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熱點】2021年05月24日新聞聯播主要內容文字版
2021-05-25 09:18 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來源:CCTV
【時政熱點】2021年05月24日新聞聯播主要內容文字版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時事政治欄目由提供,更多關于每日時政熱點,新聞聯播文字版,國家公務員考試時事政治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各位觀眾晚上好,今天是2021年05月24日,歡迎您收看今天的新聞聯播節目,今天節目的主要內容有:
【新思想引領新征程·紅色足跡】“半條被子”映初心 人民至上代代傳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完整版):三湘大地,紅色搖籃,偉人故里。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湖南考察,囑托當地要用好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搞好紅色教育,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如今,紅色基因在三湘四水綻放出新的時代光芒,也匯聚起建功新時代的強勁動力。
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第一站就來到郴州市汝城縣沙洲村。走進“半條被子的溫暖”專題陳列館,他指出,當年紅軍在缺吃少穿、生死攸關的時候,還想著老百姓的冷暖,“半條被子”的故事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人民情懷和為民本質。今天,我們更要堅定道路自信,兌現黨的誓言和諾言,同人民群眾風雨同舟、血肉相連、命運與共,繼續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這個讓習近平總書記念念不忘的“半條被子”的故事發生在1934年深秋,紅軍長征經過沙洲村,一位名叫徐解秀的農家婦女把三位紅軍女戰士藏到家里住了6個晚上,躲過了敵人的追捕。分別時,戰士們把帶著的唯一一條行軍被剪下一半,留給了這個缺衣少食、睡覺時只有破棉絮擋寒的農戶人家。
從給老百姓被子到給老百姓幸福路子,“十三五”期間,沙洲村建成了4A級紅色景區,依托紅色旅游和綠色產業,村民們擺攤子、開店子、種果子,人均年收入增長三倍多,達到15000多元。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青年更要有使命擔當。位于湖南大學校園內的岳麓書院是一所千年學府,當年毛澤東同志就曾在這里研學。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湖南大學時勉勵師生,要把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深刻領悟為什么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進一步堅定“四個自信”,并特別寄語廣大青年,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同學們將是接過歷史接力棒的主力軍。
殷切的囑托正化成不懈前進的動力。偏遠的湖南省隆回縣是湖南大學的駐點幫扶縣,學校動員全校165個教職工黨支部開展結對幫扶,在幫助隆回縣18萬多名瑤族群眾脫貧后依然留下來接續完成鄉村振興的使命。目前,由湖南全省108所高校建立的60多支駐村幫扶工作隊也正奮戰在鄉村振興一線。
全國政協召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專題協商會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完整版):全國政協24日在京召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專題協商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出席并講話。他強調,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中國共產黨執政宗旨的集中體現,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論述,因地制宜、穩中求進,持續推動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持續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本次專題協商會采取聯動協商形式,100余位全國、省、市、縣級政協委員在全國政協機關主會場和貴州、云南分會場參會,28位委員、專家和基層代表在會議現場或通過視頻連線方式發言,近140位委員通過移動履職平臺發表意見。委員們建議,要聚焦產業這個根本,做好鄉村產業發展規劃,做好城鎮化這篇文章,抓住人才關鍵,強化改革動力,用好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機制,更好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出席會議并介紹有關情況。他指出,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實現工作、機制、政策、機構隊伍平穩過渡,接續推動脫貧地區發展和群眾生活改善。
