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安徽教師招聘考試系統已開通!今年各市縣單獨發布公告!
2020-06-16 11:52 安徽人事考試網 來源:華圖教育
安徽教師招考網同步安徽中小學教師招聘網考試動態信息:2020年安徽教師招聘考試系統已開通!今年各市縣單獨發布公告!。更多關于教師招聘,安徽教師招聘,安徽中小學教師招聘,安徽中小學教師招聘網的信息的內容,請關注安徽教師招聘考試網,以及教師考試團(jiaoshitest)認證號和交流群()獲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備考資料。
安徽教師考編信息推薦 | ||
考編公告匯總 | 大綱|大綱解析 | 職位檢索查詢 |
官網報名入口 | 報名人數統計 | 歷年分數線 |
教材試題圖書 | 筆試招生簡章 | 備考交流QQ群 |
2020年安徽教師招聘考試系統已開通!今年各市縣單獨發布公告!
一、第一階段:全面梳理,查漏補缺(第1-7天)
本階段需要考生從頭開始,全面系統地瀏覽每個知識點,針對當前不理解或遺漏的知識點重新做梳理或詢問老師,查漏補缺,直至弄懂為止。
安徽省教師招聘筆試考試大綱將“教育綜合知識”分為:教育學、新課改、師德、心理學和法規五個部分,自2014年統考以來,其題型和內容已形成一定的命題規律。其中,教育學知識點分值比例最高,法律法規分值比例最低;同時,每個模塊的內容屬性不同,教育學、新課改、師德和法規四個部分以識記性內容為主,而心理學部分以理解性內容為主。因此,在第一階段的全面梳理中,需要區分對待:
(一)模塊一 教育學
教育學模塊的梳理目的在于:將零散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使書籍由厚到薄,達到細小知識點能夠再現、必背知識點得以歸納的目標。
1.有關人物、書籍、觀點、地位、作用等內容的梳理:
此部分內容主要考查其對應關系,以客觀題為主要考查形式。如:孔子的教育思想、《學記》的地位作用、夸美紐斯的代表作等,在第一階段的梳理過程中可以使用表格進行梳理,方便考生進行關聯記憶。
例如:下表對教育學產生和發展歷程中重要人物進行歸納整理,考生在全面瀏覽和識記完畢后,可以參照此表進行線索式回憶——看到“杜威”則自行提取有關杜威的教育思想:(1)論教育的本質:“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的改造”、“學校即社會”;(2)論教育目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學生能夠不斷地成長;(3)論課程與教學:活動課程的理念;“從做中學” 教學原則 ;(4)“五步教學法” :創設疑難情境、確定疑難所在、提出解決問題的各種假設、推斷哪個假設能解決這個問題、驗證假設 ;(5)“兒童中心論”:兒童中心、活動中心、經驗中心。
發展階段 | 代表人物、著作 |
萌芽 | 中國:孔子、孟子、荀子、《學記》 西方: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西塞羅、昆體良 |
教育學的創立 | 培根、夸美紐斯、洛克、盧梭、裴斯泰洛齊 |
科學教育學 | 康德、赫爾巴特 |
發展多樣化 | 杜威、梅伊曼、拉伊、斯賓塞、克魯普斯卡婭、凱洛夫 |
教育學的分化與拓展 | 布魯姆、布魯納、贊可夫、巴班斯基、蘇霍姆林斯基 |
2.有關概念、分類、特點、功能等內容的梳理:
此部分內容主要圍繞概念展開,可以考查概念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分類、特點、性質等,常以客觀題為主要考查形式。這些內容需要考生以概念為出發點進行發散、延伸記憶,可以做出思維導圖進行歸納,突出考點,引導考生進行發散記憶。
例如:以“教育目的”這一知識點為例,考生可以將“教育目的”作為初始點,以此延伸出其它內容——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的層次結構、教育目的的意義與功能。再如:以“素質教育”為初始點,延伸出相關的知識點:素質教育的背景、素質教育的內涵、素質教育的基本特征。
3.有關規律、原則和方法等內容的梳理:此部分內容包含的文字信息較多,且常以簡答題或材料分析題為主要考查形式,內容主要集中在教學、德育等章節。因為考查形式的不同和對知識點表述的精確度要求較高,這些內容需要考生花費一定的時間進行記憶,在第一階段的復習中,可以以梳理為主,記憶置后——梳理出可用的記憶口訣或記憶線索,將記憶工作全都放置于第二階段復習。
例如:教學過程的特點/基本規律是:1.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相結合(間接性規律)、2.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動性相結合(雙邊性規律/互動性規律)、3.掌握知識和發展智力相統一(發展性規律)、4.掌握知識與提高思想相結合(教育性規律)?梢詫⑵鋵洃浛谠E“雙主雙經驗,知思又知智”,達到內容簡化、方便后期記憶的目的。
(二)模塊二 心理學
心理學模塊分為兩個部分:普通心理學更多的是對心理學中基本概念的理解;教育心理學更多的是圍繞學生、教師、教學而展開的理論研究及其對實踐的啟示。
