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國考行測判斷推理備考之成語怎么考?
2022-11-16 08:40 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來源:廣東人事考試網
2023國考行測判斷推理備考之成語怎么考?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高分經驗欄目由提供,更多關于國考行測判斷推理備考,國考行測成語,國家公務員考試高分經驗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距離國家公務員考試還有 2 1 天 的時間, 梳理高頻考點成為復習的重中之重 。 那么高頻考點都有哪些呢?像圖形推理中的 一 筆畫 、 對稱性 、 求異,邏輯判斷中的翻譯推理 、 論證 。 除此之外,類比推理中的對應關系 、 并列關系 、包容關系和成語都是考試的高頻考點。今天我們就介紹一些成語在判斷推理中的考察方向。
首先, 成語含義 。 成語含義是從近義詞和反義詞角度考察。 像言語理解與表達中成語都是從含義的角度考察 。 判斷推理中更是從近義反義的角度來考察。例如:近義詞當中考察過,門庭若市和車水馬龍;反義詞當中考察過,門庭若市和門可羅雀。在成語含義中比較重要的辨析就是在近義詞的角度考察的程度增加。 例如: 悶悶不樂和黯然銷魂。 下面看一個例題,進行一下 練習 。
【例】 悶悶不樂∶黯然銷魂
A. 悲歡離合∶悲喜交集
B. 傷春悲秋∶吞聲忍淚
C. 安貧樂道∶樂不思蜀
D. 低唱淺酌∶放歌縱酒
【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
“悶悶不樂”形容心事放不下,心里不快活,“黯然銷魂”指心神沮喪得像丟了魂似的, 二者屬于近義關系,并且后者比前者程度深。
第二步,辨析選項。
A 項:“悲歡離合” 指人生 中經常遇到的悲傷、歡樂、離別、團聚四種境遇,“悲喜交集” 指悲和喜兩種 感情一起涌上心頭,多形容由眼前的歡樂而聯想起過去的悲苦的激動心情,二者不屬于近義關系,排除;
B 項:“傷春悲秋” 形容多愁善感,“吞聲忍淚”形容強忍悲傷,二者無明顯邏輯關系,排除;
C 項:“安貧樂道”指安于貧窮的境遇,樂于奉行自己信仰的道德準則,“樂不思蜀”泛指 樂而忘返或樂而 忘本,二者無明顯邏輯關系,排除;
D 項:“低唱淺酌”指聽人輕柔地歌唱,并自在地慢慢飲酒,形容一種安樂自在的神態,“放歌縱酒”盡情歌唱,放量地飲酒,形容開懷暢飲盡興歡樂,二者屬于近義關系,并且后者比前者的程度深,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
因此,選擇 D 選項。
其次, 成語故事中涉及的人物 。 考察方式分為兩種。第一種是考察涉及的主人公,例如紙上談兵:趙 括 。第二種是考察主人公在故事中是否占主動關系,例如三顧茅廬:劉備。 下面看一個例題, 進行一下練習 。
【例】 三顧茅廬∶劉備
A. 負荊請罪∶藺相如
B. 請君入甕∶周興
C. 雪中送炭∶宋太宗
D. 程門立雪∶程頤
【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
“劉備”是“三顧茅廬”這個典故中的主體,二者屬于典故與主體的對應關系。
第二步,辨析選項。
A 項:“藺相如”是“負荊請罪”這個典故中的客體,主體是廉頗,排除;
B 項:“周興”是“請君入甕”這個典故中的客體,主體是來俊臣,排除;
C 項:“宋太宗”是“雪中送炭”這個典故中的主體,二者屬于典故與主體的對應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
D 項:“程頤”是“程門立雪”這個典故中的客體,主體是楊時,排除。
因此,選擇 C 選項。
【 拓展 】
三顧茅廬:東漢末年,劉備三次到諸葛亮住的茅屋去邀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打天下,最后諸葛亮才答應出來,后喻指一再誠心地邀請。
負荊請罪:戰國時趙國大將 廉頗跟大臣 藺相如不和,后來他認識到了這樣對國家不利, 便脫了 上衣,背著荊條去向藺相如謝罪,請他用荊條責罰,后指主動向對方賠禮認錯,請求對方責罰。
請君入甕:有人告發周興謀反,武則天命令來俊臣審問周興,來俊臣以周興提出的辦法“拿個大甕,周圍用炭火烤,把犯人裝進去”,用來審問周興, 后喻拿 某人整治別人的法子來整治他自己。
雪中送炭:宋太宗在大雪天命開封府尹給貧苦百姓送衣食和煤炭, 后喻在 別人急需的時候給以幫助。
程門立雪:北宋時期,楊時在下雪天拜謁著名學者程頤,程頤瞑目而坐,楊時不敢驚動,在旁站立等待。程頤醒來,門前積雪已經一尺深了,后來用“程門立雪”形容尊師重道,恭敬受教。
最后 , 成語結構考察 。 成語除了考察成語含義之外,還會考察成語的結構。那它是怎么考察的呢? 當題干 中的成語沒有含義的關聯性的時候,我們可以從成語結構入手。成語的結構有很多,小伙伴們可以適當的積累。例如,橫掃千軍為動賓結構,愚公移山為主謂 賓 結構。 下面看一個例題, 進行一下練習 。
【例】 爭分奪秒∶翻山越嶺
A. 深入淺出∶前俯后仰
B. 翻云覆雨∶想方設法
C. 心服口服∶甜言蜜語
D. 以牙還牙∶生氣勃勃
【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
“爭分奪秒”與“翻山越嶺”二者之間沒有明顯的邏輯關系,深度辨析每個成語的詞語結構,“爭分奪秒”中“爭分”與“奪秒”屬于并列關系,且“爭”與“奪”均為動詞,“分”與“秒”均為名詞,“翻山越嶺”中“翻山”與“越嶺”屬于并列關系,且“翻”與“越”均為動詞,“山”與“嶺”均為名詞。
第二步,辨析選項。
A 項:“深入淺出”中“深入”與“淺出”屬于并列關系,但“深”與“淺”均為形容詞,排除;
B 項:“翻云覆雨”中“翻云”與“覆雨”屬于并列關系,且“翻”與“覆”均為動詞,“云”與“雨”均為名詞,“想方設法”中“想方”與“設法”屬于并列關系,且“想”與“設”均為動詞,“方”與“法”均為名詞,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
C 項:“心服口服”中“心服”與“口服”屬于并列關系,但“服”為動詞,“心”與“口”均為名詞,排除;
D 項:“以牙還牙”中“以牙”是“還牙”所采取的方式,屬于方式與目的的對應關系,排除。
因此,選擇 B 選項。
總之, 今天我們給小伙伴總結了 成語的考察方式, 希望各位小伙伴,在以后的做題中可以靈活應用。
以上是2023國考行測判斷推理備考之成語怎么考?的全部內容,更多關于國考行測判斷推理備考,國考行測成語,國家公務員考試高分經驗的信息敬請加入國家公務員考試群 ,及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國家公務員考試網。
關鍵詞閱讀:
(編輯:廣東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