張慶黎主持會議,楊傳堂在會上發言。中共中央、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單位負責同志到會聽取意見建議,與委員互動交流。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今日中國】浙江:踐行“八八戰略”打造“重要窗口”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數風流人物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完整版):系列報道《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數風流人物》,今天(5月24日)我們共同追憶人民音樂家冼星海和堅貞不屈的巾幗英雄江竹筠。
冼星海:人民的音樂家
冼星海,1905年生于澳門,7歲隨母僑居馬來西亞,后在廣州、北京、上海學習音樂,1929年考入巴黎音樂學院。1938年,冼星海前往延安擔任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在延安期間,他創作的《黃河大合唱》公演成為不朽名作。1939年6月,冼星海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冼星海赴蘇聯為紀錄片《延安與八路軍》配樂,后因戰爭而羈留,1945年因肺病加重病逝于莫斯科。
江竹筠:堅貞不屈的巾幗英雄
江竹筠,1920年出生在四川自貢,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小說《紅巖》中江姐的人物原型。1948年,她的丈夫、中共重慶市委領導人之一的彭詠梧不幸犧牲,江竹筠強忍悲痛接替丈夫的工作,同年6月由于叛徒出賣而被捕。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她始終堅貞不屈,“竹簽子是竹子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被殺害于渣滓洞監獄,為共產主義理想獻出了年僅29歲的生命。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創新求實 讓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落地見效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完整版):國家發展改革委把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同落實黨中央部署、推進實施“十四五”規劃綱要結合起來,同發展改革各項重點任務結合起來,創新方式、務求實效,不斷把學習教育引向深入。
這是國家發改委辦公廳黨總支開展的革命詩朗誦活動;顒又,黨員們視頻連線井岡山市革命博物館工作人員,交流自己的學習體會。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高度重視,成立了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制定了黨史學習教育實施方案。通過專題研討、系列講座、參觀學習等方式,黨史學習教育呈現出行動快、勁頭足、狀態好、氛圍濃的良好局面。
學習過程中,國家發展改革委還創新學習平臺載體,推出云上“學黨史跟黨走”小程序,吸引了3300多名黨員干部參加。
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和實踐載體,設計“我為群眾辦實事”事項清單,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如今,已經初步形成“我為群眾辦實事”民生項目400多項,涵蓋鄉村振興、城市治理、養老托育、醫療衛生等多個領域。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沿著高速看中國】福銀高速:跨越山海 助力東西協作發展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完整版):福銀高速東起福建福州,西至寧夏銀川,架起西北地區至東南沿海的高速通道。這條大動脈連接著河湖與大漠,讓人們跨越山海,給東西部協作發展帶來新氣象。
2423公里的福銀高速連接福建、江西、湖北、陜西、甘肅、寧夏六省區,是一條承東啟西、跨越南北的交通動脈。
在起點福州,歷史文化街區三坊七巷正迎接全國多地游客,人們來這里尋訪歷史名人故居,感受古街巷里的文化根脈。
穿越福建漫山遍野的茶園,福銀高速進入江西。依托高速,電子信息產業正加速向位于南昌的贛江新區聚集,五年間的產值已增長到5000億元。
跨過長江,福銀高速進入湖北。緊鄰高速的孝昌縣發展綠色產業,把山區苗木、景觀花卉賣到全國各地。
沿福銀高速繼續向西北行進,穿越陜西、甘肅,進入寧夏。順著這條路的方向,23萬移民曾陸續從貧瘠的西海固搬到吳忠市紅寺堡,在全國最大的生態移民扶貧集中安置區擺脫貧困,過上新生活。
如今,福銀高速正助力東西部協作發展向深度推進。在以福建、寧夏簡稱命名的閩寧鎮,兩地的資金、技術、人才融合互補,讓助力鄉村振興的項目加速落地。
脫貧減貧成就生動體現我國人權事業進步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完整版):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已制定實施了三期國家人權行動計劃,脫貧攻堅目標被納入2016—2020年第三期國家人權行動計劃。中國如期實現了消除絕對貧困的目標,脫貧減貧的成就成為人權事業全面進步的生動體現。近日,記者走進內蒙古和山西,感受當地百姓擺脫貧困、邁向小康的生活。
騎上摩托車去防護林巡視,這是白吉林白乙拉每天都要做的護林工作。
白吉林白乙拉的家地處內蒙古興安盟,地上不長草、牛羊吃不飽,惡劣的生態環境直接影響了當地農牧民的脫貧步伐。在易地搬遷等一系列政策幫扶下,白吉林白乙拉一家2016年住進了新房,還依托扶貧產業資金養起了肉牛,妻子則通過蒙繡技能培訓,成為一名一級繡娘。
