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金環日食』下次在我國觀測要等到2030年(附日環食觀賞攻略)
2020-06-20 15:49 廣東人事考試網 來源:新京報
關于『21日金環日食』下次在我國觀測要等到2030年(附日環食觀賞攻略)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伙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馃岬,那么既然大家都想知道『21日金環日食』下次在我國觀測要等到2030年(附日環食觀賞攻略),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金環日食,日環食,21日金環日食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明天(6月21日)下午,美麗的“日環食”天象將登場。屆時,太陽將被月球遮住,在天空中僅留下一圈閃閃發亮的金環。值得一提的是,下次在我國觀賞到日環食要等到2030年。明天是周日,天文愛好者恰好可以利用休息時間進行觀測。
20年間發生16次日環食 我國境內只能看到3次
據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星云計劃研究員王匯娟介紹,當月亮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之間,且三者近似在一條直線上時,會發生日食。因為月球圍繞地球的軌道是橢圓形的,有時候距離地球近一些,看起來顯得大,有時候距離地球遠一些,顯得小。 日全食發生在月亮距離地球比較近的時候,月面能完全遮擋住太陽面;日環食發生在月亮距離地球比較遠的時候,月面不能完全遮擋住太陽面。在發生日全食或日環食時,位于全食帶或環食帶以外的一些區域能看到日偏食,此外日偏食也會單獨發生。
“金環日食”是對日環食的形象稱呼,因為食甚的時候,會發現太陽中間被遮擋部分的周圍剩余了一個很亮的邊,像是一個環。日環食具有很強的觀賞性,視覺震撼程度僅次于日全食,又具有不同于日全食的特色。
“金環日食本身不算少見,比如2011-2030年的20年間會發生16次日環食,但我國境內能看到的只有3次,最近的是6月21日這次,上次是2012年5月20日,下次將是2030年6月1日。”王匯娟說。
北京等環食帶以外地區可觀日偏食
去年12月26日,日環食天象也亮相天宇,但當時我國全境只能觀測到不同程度的日偏食。此次我國天文愛好者是否能觀賞到日環食?
王匯娟說,此次日環食的環食帶經過非洲、亞洲和太平洋地區,在我國境內經過西藏中部、四川中南部、貴州東北部、重慶西南部、湖南中南部、江西南部、福建南部、臺灣中南部等地區。若天氣晴朗,我國位于環食帶內的地區能看到日環食,位于環食帶以外的地區都能看到日偏食。比如北京地區的公眾,可以看到日偏食。
越接近環食帶中心地區 “金環”越細
各地看到的“金環”粗細是否不同?王匯娟解釋稱,日食的食分用來表示日食的程度,是指日面直徑的被遮部分與太陽直徑的比值。食分越大,金環越細。但對于同一次日環食,一般環食帶內食分差別很小,各地看到的環的粗細很難察覺不同。
中間紅色為環食帶,越接近環食帶中心食分越大。圖/國家天文科學數據中心網站
此次金環日食發生的時間是北京時間2020年6月21日下午,各地具體時間稍有不同,公眾可以在我國的國家天文科學數據中心網站查詢各地日食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圓的具體時間。
以位于環食帶內的廈門市為例,在廈門市內不同位置能看到日環食(食分約為0.99)的時間會稍有不同,如果知道自己的具體位置,時間可以精確到秒量級。比如廈門火車站,初虧時間為北京時間14時43分37秒,月面剛剛完全進入日面區域的食既時間為16時10分17秒,食甚時間為16時10分46秒,月面剛剛開始離開日面區域的生光時間為16時11分14秒,復圓時間為17時24分12秒。再比如位于環食帶外的北京天安門廣場,能看到日偏食(食分為0.59),初虧時間為北京時間14時33分25秒,食甚時間為15時50分20秒,復圓時間為16時58分47秒。
王匯娟稱,位于環食帶內且發生日食期間為晴天的區域,是最佳觀測地點。北京地區若天氣晴朗,可以觀賞到食分約為0.6的日偏食,效果也算非常好了。
■ 觀賞攻略
手機拍攝 鏡頭前須安裝巴德膜
專家提醒,無論觀賞、觀測還是拍攝,一定要注意不能裸眼或通過任何未加專業濾膜的望遠鏡觀看太陽,否則會灼傷眼睛。
裸眼可以通過專用的太陽眼鏡觀賞,如果用手機拍攝,手機的鏡頭前面一定要裝上密度為3.8或5.0的巴德膜。
另外,注意眼睛不要連續注視太陽太久,2-3分鐘最好休息一下。此外也可以借助太陽穿過樹葉間在地面的投影觀測,或者利用小孔成像原理進行觀測。
廣東華圖教育——公職招聘考試培訓機構,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廣東公務員考試網,2020廣東省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編輯推薦——
3、『湖南省考』2020年湖南省公務員考試公共科目筆試時間調整為7月25日
4、『2020公務員聯考』全國各地省考新考情,看完心中有數!
5、2020年國家公務員及各地方公務員考試公告_職位表_報名信息『匯總』
各位讀者,歡迎進入廣東華圖新聞資訊網!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構成商業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維護您的合法權益。
(編輯:廣東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