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廣東公務員考試行測判斷推理備考:削弱型題目
2022-08-01 09:47 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來源:網絡
2023廣東公務員考試行測判斷推理備考:削弱型題目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于公務員考試,行測,廣東公務員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在行測可能性推理的削弱型題中,我們常遇到一種選項,就是“另有他因”。這種選項出現頻率很高,但大家會發現,有時我們選了這樣的選項后,卻不是正確答案。究其原因,除了涉及力度比較外,大多數同學還是沒有能夠區分清楚到底選項是另有他因還是無關選項,沒有認清“另有他因”的本質。我們思考一個問題:出現了另外一個原因,就一定是另有他因嗎?其實不然。下面我們通過兩個例子一起來學習一下。
例1
《英國醫學雜志》發表了一篇研究成果:吃白米飯最多的人和最少的人相比,
患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 55%。有人據此得出結論,多吃白米飯易患糖尿病。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削弱上述結論?
A.吃白米飯多的人,其他類型食物的攝入量也高
B.遺傳等其他多種因素,也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
【華圖解析】A。題干結論:多吃白米飯易患糖尿病。A項,吃白米飯的人同時還有另一個特征:其他類型食物的攝入量也高,所以患糖尿病的原因可能不是吃白米飯,而是其他類型食物的攝入量高,另有他因,削弱,保留。B項,遺傳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那多吃白米飯會不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呢?不清楚,無關項,不能削弱,排除。故本題選A。
【要點一】這道題的A、B兩個選項都提及了其他的原因,但為什么一個是另有他因,一個是無關呢?這就涉及另有他因的第一個要點:同主體。兩個原因發生在同一主體上,我們才能說結果的產生可能是因為原因b,而是不是因為原因a。如果沒有發生在同一主體上,則是無關項,不能削弱。
例2
研究顯示,約200萬年前,人類開始使用石器處理食物,例如切肉和搗碎植物。與此同時,人類逐漸演化形成較小的牙齒和臉型,以及更弱的咀嚼肌和咬力。因此研究者推測,工具的使用減弱了咀嚼的力量,從而導致人類臉型的變化。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削弱上述研究者的觀點?
A.200 萬年前人類食物類型發生了變化,這加速了人類臉型的變化
B.在利用石器處理食物后,越來越多的食物經過了程度更高的處理,變得易于咀嚼
【華圖解析】A。題干結論:在200萬年前,工具的使用減弱了咀嚼的力量,從而導致人類臉型的變化。A項,在200萬年前人類食物類型發生了變化,這加速了人類臉型的變化。說明人類臉型的變化可能不是因為工具的使用減弱了咀嚼的力量,而是因為人類食物類型發生了變化。另有他因,削弱,保留。B選項,說明利用石器處理食物使得食物變得易于咀嚼,進而導致人類臉型發生變化,加強了題干觀點,排除。故本題選A。
【要點二】題干和A選項都提及200萬年前這一時期。兩個原因發生在同一時期,我們才能說結果的產生可能是因為原因b,而不是因為原因a。如果沒有發生在同一時期,則是無關項,不能削弱。
通過這兩道題希望大家以后在看到另有他因的時候,能夠準確識別。切記,滿足“同主體”或“同時期”的才是“另有他因”。
以上是2023廣東公務員考試行測判斷推理備考:削弱型題目的全部內容,更多關于公務員考試,行測,廣東公務員考試快訊信息敬請加入廣東公務員考試群,及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
(編輯:廣東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