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國兩會“熱搜”青少年體育 學校體育仍是教育短板
2020-05-28 11:15 廣東人事考試網 來源:工人日報
關于2020全國兩會“熱搜”青少年體育 學校體育仍是教育短板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伙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馃岬,那么既然大家都想知道2020全國兩會“熱搜”青少年體育 學校體育仍是教育短板,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青少年體育, 學校體育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工人日報》記者注意到,在今年兩會的體育相關議案提案中,有關青少年身體素質和青少年體育教育的話題被多次提及,尤其是青少年體育教育“缺位”問題再次成為重點關切。
我國對于體育教育尤其是青少年體育的重視由來已久。在國務院印發的《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中,已明確提出“將青少年作為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的重點人群,大力普及青少年體育活動,提高青少年身體素質”。
不過,受制于多種因素,我國青少年體育的發展現狀難如人意。第七次“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報告顯示,我國青少年體質監測的一些重要指標,如心肺功能、運動能力等的下滑趨勢仍未得到明顯改觀。
來自國家衛健委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學生肥胖率已經超過10%的“安全臨界點”……
與青少年體質下滑相對應的,是我國體育教育方面的短板一直未能得到有效彌補。
相關統計機構的專項調研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全國僅有42.7%的小學生和25%的初中生每周能上3節體育課,接近75%的高中生難以保證每周3節體育課。
面對體育教育“缺位”和青少年體質下滑的嚴峻現實,多名代表委員在此次全國兩會期間呼吁,要高度重視學校體育教育,切實提升青少年身體素質。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籃球協會主席姚明在題為《體教融合不能忽視人格塑造》的發言中直言:“沒有體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離開教育的體育是不牢固的。”
他認為,圍繞體教融合的各類頂層設計、體制改革、機制創新,應當以人為本,促進廣大青少年在強身健體的過程中不斷完善人格塑造。
近年來一直關注青少年體育發展的全國政協委員吳志明,今年領銜百余名委員聯名提出《關于落實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為中小學生松綁減負的提案》。
該提案表示,中小學生身體素質下降,課業負擔越來越重,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就包括目前教育對于體育科目重視不夠。
“目前國家對青少年體育政策投入力度很大,但學校體育仍然是教育的一個明顯短板,學生身體素質仍然是學校綜合素質里最薄弱的環節。”南京理工大學體育部主任、教授王宗平認為,要想改變這種情況,教育評價導向亟待改變:“要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的頑癥痼疾,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評價指揮棒的問題。”
如何破解青少年體育發展困境?不少兩會代表委員和相關業內專家給出了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女排隊長朱婷,以及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冬奧組委運動員委員會主席楊揚,都呼吁應將體育教育關口前移,讓體育教育從學前兒童抓起。
楊揚此次參加兩會帶來的提案是《關于加強社區兒童青少年體育設施規劃和建設》。她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少年兒童尤其是學齡前兒童的運動啟蒙和興趣培養,更多起始于社區,“應高度認識社區對推動兒童青少年體育運動的價值,多部門應合作協調進行頂層規劃、設計和推動,將社區兒童青少年體育納入全民健身、社區發展等建設范疇。”
姚明則建議要建立涵蓋基礎體能、專項技能、專業競賽的社會化體育教學體系。“要扭轉學校體育課‘重體能、輕技能’的趨勢,進一步擴大專項體育課教學規模。此外還要加強對學校體育教學、課余訓練、競賽、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的評估、指導和監督。”
建立多元考評體系,全面提高體育權重,尤其是將體育科目納入中高考考試科目范圍,是吳志明等全國政協委員對于破解青少年體育發展難題給出的建議。
全國政協委員、華東師范大學副校長戴立益也持類似觀點。依托華東師大體育與健康學院的調查研究,戴立益今年向全國兩會提交了《在加強中考體育基礎上適時推行高考體育政策》的提案,“應該切實將體育上升為‘第四大主科’,在加強和完善中考體育基礎上適時推行高考體育政策,真正落實德智體美勞‘五育并重’”。
首都體育學院教授李相如在接受采訪時認為,應該充分正視和評估體育考試的積極作用,同時讓體育教學回歸體育本源。“學校體育的改革,還是要從人的角度著手,真正激發出學校體育參與者的內生動力,才有可能促進青少年體育的可持續發展。”
小編推薦-今日看點>>>
【4】2020兩會好聲音:“兩會”為農民發聲,惠民利民提案來啦!
各位讀者,歡迎進入廣東華圖新聞資訊網!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構成商業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維護您的合法權益。
(編輯:廣東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