真假推理題目?
首先,真假推理題目最明顯的特征就是會在提問中限定題干信息幾真幾假,比如上述四個人的陳述只有一個人錯,或者只有一個人的猜測正確等;其次,題干中通常會出現多個論斷;然后,提問方式通常為“下列哪個判斷一定為真?”最后,真假推理題目需要運用矛盾或者反對關系來辨別真假。
2.如何解答該類題目?
第一步:識別題型。根據提問方式和題干中對真假信息的限定來快速識別真假推理題型;
第二步:找關系。真假推理題目的切入點就是找到矛盾或者反對關系。
第三步:看其余。找到矛盾或者反對關系之后,繞開矛盾或反對關系,而是結合題干對真假情況的限定,來判斷其他信息的真假情況。
第四步:回到關系。最后一步就是在其他信息真假的基礎上來推出矛盾或反對關系中到底哪個信息為真,哪個信息為假。這一步不是所以的題目都需要,具體看題目來定。
3.例題展示
冬季來臨,某社區的志愿者組織了一場為流浪人員送溫暖的義捐活動,在眾多義捐物品中,有兩床棉被的捐贈者沒有留下姓名。根據工作人員回憶,可以斷定是小張、小鄭、小胡、小黃中的兩個人捐的。面對詢問,四個人分別說了一句話。小張說:“不是我捐的。”小黃說:“是小胡捐的。”小鄭說:“是小黃捐的。”小胡說:“我沒有捐。”
如果這四人中,有兩人說的是假話,有兩人說的是真話,那么以下可能為真的是:
A.如果小黃是捐贈者,那么小張就不是捐贈者
B.如果捐贈者不是小張,那就一定是小黃
C.捐贈棉被的是小鄭和小胡
D.捐贈棉被的是小鄭和小黃
【答案】C
【三級知識點】判斷推理-邏輯判斷-真假推理
【解析】
第一步,確定題型。
題干存在若干論斷和真假限定,確定為真假推理。
第二步,找矛盾。
小黃說的“是小胡捐的”與小胡說的“我(小胡)沒有捐”屬于矛盾關系。
第三步,看其余。
已知矛盾關系必有一真一假,題干真假限定為兩真兩假,故剩下來的小張說的“不是我捐的”和小鄭說的“是小黃捐的”也是一真一假,利用代入法解題。
代入A項:“如果小黃是捐贈者”,那么小鄭說的就是真話,進一步可知小張說的就是假話,即“是小張捐的”,這與A項的“小張不是捐贈者”矛盾,排除;
代入B項:“如果捐贈者不是小張”,那么小張說的就是真話,進一步可知小鄭說的就是假話,即“不是小黃捐的”,這與B項“一定是小黃”矛盾,排除;
代入C項:“捐贈棉被的是小鄭和小胡”,由此小張說的是真話,小鄭說的是假話,與題干不矛盾,符合;
代入D項:“捐贈棉被的是小鄭和小黃”,由此可知小張說的是真話,小鄭說的也是真話,與題干矛盾,排除。
因此,選擇C選項。
通過上述例題的展示,可以看到真假題型的解題起點是特殊關系。所謂的特殊關系主要是矛盾和反對關系等 ,找到特殊關系之后就可以判斷其他論斷的真假,從而找到正確選項。因此,同學們只有熟練掌握特殊關系,才能快速準確的找到正確答案。
以上是公務員行測邏輯判斷中的真假“美猴王”的全部內容,更多關于公務員行測,邏輯判斷,真假美猴王,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試題的信息敬請加入國家公務員考試群 ,及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國家公務員考試網。
關鍵詞閱讀:
(編輯:廣東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