如今的興安盟幾乎每個旗縣市都培育出了自己的脫貧產業,下一步將推進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建設,提升產業科技含量,讓農牧民生活更富足。
在山西五寨縣最大的扶貧搬遷安置小區里,一場家政培訓正在進行。
一技在身、一證在手,當地政府有針對性地對搬遷群眾進行技能培訓。而就在幾天前,五寨縣第一個“就業創業一站式服務平臺”也開始運行。
“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中國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脫貧攻堅的偉大實踐生動詮釋了“以人民為中心”的人權發展理念和道路。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文明城市譜新篇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完整版):黑龍江哈爾濱、江蘇張家港、江西南昌,讓紅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脈,努力創建百姓安居樂業的文明城市。
哈爾濱:賡續紅色血脈 創建文明城市
黑龍江哈爾濱是最早解放的大城市之一,也是共和國重工業的搖籃,擁有紅色遺跡展館近百處。當地依托紅色資源,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聚焦群眾需求創建文明城市,開展了市容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優化等專項工作,大力推動老舊小區改造、精心建設松花江兩岸,不斷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百姓生活品質。
張家港:文明創建讓城市更美好
江蘇張家港是渡江戰役最東端戰場,改革開放以來,當地堅持“兩個文明”協調發展,昔日落后的“窮沙洲”如今多年位居全國百強縣前列。近年來,張家港著力打造“志愿服務伙伴計劃”,注冊志愿者超21萬人,受益群眾約200萬人次。當地還積極引導文明創建向鄉鎮延伸,改善鄉村環境,弘揚良好家風。
南昌:傳承紅色基因 建設現代文明城市
江西南昌被譽為“英雄之城”,這里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Q。當地充分發揮八一起義紀念館等一批革命舊址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努力打造在全國有影響力的紅色培訓品牌和黨性教育高地,與此同時,把紅色基因融入文明城區創建,深入開展老舊小區改造、社區鄰里中心建設等一批民心工程。
【接種新冠疫苗 構筑免疫屏障】我國新冠疫苗接種超5億劑次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完整版):近期,各地群眾踴躍接種新冠疫苗,截至5月23日,累計接種超5億劑次。
當前外防輸入壓力持續增大,加快接種新冠疫苗是防控疫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北京,18歲及以上人群第一劑新冠疫苗接種率已突破80%。在上海,近日啟動了76歲及以上人群新冠疫苗接種,為身體健康、無禁忌癥的社區老人開辟“綠色通道”。
在四川,成都公交最近開行“新冠疫苗接種專線車”,針對離臨時接種點較遠、沒有公交直達的社區居民滾動發車。
四川開啟新冠疫苗接種加速度,做到“精準調度,苗到人到”,單日接種量已突破200萬劑次。
湖北建立紅黃藍“三色”預警機制,提醒第二劑次逾期未種人員及時接種。
國家衛生健康委通報最新疫情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完整版):國家衛生健康委今天(5月24日)通報,5月23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8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新增無癥狀感染者22例,其中境外輸入18例,本土4例;截至5月23日24時,現有確診病例325例。截至5月23日,各地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病毒疫苗51085.8萬劑次。
國內聯播快訊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完整版):
農發行1000億元信貸資金支持今年夏糧收購
記者今天(5月24日)了解到,農發行已備足1000億元信貸資金支持夏糧收購。農發行將按照國家政策要求,保障好新增儲備糧和各級儲備糧輪換資金需求。
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今天啟動
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今天(5月24日)在四川成都啟動,現場發布了我國在糧食存儲、保鮮等領域7項最新節糧減損技術。同時,國家糧儲局還發布,“十四五”時期,我國將建設超5000個糧食產后服務中心,并通過“智慧糧庫”建設,應用新技術,促進全鏈條節糧減損。
百集文獻紀錄片《山河歲月》今晚播出第十三 十四集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的百集文獻紀錄片《山河歲月》今晚(5月24日)在央視綜合頻道和紀錄頻道播出第十三、第十四集。第十三集《可愛的中國》展現了共產黨人為了“可愛的中國”不惜犧牲生命、無私奉獻的理想與信念。第十四集《故人生死各千秋》講述了革命先烈為了追求真理將生死置之度外,為了信仰不惜用鮮血染紅旗幟的故事。
《今日中國》特別節目明天播出安徽篇
