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考招考職位表正式發布!_浙江省人事考試網官網
2020-12-07 18:17 廣東人事考試網 來源:廣東華圖教育
關于浙江省考招考職位表正式發布!_浙江省人事考試網官網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伙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馃岬,那么既然大家都想知道浙江省考招考職位表正式發布!_浙江省人事考試網官網,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浙江公務員考試公告,浙江省考公告,2021浙江公務員考試公告,2063浙江省考公告,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浙江省考招考職位表正式發布!】根據公務員法和《浙江省公務員錄用實施辦法(試行)》的有關規定,省公務員局將組織實施2021年全省各級機關單位考試錄用一級主任科員以下公務員工作,F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公告內容涵蓋了浙江公務員職位表、浙江公務員報名時間、浙江公務員報名條件、考試時間、考試科目、查成績時間等等,考試一定及時了解信息,不要錯過考試,可收藏此頁面:
點擊下方圖片進入浙江公務員考試公告
一、浙江公務員報考答疑
關于資格證書等問題
(一)職位要求具有大學英語四級證書的,符合以下條件之一可以報考:(1)獲得大學英語四級(CET4)以上合格證書或CET4測試成績達到425分以上;(2)獲得全國英語等級考試三級(PETS3)以上合格證書;(3)雅思(IELTS)考試6分以上;(4)托福(TOEFL)考試80分(老托福550分)以上;(5)取得大學英語六級(CET6)合格證書或CET6測試成績達到425分以上;(6)取得英語專業四級或專業八級合格證書。
職位要求具有大學英語六級證書的,符合以下條件之一可以報考:(1)獲得大學英語六級(CET6)以上合格證書或CET6測試成績達到425分以上;(2)獲得全國英語等級考試四級(PETS4)以上合格證書;(3)雅思(IELTS)考試6.5分以上;(4)托福(TOEFL)考試90分(老托福580分)以上;(5)取得英語專業四級或專業八級合格證書。
(二)計算機等級考試證書應為教育部門組織的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證書或省高等學校計算機等級考試證書,計算機專業畢業生視同取得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證書。
(三)職位要求取得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證書(A類)的,取得證書可以報考。參加2019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主觀題考試的報考人員,資格復審時須提供通過A類合格分數線的主觀題考試成績通知單,辦理錄用手續時,須提供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證書(A類)。
二、浙江公務員每日一練
中國傳統節日
人日
人日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等,指陰歷正月初七。古代相傳農歷正月初一為雞日,初二為狗日,初三為豬日,初四為羊日,初五為牛日,初六為馬日,初七為人日。
漢魏以后,人日逐漸從單一的占卜活動,發展成為包括慶祝、祭祀等活動內容的節日。到了唐代,中國民間仍相當重視人日節。高適的《人日寄杜二拾遺》詩中就有“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的感懷之句。它證明唐代的人日節,已不僅僅專用作祈祥祝安,又衍添了一層思親念友的氣氛。時至今日,也有在外的游子在年前回家,過了人日節才能遠走他方。人日節這天不出遠門,不走親串友,在家團聚。下午一般吃長面,也叫拉魂面。意即過年時人都走東串西,心都野了,人日一過該準備春耕生產了。故而吃拉魂面,把心收回來,準備春耕生產。
龍抬頭
“龍抬頭”,其實是指“青龍”七星開始出現在東方,萬物此時開始真正蘇醒,春天真的來了。
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龍抬頭日”,亦稱“春龍節”。在南方叫“踏青節”,古稱“挑菜節”。大約從唐朝開始,中國人就有過二月二的習俗。
二月二民間一般有這些習俗:剃龍頭、祭祀龍神、納吉、圍倉、吃龍鱗(蒸餅在面上做出龍鱗狀來,稱“龍鱗餅)、撐腰糕、炒豆子。
社日
“社”日一年有兩個:春社和秋社,立春或立秋后第五個戊日即為春社或秋社日。
社日,民間稱為土地公日,或土神日。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按照我國民間的習俗,每到播種或收獲的季節,農民們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報土地神。
花朝節
花朝節,花神節、百花生日、挑菜節、踏青節、春會節等。一般為農歷二月十二日,但不同地區也各不相同。
花朝節的習俗豐富,除踏青賞紅,還有撲蝶挑菜、燃燈祈福、蒸花糕、飲花酒、喝花粥、地方官出郊勸農等。明代湯顯祖《花朝》詩即詠撲蝶:“妒花風雨怕難銷,偶逐晴光撲蝶遙。一半春隨殘夜醉,卻言明日是花朝!
上巳節
上巳(sì),是指以干支紀日的歷法中的夏歷三月的第一個巳日,故又有三巳、元巳之別稱。
古稱上巳節,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后,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后代沿襲,遂成水邊飲宴、郊外游春的節日。
“上巳”也叫春浴日,女兒節,是針對于古時候未出閣的姑娘們的一種成人禮。
上巳節習俗祓 禊( fú xì):古時人們去河邊沐浴用蘭草洗身,柳枝沾花瓣水點頭身的儀式。
寒衣節
寒衣節,每年農歷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民眾稱為鬼頭日,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寒衣節流行于北方,不少北方人會在這一天祭掃,紀念仙逝親人,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
寒衣節與春季的清明節,秋季的中元節,并稱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節”。這一天也標志著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為父母愛人等所關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寒衣節自古就有,相傳寒衣節起源于周代!对娊洝め亠L·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就是說從九月開始天就逐漸變冷了,人們則要添置御寒的衣裳了,因此寒衣節(十月初一)又稱授衣節。
祭灶節
祭灶節又稱“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或二十五)!霸睢奔丛钌,民間稱“灶王爺”“灶君”。在古代神話傳說中,灶神是督察人間善惡的司命之神,具有掌握一家壽夭禍福的職能。先秦時期,祭灶儀式就位列重要的“五祀”之一(五祀為祭祀戶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
古代宮廷中會舉行隆重的祭灶儀式。據說,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皇帝都要齋戒沐浴,在宮中掛神像,安供桌,在神位面前行九拜大禮;实鄱Y罷,皇后、大臣一一點香行禮禱告,供奉糖果、糕點等32種供品。供奉糖果最多,意在用糖封住灶神的嘴巴,免得他在玉皇大帝面前告狀。
民間祭灶也非常講究。家家都要把廚房、灶臺打掃得干干凈凈,在灶神像旁貼上對聯“在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神像下邊擺放供桌,敬獻糖果點心、美酒佳肴。
三、推薦閱讀:
各位讀者,歡迎進入廣東華圖新聞資訊網!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構成商業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維護您的合法權益。
關鍵詞閱讀:
(編輯:廣東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