在第一階段的復習中,普通心理學應以概念為基準點,延伸出分類、特征、功能、品質等內容,重在理解;教育心理學應著重在理解基本理論的基礎上,達到對理論啟示的記憶。具體的梳理方法有:表格、思維導圖、記憶口訣/線索等,可參照前文教育學模塊的具體示例闡述著手開展。
(三)模塊三 新課程改革
“新課程改革”雖然自成一個模塊,但其與教育學模塊中“課程”這一章節內容是有關聯的,考生在梳理本模塊前一定要對“課程”這一章節的基本內容有了一定的把握,才能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同時,整個新課程改革部分的內容安排是有線索可循的,依次圍繞:目標、結構、內容、實施、評價、管理的流程順序進行改革,考生在進行本模塊梳理時,可以從宏觀層面進行把握,將知識點串聯起來進行梳理。
(四)模塊四 教師職業道德
教師職業道德模塊的內容大多需要進行精確記憶,考題形式多樣,客觀題、主觀題均可考查,且以主觀題為主。因此,考生在第一階段可以將主觀題考查范圍單獨做好標注,作為第二階段鞏固記憶的重點,例如:教師職業道德的特點、教師職業道德的內容、教師職業道德的功能、教師職業道德基本原則的主要內容、教師職業道德主要范疇、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
(五)模塊五 教育法律法規
教育法律法規模塊的內容復雜且死板,因此在第一階段的復習中,考生進行一次全面瀏覽即可,對可能會記錯或記憶模糊的數字、名詞、條件、情形等,做出重點標記或單獨摘抄下來,在考前一天再做一次快速瀏覽即可。
綜上所述,在第一階段的復習工作需要考生全面系統地瀏覽講義或圖書資料,可以采用表格、思維導圖、記憶口訣等方式對前期所積累的知識進行一次化繁為簡的梳理和歸納,為第二階段的鞏固記憶做好鋪墊。
二、第二階段:鞏固記憶,及時復習(第8-25天)
第一階段的全面梳理后,需要考生著手將梳理好的知識進行鞏固記憶、及時復習。本階段主要的復習安排是:
(一)主觀題背誦、記憶
在歷年考試中,考生備考階段普遍的一個問題是背誦記憶問題,而這也正是考試中容易失分的原因所在。要知道,在往年的考試中,主觀題所占分值比例一直維持在54.2%至66.7%,可謂是教綜考試的半壁江山,因此,主觀題所涉及的考點背誦也一直是復習的重點。
主觀題的背誦記憶是有一定方式方法的:第一,考生需要明確講義或教材中哪些知識點是以主觀題為主要考查形式的;第二,明確背誦范圍后,采取簡化記憶的方法進行背誦,每天背誦2-3個知識點,背誦時不要單純記答案,更要知道自己背誦的內容對應的題目是什么;第三,背誦的內容很容易遺忘,需要考生及時進行鞏固,避免遺忘,除了當天背誦的知識點,還須對前一天背誦的內容進行疊加。
以下整理了教綜中主觀題知識點,方便考生背誦后進行自我檢查。
模塊一 教育學
教育與教育學 | 1.教育的社會屬性 2.原始形態教育特點 3.古代教育特點 4.近代教育特點 5.20 世紀后期的世界教育的發展趨勢 6.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 |
教育與社會的發展 | 7.生產力對教育的決定和制約 8.教育的經濟功能 9.社會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的制約和影響 10.教育的政治功能 11.科學技術對教育的影響 12.教育對科學技術發展的作用 13.社會文化對教育的制約作用 14.教育的文化功能 15.學校文化的特性 16.學生文化的特征 17.人口對教育的制約作用 18.教育對人口再生產的作用 19.教育的相對獨立性 |
教育與人的發展 | 20.影響人身心發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21.人的身心發展規律與教育 |
教育目的 | 22.教育目的的層次結構 23.教育目的的意義與功能 24.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據 25.我國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26.素質教育的實質/內涵 27.素質教育的基本特征 |
學校教育制度 | 28.影響學制的因素 29.現代教育制度發展趨勢 30.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主要內容 31.終身教育的特點 |
學生與教師 | 32.學生的本質屬性 33.學生的權利 34.學生的義務 35.教師職業的產生和發展 36.教師的常規角色 37.教師角色的更換/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師觀 38.教師的職業形象 39.教師勞動的特點 40.教師的權利 41.教師的義務 42.教師的職業素養 43.教師專業發展的內容 44.“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師專業發展的階段論 45.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 46.師生關系的分類 47.師生關系的構成 48.我國新型師生關系的特點 49.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 ——樹立教師威信 |
