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疫情影響,廣東全力減負穩崗擴就業!
2020-04-16 09:44 廣東人事考試網 來源:廣東發布
關于應對疫情影響,廣東全力減負穩崗擴就業!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伙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馃岬,那么既然大家都想知道應對疫情影響,廣東全力減負穩崗擴就業!,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疫情,廣東就業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4月14日,廣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第54場新聞發布會,通報我省新冠肺炎疫情和防控工作情況,重點介紹廣東保障企業用工、穩定就業崗位有關情況。
全省企業共減免延社保費393億元
疫情發生以來,一些企業受到了較大的影響,廣東有哪些具體的措施幫助這些企業穩定就業崗位?
廣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副廳長葛國興表示,省委、省政府多次專題研究,出臺2.0版“促進就業九條”,統籌部署做好疫情防控和穩定就業工作,人社部門也積極發揮職能作用,促進就業穩定。
在資金方面,全方位減負穩崗。今年2月,省人社、醫保、財政、稅務四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實施意見》,主要通過免、減、延、緩、保五大措施,將階段性減免社會保險費與延期繳費和緩繳社保費等政策疊加使用,推行不見面服務,企業免填單、免申請即可享受減、免、延三類政策,最大程度發揮政策減負效應。2到3月,共為全省企業減、免、延養老、工傷、失業這三個險種保險費的社保費393億,同時退回已繳納的社保費67億元。
今年以來,累計向79萬多家參保穩崗企業返還失業保險費94.7億元,惠及職工超過了1690萬人。“我們還出臺了一系列支持企業吸納就業的政策。” 葛國興舉例,“比如吸納一名貧困勞動力就業的我們給予5000元的補貼,每吸納一名退役軍人就業的給予10000元的補貼。”
在用工方面,多層次解決難題。充分發揮職能部門作用,建立“兩個機制”、立足“三個層面”,加強用工調度,有力支援了企業復工和員工返崗。“兩個機制”就是通過24小時重點企業用工調度保障機制,為核心產業鏈企業新招員工超過14萬人。通過大規模網絡招聘機制,累計召開網絡招聘會2482場,發布崗位328.3萬個,幫助達成就業意向25.2萬人,開展人力資源行業戰“疫”公益聯盟行動,服務求職人數31.5萬人,求職培訓19.1萬人。“三個層面”就是通過市內調劑共享、省內對接挖潛、省際協作輸入等途徑加強用工調劑,其中,市級層面通過企業互助調劑、共享員工等方式,調度員工超過10萬人次;省內層面,新增引導8.9萬名粵東西北地區勞動力到珠三角地區務工;省際層面,通過“點對點”組織返崗專車5963趟、專列73趟、專機5趟,輸送25.1萬名務工人員返粵返崗,這其中湖北籍務工人員達到了12.5萬人。
在服務方面,精準化開展“三送”活動。送政策,就是梳理人社部門支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政策清單,“點對點”向企業精準推送,開展網絡培訓服務,擴大政策覆蓋面和知曉度;送資金,就是精準核算費用,強化資金調撥,大力推動人社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移動辦、預約辦,確保疫情期間人社服務不掉線;送技工,就是組織工業百強核心產業鏈企業和技工院校應屆畢業生對接,幫助企業緩解技工短缺問題,全省有6.6萬名技工院校學生開展頂崗實習。通過努力,目前全省企業生產用工需求已基本得到較好保障。截至4月11日,全省監測企業復工率達97.8%,規上工業企業接近全面復工,監測企業務工人員返崗率達97.1%。
“廣東技工”等三大工程再發力
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廣東技工”“粵菜師傅”“南粵家政”三大工程取得了扎實成效。目前,“廣東技工”人才隊伍已經達到了1249萬的規模,其中高技能人才超過400萬,規模在全國走在前列。“粵菜師傅”工程培訓了3.7萬人,“南粵家政”培訓了25萬人左右,帶動了40萬以上的人實現就業。
葛國興表示,下一步將切實發揮好三大工程就業緩沖、人才儲備的作用,有效促進群眾就業。重點有四項舉措:
一是開展大規模的職業技能培訓。完善職業技能培訓補貼政策,引導企業制定企業在崗培訓和轉崗轉業培訓計劃,推動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8萬人次,擴大廣東技工院校培訓規模,采取名師下鄉、定向培訓、送技入村、送培進企等形式開展規模性培訓,全年培訓200萬人次以上。大力開展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全年開展線上職業技能培訓80萬人次。
二是實施“社工招聘結對”實習計劃。組織200所優質職業院校與全省100個重點項目、制造業100強企業、商貿流通業100強企業,以及餐飲、家政類龍頭企業建立精準對接的關系,根據企業技工需求推薦院校學生到企業開展見習實習,引導企業優先招聘錄用、落實補貼政策。
三是大力優化就業服務。各級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設立三大工程服務專窗,加強村企、園村、校企對接,每年組織舉辦不少于1000場的專場招聘活動,開發不少于2000個適合三大工程人員的公益性就業崗位。
四是著力促進創業帶動就業。依托創業孵化基地、眾創空間、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農村創新創業園區或者是基地等各類創業孵化載體,提供孵化、投資、加速、輔導上市全過程服務,吸聚三大工程人才創業項目,促進一批三大工程人才成功實現創業。
實施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十大行動”
2020年廣東省應屆高校畢業生總量超過60萬,比去年增加了3萬。受疫情影響,應屆高校畢業生將面臨較大就業壓力。廣東省對此有沒有相應的安排?
