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發展過程
2022-01-29 13:16 廣東人事考試網 來源:廣東華圖教育
關于漢字發展過程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伙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馃岬,那么既然大家都想知道漢字發展過程,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漢字發展過程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華圖事業單位為大家帶來公共基礎知識《漢字發展過程》,希望可以幫助各位考生順利備考事業單位考試。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中歷史唯一沒有斷流的,在文化起源上來看雖然不是最久遠的,但是中華文明卻具有連續性和包容性。在漢字發展歷史上也經歷了非常重要的幾個時期,這些重要的時期在事業單位考試中也是一大熱點。
一、 甲骨文
我國最早的、體系最為完整的文字是殷商的甲骨文。它以刻在龜甲和骨獸上而得名。其用途是占卜吉兇的“卜辭”,一般將占卜的結果寫在龜甲的左邊,事情發生之后將最終的結果寫于右邊,以便對照。但也有少數是用作“記事辭”。
二、 金文
金文是商周時期刻鑄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在兩周時期(西周、東周)鐘和鼎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金文又稱作“鐘鼎文”或“銅器銘文”。文字多用于記載祀典、賞賜、征伐等有關事項。
三、 大篆
文字發展到周朝,周宣王時期的史官史籀對古文進行了整理,結果產生了“籀書”,即大篆。
四、 小篆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后,統一了文字小篆,小篆又稱秦篆,是秦朝的丞相李斯所創。秦朝將大篆簡化為小篆,統一了文字。
五、 隸書
隸書到了漢朝才發展成熟起來,小篆之后,記錄的書官為了求快,下筆不免寫得草率。久而久之,變成一體,稱之為“隸書”。
六、 楷書
楷書經過200多年的發展、演變,到了漢末魏初由東漢王次仲所創,而三國時期魏國的鐘繇堪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楷書書法家。著名的楷書四大家,他們分別指的是:唐朝歐陽詢(歐體)、唐朝顏真卿(顏體)、唐朝柳公權(柳體)、元朝趙孟頫(趙體)。
七、 行書
行書是介于楷書與草書之間的一種書體。它起始于晉代,至今通行。東晉書圣王羲之的《蘭亭序》是行書的巔峰之作,堪稱天下第一行書,顏真卿的《祭侄文稿》是天下第二行書,蘇軾的《黃州寒食帖》為天下第三行書。
八、草書
草書沿襲多種古文字變化而成,形成于漢代。“草書”尤其是狂草寫出來之后大家都難以辨識,所以它只能作為人們欣賞的藝術作品。
以上為大家歸納了關于我國漢字發展的一些小常識,希望能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祝大家一舉成功,早日上岸。
相關推薦
事業單位備考常識——漢字變遷史
漢字六書以及字形的演化
廣東華圖教育——公職招聘考試培訓機構,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廣東公務員考試網,2022廣東省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新聞多一點——
4、『2022公務員聯考』全國各地省考新考情,看完心中有數!
5、2022年國家公務員及各地方公務員考試公告_職位表_報名信息『匯總』
各位讀者,歡迎進入廣東華圖新聞資訊網!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構成商業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維護您的合法權益。
關鍵詞閱讀: 漢字發展過程
(編輯:廣東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