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30歲了!那個大眼睛女孩也長大了
2020-05-20 08:38 廣東人事考試網 來源:網絡
關于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30歲了!那個大眼睛女孩也長大了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伙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馃岬,那么既然大家都想知道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30歲了!那個大眼睛女孩也長大了,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大眼睛女孩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19日,大別山深處的一所小學迎來了30歲的生日。
位于安徽省金寨縣南溪鎮的它曾經“蝸居”于一個祠堂,學生不足百人,教職工不到十人。1990年5月19日,在原址建起了兩層小樓,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就此誕生。
30年青山依舊,這個深山里的“90后”不斷“生長”,如今已是擁有兩個校區、數棟校舍與多媒體教學設備的現代化學校。學生近2000人,教職工近百人。
拼版照片:上圖為金寨縣希望小學的前身——彭氏祠堂(資料照片);中圖為1994年拍攝的希望小學全貌(資料照片);下圖為2019年9月3日拍攝的金寨縣希望小學(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張端攝)。
曾經靠著雙腿“丈量”山路,深山里的老師們送教上門。如今,現代化的教室里,窗明幾凈。
拼版照片:上圖為1991年5月,金寨縣希望小學老師胡遵訓跑20多里山路為學生胡亞麗補課(新華社記者張曙光攝);下圖為5月14日,金寨縣希望小學學生通過多媒體上課(新華社記者韓曉雨攝)
曾經的課余時光,孩子們與牛羊、柴禾作伴。如今,同樣的年紀,他們奔跑在綠茵場上。
拼版照片上圖:1991年6月,金寨縣希望小學學生徐紅在課余時間放羊(新華社記者張曙光攝);下圖:2019年9月3日,金寨縣希望小學學生在足球課上訓練(新華社記者張端攝)
從“能上學”到“上好學”再到“學得好”,這所希望小學累計培養超過5400名畢業生。
它猶如一粒種子,在大別山深處“破土”,遠播至山外的大江南北。從第1所、第100所、第1000所再到如今的2萬余所,30年間,希望小學散作滿天星,改寫了無數的人生故事,點亮無數個夢想和未來。
當年被無數人記住的“大眼睛”——蘇明娟如今已是中國工商銀行安徽省分行的員工,多年來她堅持捐助貧困生,讓愛心的種子在每個角落生根發芽。
拼版照片左圖:1991年4月,蘇明娟在金寨縣張灣小學課堂上認真聽課,新華社發(解海龍攝);右圖: 5月15日,蘇明娟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工商銀行安徽分行辦公室內工作(新華社記者韓曉雨攝)。
1988年出生的金寨南溪鎮青年彭顯達受助后一路讀完了大學,2010年報考公務員回到家鄉,如今是金寨縣古碑鎮的黨委委員,在脫貧攻堅一線踏下堅實的足印。
拼版照片左圖:2003年5月22日,彭顯達(三排中間)與同學在校園中合影留念(翻拍照片,受訪者提供);右圖:5月17日,彭顯達(右)在金寨縣古碑鎮黃集村推動光伏扶貧工作(受訪者提供)。
1984年出生的周玉梅是希望工程救助的首批貧困學生,2015年她放棄在上海的工作,毅然回到家鄉金寨,成立安徽首家希望公益服務中心,如今她和團隊已經幫扶了2000多位家庭困難的孩子,自己還收養了一名女童。
拼版照片左圖:10歲的周玉梅(左一)與家人在金寨縣花石鄉竺山村合影。(翻拍照片,受訪者提供)右圖:2017年1月,周玉梅(前排右一)在金寨縣吳家店鎮為貧困學生送助學金和新年禮物(受訪者提供)。
余正辰是金寨縣希望小學1999年的畢業生,2017年他又回到母校,站上了講臺,成為一名美術老師,教孩子們愛與美,帶著他們繪出“希望”。
(編輯:廣東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