課程 | 50.制約課程的主要因素 51.課程目標的特點 52.課程目標制定的依據/影響因素 53.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 54.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特點 55.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原則 56.義務教育階段教學計劃的特征 57.課程標準的基本框架 58.教科書編寫應遵循的基本原則與要求 59.課程內容的選擇依據 60.課程組織的原則 61.泰勒的目標模式 62.課程實施的結構 ——課程表的安排原則、學生的學習特點 63.CIPP 評價模式 |
教學 | 64.教學是學校教育的基本途徑 65.教學的意義 66.教學的基本任務 67.對教學過程性質的認識 教學過程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 68.教學過程的特點/基本規律 69.教學過程的基本階段/教學過程的結構 70.我國常用的教學原則 ——各原則的定義及基本要求 71.中小學常用的教學方法 ——各方法的定義及基本要求 72.教學工作的基本程序/基本環節 ——一堂好課的基本要求 73.當代教學組織形式的發展趨勢 74.教學評價的功能 |
德育 | 75.德育的性質 76.德育的意義 77.德育的任務 78.德育目標對德育過程的作用 79.確定德育內容的主要依據 80.德育的內容 81.德育過程的特點/基本規律 82.德育的原則 ——各原則的定義及貫徹要求 83.我國中小學常用的德育方法 ——各方法的定義及基本要求 84.德育的途徑/德育的組織形式 |
班級管理 | 85.班級的特點 86.班集體的基本特征 87.班集體的發展階段/班集體的形成過程 88.班主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89.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角色 90.班主任的職責 91.班主任的工作內容 ——組織和培養良好的班集體、后進生教育 92.班主任的工作方法 93.班級管理的功能 94.班級管理的內容 95.班級管理的方法 96.班級管理的模式 97.當前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策略 98.班級活動的特點 99.班級活動的類型 100.班級活動設計與組織的原則 101.班級活動設計與組織的過程 102.班隊活動的原則 |
教育途徑與課外校外教育 | 103.教育途徑的形式 104.學校教育的基本途徑是教學 105.課外、校外教育的意義 106.課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點 107.課外、 校外教育的主要內容 108.課外、校外教育的實施要求 109.家庭教育特點 110.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形成教育合力 |
模塊二 心理學
心理學緒論 | 1.心理學的研究任務 |
認知過程 | 2.遵循感知規律,促進直觀教學 3.觀察及觀察力的培養 4.影響遺忘進程的因素 5.遺忘的原因 6.記憶規律在教學中的應用 7.再造想象產生的條件 8.創造想象產生的條件 9.想象的加工方式 10.培養學生想象力的方法 11.思維的過程 12.良好思維品質的特點 13.良好思維品質的培養 14.引起無意注意的條件 15.維持有意注意的條件 16.學生注意力的發展 17.注意規律在教學中的運用 |
情緒、情感與意志 | 18.情緒和情感的關系 19.情緒、情感與認知的關系 20.情緒、情感的功能 21.良好情緒的標準 22.中小學生的情緒調節 23.意志與認知過程的關系 24.良好意志品質的培養 |
個性心理 | 25.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26.學習興趣的培養和激發 27.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 28.影響能力發展的因素 29.青少年學生的能力培養 30.性格與能力的關系 31.影響性格形成的因素 32.良好性格的培養 33.氣質與性格的關系 34.氣質差異的教育意義 35.影響人格形成的因素 |
社會心理與行為 | 36.印象管理的策略 37.影響人際吸引的因素 38.人際關系的維護措施 39.影響從眾的因素 40.影響服從的因素 |
教育心理學緒論 | 41.教育心理學的作用 42.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
學生心理發展與教育 | 43.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 44.學生心理發展的階段特征 45.皮亞杰認知發展階段理論 46.維果茨基的認知發展觀 47.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階段論 48.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階段論 49.特殊兒童的教育 |
