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廣州公務員行測數量關系中的排列組合問題的逆向思維
2022-01-04 09:08 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來源:廣東分院
2022年廣州公務員行測數量關系中的排列組合問題的逆向思維由廣州公務員考試網行測試題欄目由提供,更多關于廣州公務員行測數量關系,廣州公務員行測試題的內容,請關注廣州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一、排列組合問題的常規思路
排列組合問題作為各省省考中常見的題型,同時也是國考中的必考題型(以近五年國考為參考),是我們在學習數量關系這一模塊時繞不開逃不掉的重難點之一。而我們在初步接觸排列組合之后會發現,很大一部分問題都需要進行分類討論。常規的分類討論思路也就意味著,要把不同情況下所有的方法數全部列舉并計算出來,然后再把每種情況的方法數之間做加法求得最終結果。
二、常規思路的弊端
這種常規的求解思路有兩個明顯的弊端。一,所需列舉的情況比較多,容易漏掉或忽略,可能導致最后的計算結果沒有選項或者選到錯誤選項,無論是哪種情況都浪費了我們的時間并且影響整體思路、情緒;二,計算乘法和加法的次數較多,容易出現計算錯誤,行測考試的時間本就很緊張,我們在計算數量關系題目時一般剩下的時間都不是很充裕,處于一種高壓狀態,所以計算結果出錯后返回檢查的過程也很浪費時間。以上兩個弊端都是排列組合題目的中考生們出現錯誤頻率較高的,也令很多考生每次捶胸頓足拍腿后悔道:“就差一點,怎么就沒想到呢?”。
三、逆向思維的應用
那么為了解決這兩個弊端,逆向思想在這時就會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個排列組合題可能正向求解需要分成兩種或者三種情況,但是逆向求解可能只有一種情況,這就極大的減少了我們的計算量并且降低計算錯誤的概率。
最后但是最重要的一點,逆向思維不難在使用,而是難在主動考慮使用,也就是我們在分析一個排列組合題目時要提前思考能否逆向求解。逆向思想的核心公式非常簡單:總情況數-不滿足條件的情況數=滿足條件的情況數。那么應用這個公式時,題干會在提問時經常出現“至少……”這種類似的表述。
接下來,各位考生一塊兒跟著我通過一道例題來感受一下逆向思維吧!
【例】某高校開設A類選修課四門,B類選修課三門,小劉從中選取四門課程,若要求兩類課程各至少選一門,則選法有:
A.18種
B.22種
C.26種
D.34種
【答案】D
【解析】
解法一:
首先,通過對于題目和題干的分析,我們發現最后要求的是一個7門課程中選擇4門,且滿足“兩類課程各至少選一門”這個條件的選法有多少種,可以確定它是一個排列組合問題。并且只需要選出來而不是排出上課順序,所以整體都是一個組合問題,不涉及排列。最重要的一點是題目要求出現了“至少……”的表述,所以大概率是要分不同情況討論的。
那么我們的正向思維就是先分析出滿足條件的課程門數選擇有幾種,再把幾種情況的選法全部相加,思路如下:
要使兩類課程各至少選一門,則有三種情況:
1、A類一門,B類三門,
=4種;
2、A類兩門,B類兩門,
=18種;
3、A類三門,B類一門,
=12種。
共4+18+12=34種。
因此,選擇D選項。
可以看出的是正向求解需要分成三種情況分別計算,較為復雜,那么考慮逆向思維的話,我們只需要算出所有選法再減去“不滿足兩類課程各至少選一門”即可,一塊兒來看看到底是不是很快速且準確。
解法二:
7門課選擇4門,不加任何限制條件的話,總選法為
=35種。
不滿足兩類課程各至少選一門的情況,我們通過分析發現,只有“選了四門A類,0門B類”的1種情況。則,滿足條件的選法=總選法-不滿足條件的選法,有35-1=34種。
因此,選擇D選項。
好了,通過上面這道例題我們會發現,逆向思維求解,只要找清楚不滿足條件如何定義,計算量會大大減少,并且最終的結果也是無誤的。所以希望各位考生在備考過程中多多主動思考,一條路難走就去找好走的路。思維的轉換不僅能讓我們在考場上占得先機,更能幫我們在人生路上攻堅克難!加油!
更多公務員考試試題請關注:華圖公務員事業單位教師考試試題答案檢索系統(點擊:http://www.huangmaoz.com/zt/questionqy/),為您提供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公共基礎知識、教育基礎知識、職業能力傾向測驗及綜合應用能力等相關試題答案解析。
廣州公務員考試網推薦:
以上是2022年廣州公務員行測數量關系中的排列組合問題的逆向思維的全部內容,更多關于廣州公務員行測數量關系,廣州公務員考試行測試題信息敬請加入廣東公務員考試群,及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廣州公務員考試網。
關鍵詞閱讀: 廣州公務員行測數量關系
(編輯:廣東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