葛國興表示,我省將部署實施促進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十大行動”,全方位助力就業創業,力爭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總體水平不降低。
一是實施基層就業服務崗位歷練行動。在全省招募1000名本屆高校畢業生從事基層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優先招募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
二是實施萬名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行動。依托省內產業鏈龍頭企業100個重大項目、制造業前100強企業、商貿流通業前100強企業等用人單位開發一萬個以上適合高校畢業生3到12個月優質就業見習崗位。
三是實施“三支一扶”基層服務行動。在全省招募2000名高校畢業生從事“三支一扶”志愿服務,進一步優化招募結構,崗位設置向支醫、扶貧適當傾斜。
四是實施大規模的招聘行動。開展1000場高校畢業生線下招聘活動、500場線上招聘活動、20場左右廣東省急需緊缺人才招聘洽談會和100場就業創業政策進校園活動,滿足高校畢業生多元化求職需求。目前通過廣東就業網、廣東省急需緊缺人才平臺和21個地級市121個縣區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網站聯動,每月定期舉辦廣東特色專場招聘會,到目前已累計提供職位數超過82萬個,約有29萬人次在線投遞簡歷。
五是實施國有企業引領行動。按照國家和省的要求,省內國有企業招收大專以上應屆高校畢業生數量比上年實際招募的數量要實現一定比例的增長。
六是實施民營企業就業支持行動。對到民營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新業態平臺就業的這些高校畢業生,要落實社保補貼、就業補貼等扶持政策。
七是實施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專項行動。組織全省有計劃補充應屆高校畢業生各級各類事業單位統一開展專項招聘行動,提高招聘效能。
八是實施人社系統事業單位專項招聘行動。全省人社系統直屬技工院校和事業單位統籌拿出一定比例的空編、崗位,面向2020屆高校畢業生開展專項招聘。
九是實施高校畢業生創業促進行動。組織高校畢業生免費參加創辦企業培訓、網絡創業培訓,提高創業能力。
十是實施高校畢業生技能提升行動。引導高校畢業生積極參加技能培訓,進一步提高職業能力和適應崗位的能力。
湖北務工人員返粵逾95萬人
廣東是湖北務工人員外出就業的主要目的地之一,有約240萬勞動者常年在粵務工。目前湖北尤其是武漢地區務工人員返粵返崗的情況如何?廣東采取了哪些保障措施?
葛國興表示,受這次疫情影響,今年春節后有近100萬湖北籍務工人員(其中武漢約10萬人)延遲返崗返粵;浂鮾墒≌谝粫r間對接,加大省際勞務協作和有組織輸入力度,積極穩妥推進湖北務工人員返粵返崗。截至4月13日,湖北務工人員已有序返粵返崗超過95萬人,其中武漢務工人員超過8萬人。
為幫助湖北務工人員有序、安全、健康返崗,廣東主要采取了以下幾項措施:一是根據兩省疫情防控形勢發展需要,及時制定發布湖北務工人員入粵返崗、武漢務工人員安全有序有組織來粵返粵返崗等工作方案和健康指引,分期分批引導和組織符合條件的湖北務工人員返粵返崗,確保安全有序。二是省市聯動并積極聯合湖北輸出地大力開展“點對點”“一站式”返崗專車專列活動,為務工人員提供從家門口到車門、到廠門的全鏈條服務。截至4月11日,廣東湖北兩省共聯合開行湖北務工人員返粵返崗專列20趟,開展專車服務3762班次,共組織12.5萬人乘坐專車或專列返粵返崗。三是加強對湖北務工人員返崗后的關心關愛,指導企業和社區落實各項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健康管理,堅決矯正針對疫情嚴重地區勞動者的就業歧視。
關鍵詞閱讀:
(編輯:廣東華圖)