學習與學習理論 | 50.加涅的學習層次分類 51.加涅的學習結果分類 52.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巴甫洛夫、桑代克、斯金納、班杜拉 53.認知主義學習理論 ——格式塔、托爾曼、布魯納、奧蘇貝爾 54.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55.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羅杰斯 |
學習動機 | 56.學習動機對學習的影響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57.習得性無助 58.影響個體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59.學習動機的培養和激發 |
學習遷移 | 60.影響學習遷移的因素 61.促進學習遷移的教學 |
知識的學習 | 62.知識學習過程 63.如何提高知識直觀的效果 64.如何有效地進行知識概括 65.陳述性知識的教學策略 66.程序性知識的教學策略 |
技能的學習 | 67.操作技能的形成階段 68.操作技能的訓練要求 ——練習曲線 69.心智技能的形成階段 ——加里培林、馮忠良、安德森 70.心智技能培養的要求/方法 |
學習策略及其教學 | 71.常用的復述策略 72.元認知策略的培養 73.資源管理策略 |
問題解決與創造性 | 74.問題解決的特點 75.問題解決的心理過程 76.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 77.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 78.創造性思維的過程 79.影響創造性的因素 80.創造性的培養 |
態度與品德 | 81.皮亞杰的道德發展階段論 82.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論 83.態度與品德學習的一般過程 84.態度與品德學習的一般條件 85.學生不良行為常見的矯正策略 86.良好態度與品德的培養 |
教學設計 | 87.教學設計的基本程序 88.布盧姆教學目標的分類 |
課堂管理 | 89.影響課堂管理的因素 90.群體的心理功能 91.課堂紀律的分類 92.維持課堂紀律的策略 93.課堂問題行為的應對方法、策略 |
心理健康 | 94.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95.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96.心理輔導遵循的基本原則 |
模塊三 新課程改革
新課程改革 | 1.新課程改革的理念 2.課程結構的特點 3.新課程結構改革的具體要求 4.新課程內容的主要特點 5.現代學生觀 6.現代教師觀 7.現代創新觀 8.現代教學觀 9.新課程倡導的發展性評價的基本內涵 10.校本課程開發 |
模塊四 教師職業道德
教師職業道德 | 1.教師職業道德的特點、內容、功能 2.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 范疇、規范 3.教師職業道德評價的方法 4.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內容、原則、方法 |
(二)分章節刷題、糾錯
以2020年版安徽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為例,教育綜合知識共分為五大部分(教育學12章、心理學20章、新課程改革2章、教師職業道德4章、教育法律法規1章),共計39章?忌梢砸悦刻2-3章的速度分章節刷題,并糾正錯題,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可將錯題進行整理,以便沖刺階段使用。
三、第三階段:穩定心態,演練沖刺(第26-30天)
本階段主要有以下復習任務:
(一)套卷練習:嚴格按照考試要求做模擬套題或歷年考試題,模擬考場現狀,合理把控考試時間,保持考前答題狀態。
(二)考前鞏固:鞏固前兩階段積累的易錯題、易忘知識點、法律法規等。
值得注意的是,越臨近考試越容易產生焦慮,因此,每位考生在考前幾天除了保持學習進度之外,更重要的是穩住心態,將有限的時間放置于知識的積累上,而非對考試有害無利的過度焦慮上,以免錯失了最后的沖刺機會。
——相關閱讀——
招考信息--2020安徽教師招聘公告|職位表|歷年分數線
備考資料--2020安徽教師招聘歷年試題|備考資料
推薦圖書--2020安徽教師招聘圖書網課|筆試課程
輔導課程--2020教師資格筆試網絡課程|圖書資料
歷年考情--2020安徽教師資格考試公告|教師資格認定公告
以上是2020年安徽教師招聘考試系統已開通!今年各市縣單獨發布公告!的全部內容,更多資訊請繼續查看:安徽教師招考網、安徽省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網、安徽教師資格證考試網。
本文【2020年安徽教師招聘考試系統已開通!今年各市縣單獨發布公告!】來源于安徽中小學教師招聘網,具體最終信息請以安徽中小學教師招聘網為準!
(編輯:華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