大型直播特別節目《今日中國》明天(5月25日)播出安徽篇。報道展示了百年奮斗歷程中,江淮大地發生的滄桑巨變。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當地干部群眾奮力譜寫建設新階段現代化美好安徽新篇章。
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1億6634萬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完整版):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數據,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66346635例,累計死亡病例3449117例。
美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近59萬例
截至北京時間今天(5月24日)16時,美國累計確診病例達到33117765例,死亡病例達到589893例。
印度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超30萬例
印度衛生部今天公布的數據顯示,過去24小時,印度新增確診病例222315例,新增死亡病例4454例。目前,印度累計確診病例達到26752447例,累計死亡病例超過30萬例,達到303720例,約占全球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數的8.7%。
日本多個緊急狀態地區疫情依然嚴峻
5月25日是東京、京都、大阪和兵庫4個都府縣第三次發布緊急狀態滿一個月的日期。目前處于緊急狀態下的10個都道府縣的感染人數仍處于高位。日本官房長官加藤勝信23日表示,政府有可能延長多地的緊急狀態。
美多地舉行紀念弗洛伊德去世一周年集會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完整版):5月25日是美國非洲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跪壓致死一周年的日子。23日,明尼阿波利斯市和紐約市等地民眾舉行游行集會活動,悼念弗洛伊德,呼吁消除美國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 。
民眾呼吁美國消除種族歧視
當天,明尼阿波利斯市民眾在市中心舉行集會,悼念弗洛伊德等因美國警察暴力執法致死的受害者,要求為他們討回公道。同一天,紐約市也舉行了集會。喬治·弗洛伊德的家人表示,弗洛伊德案讓世界看到了美國的種族主義現狀,呼吁人們不要忘記那些遭受種族主義暴力的受害者。
美國《華盛頓郵報》23日的評論文章稱,一年已經過去,但明尼阿波利斯這座城市仍傷痕累累并處于動蕩之中,許多種族不平等問題仍未解決。
國際聯播快訊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完整版):
巴勒斯坦警告以色列勿讓局勢再度升級
巴勒斯坦總統府發言人納比勒·魯代納23日發表聲明說,以色列對東耶路撒冷謝赫杰拉地區的持續包圍、與巴勒斯坦民眾在阿克薩清真寺附近的持續沖突,可能使局勢再度緊張和升級。
巴以本輪沖突21日凌晨開始;,但幾天來,巴勒斯坦民眾和以色列警察在東耶路撒冷仍不時有沖突發生。
伊朗議長:IAEA將無法獲得伊核設施視頻
伊朗議長卡利巴夫23日表示,由于國際原子能機構和伊朗達成的三個月臨時技術協議本月22日到期,國際原子能機構將無法獲得監控伊朗核設施的視頻資料。
另據一名伊朗官員的消息,國際原子能機構與伊朗之間的協議可能會有條件地再延長一個月。在此期間,如果伊朗的要求得到滿足,視頻監控資料將被移交給國際原子能機構。
美國新澤西一聚會發生Q擊 多人死傷
22日晚,在美國新澤西州坎伯蘭縣一個數百人參加的大型聚會上發生Q擊事件,造成至少2人死亡、12人受傷,警方尚未抓獲嫌疑人。
此外,在俄亥俄州、佐治亞州以及南卡羅來納州,從22日晚至23日凌晨也發生多起Q擊事件,共造成8人死亡,另有數十人受傷。
尼拉貢戈火山噴發已致15人死亡
剛果(金)政府23日說,尼拉貢戈火山噴發已經直接或間接造成至少15人死亡,數百座房屋和設施被毀。另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消息,超過170名兒童失聯。
尼拉貢戈火山22日晚開始噴發,火山熔巖一度逼近戈馬市。但在23日凌晨4時左右停止流動,未流入戈馬市區。
埃及法院駁回“長賜”號船東的上訴
23日,埃及伊斯梅利亞省上訴法院駁回日本正榮汽船公司要求埃方放行旗下“長賜”號貨輪的上訴,將案件發回下級初審法院審理相關賠償事宜。
“長賜”號3月23日在蘇伊士運河擱淺,造成航道堵塞,后經救援于3月29日起浮脫淺。蘇伊士運河管理局要求“長賜”號船東賠償擱淺期間造成的損失約9.16億美元,后者不同意這一金額,管理局方面隨后向當地法院申請扣留了“長賜”號。
意大利北部發生纜車事故 14人死亡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完整版):當地時間23日,意大利北部的皮埃蒙特地區發生一起纜車事故。事故發生在馬焦雷湖附近,當時纜車正從湖邊往山頂運送游客,在距離山頂大約300米處,纜車掉落在一個陡坡上。據意大利高山救援隊說,這起事故已經造成了14人死亡,1名兒童受重傷。意大利政府已經成立特別委員會,對這起事故展開調查。
以上是【時政熱點】2021年05月24日新聞聯播主要內容文字版的全部內容,更多關于每日時政熱點,新聞聯播文字版,國家公務員考試時事政治的信息敬請加入國家公務員考試群 ,及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國家公務員考試網。
(編輯:廣東華圖)


線上微信客服

廣東華圖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